)
合同范本

道德读后感

2024.05.08 道德读后感

道德读后感(推荐七篇)。

您是否好奇“道德读后感”的故事 接下来请阅读,读完作品,我们内心或许会与作者产生诸多共鸣。这时候就可以把心中所想诉诸与笔墨,关于写作品读后感您了解哪些方面呢?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启发!

道德读后感 篇1

原创: 小鸭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恶。

自古以来,善恶之辩就已存在。人们对美与善的理解不同,但对美与善的研究从未停止。《道德经》有云: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眼里,被万物包围而不与他人争斗是好事。这种善良似乎有一种对他人的奉献感,就像落红变成春泥护花,春雪变成露水滋养大地。

这种至高无上的善,不仅是道家的追求,更是佛家、儒家的仁爱。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里讲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意味着圣人常常救赎别人,所以没有人会被抛弃;圣人常常珍惜一切,所以没有什么会被浪费。

过人是一种善,就像伯乐,他能在众多马中挑出千里马,使其才华横溢,不仅羞辱奴隶的双手。爱也是一种善,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与自然达成了天然的默契。在春、秋、冬三季,打猎时,我们不抓带幼崽的母兽和幼崽,钓鱼时,我们也不使用小网孔的网。人们知道如何与自然保持平衡。而工业革命至今,人们对于自然地索取有增无减,甚至涸泽而渔不顾后果。

最终导致了对人类的自然惩罚,如肆意的掠夺和破坏。灰霾、沙尘暴和极端天气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早点明白《道德经》中蕴藏着的善物之善,那么也许有许多的动物还存在于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馆中。

老子还在《道德经》中写道:与善仁,言善信,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的善,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与人相处,要本着与人为善态度,说话时要真诚诚信,遵守诺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可远怨矣。”即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对待别人则要宽容。

这样我们之间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善有至善但无大小,奉献社会热衷公益为善;尊老爱幼,与人为善是善;爱护花草,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善。当小善积累如潺潺溪流,再汇入江海,那么我们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会隐于此间。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我们二年级啦》这部手记如实地记录了看云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入儿童阅读的美好世界的温馨历程,读后感触颇深。这部手记记录了她的真实,上课,改作业,做测验……这部手记也反映了她的朴实,书中没有大量的理论说教,也没有任何游离于教育之外的走秀,有的只是自己真实的一言一行。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薛老师毅然减少了对课本的依赖,把目光和精力投向了广泛的课外阅读,向孩子们展示了语言世界多彩的一面。

“童年意味着创造,童年充满生机。阅读童书,至少是我的必需。做一个自觉的儿童阅读促进者,知道什么是好书,想方设法把好书送到孩子手中。

”这是《我们二年级啦》封面的一段话,唤醒了内心对阅读的渴望。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每天在旷野、空房间或在学生面前大声朗读一个小时。虽然他们可能不理解,但这也是一种熏陶,使这些小学生成为爱读书,甚至爱大声朗读的人。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我们在读书,只要这周比上周好,我们就应该高兴和鼓励。

“只要尝到了读书的快乐,喜欢读书了,所有的问题,就都将如入了热水的盐块,自会融化的。”她语重心长的告诫让人警醒;“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从书中,()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儿童阅读的推广人。

她在书中写道:我带孩子们读书,绝不光是为了功课,而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播种幸福,播种幸福,培养幸福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职责。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形式的日新月异,她却岿然不动,以自己的“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应对外界的瞬息万变。她更像一位诗人,守望着自己的园子,悠然地侍弄一株株花草,只管耕种,不问收获,欣然享受“鲜花灼灼开放,小树蓬勃生长”的甜蜜与幸福。

她的书籍唤起我们语文教师“亲近母语”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贴近文学、阅读和母语,让更多的孩子喜欢阅读和背诵。看薛老师引导孩子诵读背诵儿歌、美文、“日有所诵”的好处,不由得联系到自己的阅读教学,自己抓学生课外阅读还是比较欠缺的,薛瑞萍说“什么是绝招?

简单的功夫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看来今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研究如何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时时处处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美丽,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坚持不懈地对学生“日有所诵”。

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但这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效果远不及这本书的厚实,影响深远,现在的学生还不到太多的想象力、创造力。没有什么能取代经典文本阅读对人类生活成长的需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做得更好!

真正践行“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凤求凰读后感余宝的世界读后感我不是完美小孩读后感《乾隆朝三大名臣》读后感

真是高兴啊,用了昨晚和今天上午的时间又把《乾隆朝三大名臣》这本记载乾隆朝年间的一些人与事的书看完了,较上一本相比受益更多一分,大概是因为这本书看得比较细一些的原因吧,遂想记下看完此书的心得。

首先说乾隆朝三大名臣,哪三位呢?也许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如果说出他们的名字,那就是无人不知了——刘墉、纪晓岚(姓ji读三声啊,音同“几”)、和珅。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电视上的。我也不例外。我知道的几乎都是电视上的。

在心里也就有了一个定式。刘墉、纪晓岚——刚正不阿,何宇**,伤害他人。但读完这本书,我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它完全颠覆了电视的形象。

我相信大家看得最多的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当然这里面的三位主角都很不错,都是大牌。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不当之处。最主要的是年龄问题,那是因为刘墉>纪晓岚>和珅,而且年龄差在三十岁左右。

然而,在这部电视中,他们三人的年龄却被忽略了。他们可以说是同龄人。谁能看出来纪晓岚比和珅大三十岁。还有就是人物性格方面,下面我将会一一说明。

先说纪晓岚,大家的印象就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当然更少不了“铁齿铜牙”,但真实情况呢?由此看来,其实纪晓岚与上面所列的几乎截然相反。首先,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假,但是他长得丑,字写得很难看(可能和我有一拼啊),他还是一个近视眼(好理解,读那么多书是难免的),下一条大家其实更难理解甚至是费解,——“口吃”,纪晓岚其实是口吃。

因此他受到很多朝中大臣的耻笑。“异人”嘛没办法(其实这一点也反映了老天是公平的这一说法)。根据这本书,这些几乎都记录在官方历史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再有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演绎的是纪晓岚同和珅的斗争的故事,其实不然,因为纪晓岚没有那个资本与胆量。他的官职一直(从活到死)都是在和珅的下面,属于和珅的下级。所以电视里那些斗争的画面几乎都是假的,我猜那大概是为了更好的刻画纪晓岚“王”与和珅的“寇”的形象吧。

但毕竟历史不是这样的。再有纪晓岚并不是那么一位“老好先生”,相反他是一位“损孙嘴先生”,因为他说话甚是刻薄。下面我记下一段本书中记载的纪晓岚的一段小佚事(好像都是真的)。

纪晓岚家里有个狗叫“四儿”(这狗很忠诚啊,在纪晓岚被发配时还一直跟着他去新疆),一天有御史、尚书和他本人(侍郎)在他家里(我忘记干什么了的),反正就是他们一行人在纪晓岚家里姑且说是“玩”吧。他家的那个狗“四儿”从门里走出来,这时那个尚书说话了问纪晓岚,你说那是狼是狗(侍郎)?纪晓岚说,区分他是狼还是狗有两种方法。一是看他的尾巴是上还是下,上(上竖)是条狗。

旁边的御史说话了,我还不道他是狼是狗呢?原来那上竖是狗啊。纪晓岚又说,在一个分辨的方法就是狼走千里遇肉吃肉,狗走千里遇屎吃屎,所以说遇屎(御史)吃屎是狗。

当然还有其他的佚事我就不一一记下了。可见,纪晓岚不仅机智,而且有明显的口腔损伤。再有呢纪晓岚也不是像电视描述的那样那么受皇帝重视,而正是因为他丑并且口吃所以乾隆皇帝在不得不见他时都是不用的,谁也不想见到那样一个“怪才”。

再说和珅呢,他被称为“满洲第一俊男”可见他长得那是纪晓岚的百倍啊,而且和珅也是学富五车的,虽然说他没有纪晓岚那么强悍,但是他也会多个少数民族的语言例藏、蒙、满等,也是一位才子。并且他还是文武双全之人,(做过御前贴身侍卫)。可以说他也不比纪晓岚逊色几分。

再有就是他的字很漂亮,纪晓岚经常要他为自己写字。和珅深得乾隆皇帝信任超过纪晓岚,当然“贪”是和珅的代名词,他的家产是乾隆时期十五年的收入(还有18年至更多之说),他能揣度乾隆皇帝的意思,这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出来,并且也有很多例子,大家也大概知晓一些,不多说了。和珅一生任过50多个官职,而且都不是小官小吏。

可见其超纪晓岚远不止一点点啊。和珅的势力当时极其庞大,在朝中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下,可以张开胆量去想他的势力集团。别说什么自己人犯小罪了,就是犯了杀头的罪,在乾隆皇帝面前死与不死也使其一句话的事。

当然在大的巨星也要陨落的,到了嘉庆的时候乾隆一死和珅也就死了,乾隆之所以不杀和珅也正是因为贪,一国之中谁能说没有**,**又岂是一时能杀完的,并且大小**不一样,与其让更多的小**来分钱还不如把钱放在和珅一个大**的手中,这可能也是乾隆不杀和珅的原因,但我认为更可能是乾隆舍不得,如果你有一个才高八斗又极其美貌的手下,谁能下得了手啊,何况他只是贪,还没有什么图谋不轨,谋权夺位之意呢,再有和珅还是乾隆的知己啊。反正如果我是乾隆的话我也不会杀他的。留着呗,缺钱不行就管他要点呗。

在一个都说和珅那些财产是贪来的,我看不能贪那么多吧,怎么说他也是兼50多个官职的人啊,那那俸禄也不能少了啊,更多的可能是他的血汗钱呢,无论怎样他都是被宰了,而且还列出了那么多的罪状,但是如果你要办一件事还怕没理由吗?这和我高中老师的一句话差不多,你们能有几百条理由,哪那都是借口,都站不住脚。也验证《庄子》的一句话“未成乎而心有是非”,你说你早就想杀人家了,什么样的罪状写不出来啊,可能和珅踩死过一只蚂蚁,但到要杀他的时候很可能就无厘头的变成“无故杀生”了,呵呵(当然这只是我瞎说的,也许他本就有那些罪)。

和珅死了,再来说一下刘墉。

道德读后感 篇2

在当今嘈杂的社会里,一切都变化如此之快。我更喜欢在一个舒适安静的下午喝茶,拿着一本《道德经》来感受古人几千年后的智慧,而不是像公众一样随波逐流。

我很高兴我是一个中国人,出生在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来感受,更多的文化精髓可以被吸收,更多的历史可以被欣赏。阅读无疑是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方法。

我更喜欢古典文学,而不是这些现代科幻小说和互联网上的许多小说。毕竟这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不可避免地会使人们的心变得冲动,所以人们不能冷静下来吸收沉淀的文化,但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然而,我们的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在开始新的事业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去新华书店,我首先看到的是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地拿起它,不想再放手了。从那时起,我沉浸在智慧的海洋中。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但这本书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向导的角色。当我读到它时,时间似乎静止了,一段缓慢的时间出现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因为书中的智慧,还因为智慧给我带来的心理变化。在过去,我可能太年轻了,敢于思考,敢于做,没有目的地,结局总是破裂。现在,我仍然充满了年轻的激情,仍然敢于思考和做,但不同的是,我知道什么是脚踏实地,知道一步一步,而不是一步一步。

梦,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梦都不真实。但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孤独,不可避免地会冲动,我们应该找到照亮梦想之路的灯,让它引导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坚持前进。幸运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道德经》,它蕴含着千年智慧,及时照亮了我的距离。

几千年后的智慧感动了我。我很高兴有这样一本书及时出现在我的成长中,为我照亮通往梦想的道路。我相信它会永远陪伴我,直到我到达我梦想的理想彼岸!

道德读后感 篇3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里有许多小故事,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微笑的力量》,这是关于金晶的故事,讲的`是:金晶因患恶性肿瘤必须做截肢手术,锯掉右腿,这时她选择了微笑面对;当她在学校里摔碎了腿骨时,她又一次选择了微笑而没有哭泣。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名叫刘伟的青年,他的双臂小时候因疾病都被锯掉了,所以他的一生只能靠脚来生活。他和金晶一样,没有选择哭泣和放弃,让人惊讶的是,他居然用双脚来练习弹钢琴,学校不收他,他就自己学、自己练,他每天练啊练,练了很久很久,终于他的梦想实现了,他夺得了今年“中国达人”的总冠军。

所以我觉得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做到完善自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面带微笑,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不能放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金晶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关键是你愿意选择哭泣还是微笑。

我们不仅要做到自强还要做到自律,不管做什么事我们不仅要做到“金晶的微笑”,还要做到钱学森爷爷的崇尚真理、脚踏实地和求真务实。

我们要做到爱护家庭、爱护校园。爱护家庭首先要爱护自己,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呢?就要让自己多出汗,多锻练身体,少吃零食……爱护校园要做到:帮助同学、关心集体、不跟同学打闹、不在校园内乱扔垃圾……

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社会,要像列宁一样有一片好意,我们要遵纪守法,不能跟诚信开玩笑……

上网时,我们要远离电脑,还要尊重网络知识产权……

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后,我意识到了:以前我常会哭泣,而现在我要露出“金晶的微笑”,不能怕困难;以前我有些浪费纸张,现在我要节约着用纸张;以前我玩电脑时眼睛离电脑很近,现在我眼睛要离电脑的距离要达到50厘米……

道德读后感 篇4

道德的重要

----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感

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告诉我要孝敬奶奶、外公外婆,要爱劳动,团结同学。小学的时候,吴老师还是这样教我们的。现在,我读六年级了,懂了更多道理,而这些道理,恰恰是做人的必修课。

这几天,我又走进了一本关于道德的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自强不息

小草只有冲破“头顶”上的重重阻力才能获得“阳光下的茁壮”;丑小鸭没有选择在世俗的目光面前自暴自弃,所以他等待着自己变成白天鹅的那一刻。自强不息,就像水的歌舞,让生活一点一点的完美。在书中,我们介绍了第三位奥运火炬手金晶姐姐的故事。

金晶姐姐是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残疾女孩,但她面对**、面对命运的挑战,用自己的行动交上了完美的答卷,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就因为金晶的自强自信自尊,让厄运和**败下阵来。从金晶姐姐那里,我知道这个事实:

有抱负、有道德、有能力的人,一定要自强不息。

勤劳节俭

《朱子家训》开头就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努力工作,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有一首儿歌我们都能唱:阳光灿烂,公鸡唱三首歌。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生活源于**,靠劳动创造!在《清扫》这一文中,我便有了这一感悟。

这篇文章是关于毛泽东同志1937年在延安凤凰山教14—5岁的毛岸英如何勤俭节约,以及如何和他一起打扫厕所。我想:毛泽东爷爷生居高位,每天日理万机,但他没有娇宠儿子,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小岸英热爱劳动的习惯,因为劳动最光荣,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富阳市实验小学鹳山校区

六(2)班张喆弘

道德读后感 篇5

《道德观察》作为中国惟一一档全国平台播出的道德类全日播栏目,直击种种道德事件,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已成为“深刻反映中国道德现状、深入进行道德思考、促进中国道德生态建设”的电视互动平台。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道德观察观后感,希望您喜欢!

道德观察观后感篇一

中央电视12频道的道德观察栏目近期播出了一期名为《筹码》的节目,说的是镇江一名男子无情抛弃植物人女友的事情.12频道是去年秋天才在镇江正式开播的(江苏第一家),当时听说是为了给"平安镇江"加大宣传力度,也是花了本钱的.不曾想人家收了钱不但给你脸上贴金,抹黑的事做起来也毫不手软,镜头里的出镜记者始终戴着一顶能遮住大半个脸的帽子,想来是怕镇江的有关人士认出来,说他们中央台不厚道吧?

扯远了,抹黑不抹黑的,不怪人家记者,谁让你镇江出了这样一个活宝呢?有人说中央台的主持人最后的结束语有问题,对双方的行为各打五十大板,没有站对基本的立场.其实不然,你想,那名无情的男子本不姓孙,为了尊重他的姓名权记者以"小孙"代之,可为什么不叫"小李""小王""小张",偏偏硬给他安上一个"孙"姓呢?大家知道北京人骂人怎么骂?"孙子!丫给我叫板不是?老子拍死你!"呵呵,让他姓"孙"可谓意味深长,神来妙笔!

也有人说"小孙"在法律上不负责任,道德上应当受到谴责,其实亦不然,在明知七万元赔偿款应当归当事人陈慧所有的情况下,故意隐瞒事实,拒不归还赔偿款,这实质上已经构成了一种财产侵占,法院在判决的时候应当就此作出明确说明,节目中没有看到有关结果,小孙的公司业务中有"司法鉴定"一项,想来应当和司法界人士有些交情,别是我们哪位不争气的法官吃了人家的嘴软吧?不追究他这方面的法律责任,实质上是对社会良知的一种践踏和侮辱!镇江,时事,社区,房产,装修,美食,摄影,车迷,运动,音乐,游戏

好在镇江人虽然在央视丢了一回脸,镇江人的舆论导向还是一边倒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的,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正义的呼声依然占据了主流,我们也不能怪人家央视记者主持人没有从道德的角度对这起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据常识分析,这一类的节目一般是不可以带有任何导向性的东西在里面,它只需要反映客观事实,剖析事件真相,是非黑白留给观众评说.嘛,并不是,他们让那小子白当了一回"孙子",就已经把自己的立场悄悄地放在里面了.不出预料的话,就这被领导审片时看出来了,恐怕还是要挨批评的.

再说说这件事的本身吧,这孙子......呵呵,原谅老缘说顺嘴了,谁让你做的这些破事真他妈够孙子的呢?其实依你在网上发布的这些公司资料,你的生意应当不错,小日子过得也应该还过得去,都准备买车了,就不必斤斤计较于几瓶矿泉水几听八宝粥,更不至于再从人家的救命钱里去扣除自己的什么"跑腿费""劳务费""中介费",凭良心讲,这么做你他妈真叫"缺了DIAO德"了!请原谅老缘第一次在文章里讲粗口,你就是不想和人家谈了,但你终究应当把这件事情负责到底啊,该花的钱是一定要花的,这是良心钱!就是以后陈慧永远醒不过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该另娶便另娶,女方是不会阻止的.我想,就是你以后谈了新女朋友,人家若知道你对前植物人女友依然情深意重,肯定会对你更加信赖青眼有加的,甚至会和你一起照料她的下半生;现在你这样绝情无义,呵呵,镇江哪个女孩还敢嫁你啊?呵呵,央视都播了,怕是但凡中国女生你都别指望了!

都是被钱害的啊,要知道钱真是个好东西,谁都喜欢钱,谁也都心疼钱,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冯小刚的电影傅彪欠了葛优九万多块车钱,那是葛优为了给植物人姐姐续命的钱,吴倩莲就不明白这两个人为什么这么爱钱,直到葛优带她到医院看了他姐姐,看到他为了延续姐姐的生命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吴被这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感动了,我想那时候所有的观众都被他的骨子里那种中国男人特有的家庭观念和骨肉亲情感动了,葛优说的一句台词写的好啊:"我对妈说,姐姐在,我也在,我们这个家,还在!"这种深深扎根在骨子里的人性魅力,足以让小孙和胡女士这样被铜臭玷污了灵魂的孙子们无地自容,你们的行为不但给全体镇江人丢了脸,而且你们的下半生也将永远笼罩在这件事的恶梦中挣扎,你们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你们在金钱方面的损失,但这件沉重的精神枷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你们的灵魂深处越背越重,直到有一天彻底压垮你们的心理极限,四院的围墙内,已经为你们留好了两个带铁窗的高干病房!

作为局外人,或许我的预言过了恶毒了一些,但你们的将来并不令人同情,真正令人同情和担忧的,是那个名叫陈慧的可怜女孩,她本是带着对未来的幸福憧憬去学驾驶,却遇上飞来横祸成了植物人,更不幸的是她满怀信赖托付终身的竟是这样一个绝情无义道德败坏的孙子!节目最后说她可能很快就将醒来,真诚地希望,她还是不要醒来的好,醒来以后的残酷事实是这样的令她伤心和绝望.就让她永远生活在梦里吧,生活在她被汽车撞倒那一刹那间之前的美好回忆当中吧!在那个美丽的梦里,她将披上洁白的婚纱,与他的白马王子携手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享受她未来精彩而美丽的人生!祝福她,下辈子别再遇上这样以人性作筹码的赌徒!

道德观察观后感篇二

在央视看了《道德观察》,一直很喜欢这个节目,因为它用真实的案例,挖掘社会人的深层道德,让我们看到了在每一个犯罪构成初期,罪犯所经历的道德沦丧,并让我们看到犯罪形成的外部原因,引以为戒。

让我最为愤恨的是这样一期节目:

一对八旬夫妇四十年前由于传统观念作怪,虽然生育了两个女儿却又领养了一个男孩,对这个孩子可说是关爱有加,溺爱备至,甚至自己亲生的女儿也无法得到这样的待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溺爱使这个孩子变的任性、粗暴、冷酷、动不动就对父母拳打脚踢,他带给这个家的就是一场噩梦!

长期以来对父母的虐待,邻居和亲属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别是自己的两个已经结婚的女儿更是每天为父母担惊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让,被虐待后从不报警,助长了养子的气焰。养子曾对八旬的养父说:“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 在他四十一岁的一个晚上,他又野兽般虐待已八旬的老父亲,拳脚相加,老妇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饶。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亲眼目睹了禽兽不如的弟弟如此对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时候用斧头将他砍死而后去自首。

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我当时觉得故意杀人就是有自首情节最少也要判处二十年徒刑啊!可这起故意杀人案,一是有自首情节,二是死者有长期虐待老人的事实,二百多名邻居联名集体向法院请求宽大处理,最后判决的结果仅仅是判处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这个判决绝对在中国的审判史上开了先例。

为什么这个案件会这样判决哪?老人是弱势群体,儿子如此禽兽不如,这样的判决其实是给那些长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响了警钟,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护了这个群体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为那位姐姐而庆幸,这样的法律是能够让人们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案件中获取教训:对虐待老人的绝对不能饶恕,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爱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惯子如杀子”中国老话就讲出了这个道理。另外,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再不是那个封建愚昧的民族,重男轻女的思想只会阻碍谁会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发展,让我们剔除愚昧观念,摒弃错误方法,用高尚打造人生,用道德营造和谐社会!

道德观察观后感篇三

道德观察中《孽债》的母子之争中,我觉得那个老母亲很可怜,所谓养儿不孝,苦一生,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个人怎能当着社会、电视、记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亲,他可知道“孝”的意义?

这样的一个人,还理直气壮,还为自己辩解,把自己的母亲打伤了,还说她是母亲装的?天理何在?这样的人渣为何能这样活的逍遥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吧!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没有他的母亲,他会有今天的一切吗?这样的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年迈的母亲只是向他提那么微薄的要求,让他赡养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绝,那种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现在也是别人的父亲,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儿女也这样的对待他,他心里会如何?难道他不会换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现在他母亲老了,能吃他的多点?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意义,一个连自己亲生母亲也欺辱的人,还在这个世界上苟活着,对于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种污辱。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良心?有谁不痛恨这样的人?难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意思吗?

道德读后感 篇6

今天的《道德观察》讲的是《我的爸爸是飞人》。故事是这样的:”飞人老爹”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准备把儿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可是要到城里读书,必须有城市户口才行,但是要办理城市户口,在当时要六千元,”飞人老爹” 由于刚刚破产,哪能拿出那么多钱呢?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则招收”飞人”的启示,因为他从小就掌握走铁链的技术,所以他思前想后,为了儿子的将来,就去报了名,但没有告诉他的儿子和他的妻子,就这样,一晃快五年了,儿子的中学快毕业了,儿子也不知道他父亲从事这种职业。可怜的老爹哪知道,他的儿子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在学校里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儿子在学校不但不好好学习,就连他父亲给他交学费的钱也胡乱花了。直到有一天,学校老师给他的母亲打电话,母亲才知道儿子的一切。母亲伤心的领儿子去他父亲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儿子看到父亲在表演这么危险的节目,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可是他一回到学校,原来的朋友又来骚扰他,再一次荒废了学业。老爹知道后,决心让他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让他在危险的铁链上走,儿子很艰难的用了两个小时走完100米的铁链,从此以后,他真正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和良苦用心,断绝了以前的所有来往,把荒废的学业补上,每天晚上学习到一两点,终于在2003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成为他们那个村里几十年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老爹高兴地说,他还要飞,要飞到七十岁,让他的儿子有更好的前途。

是啊,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内心很不平静,飞人老爹为了儿子的前途,可以说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儿子最终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发奋努力,考上了大学。假如,这个儿子最终没有考上大学,没有一个好的前程,这个飞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谁能理解。

现如今,我们有好多像这样的孩子,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学习,把时间都白白浪费,到知道学的时候也就迟了,希望我们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为明天做准备。

道德读后感 篇7

在当今嘈杂的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变化。我更喜欢在一个舒适安静的下午喝茶,拿着一本《道德经》,感受古人几千年后的智慧,而不是像公众一样随波逐流。

我很高兴我是一个中国人,出生在这样一个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感受,更多的文化精髓可以被吸收,更多的历史可以被欣赏。阅读无疑是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方法。

我更喜欢古典文学,而不是现当代的科幻小说和互联网上的许多小说。毕竟,这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不可避免地使人们的心变得冲动,所以人们不能冷静下来吸收沉淀的'文化,而是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但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做出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我去新华书店,我首先看到的是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地拿起它,不想再放手了。从那时起,我沉浸在智慧的海洋中。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但这本书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向导的角色。当我读它的时候,似乎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间就产生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因为书中的智慧,还因为智慧带来的心理变化。在过去,我可能太年轻了,敢于思考和做,没有目的地,结局总是破血流。现在,我仍然有年轻的激情,仍然敢于思考和做,但不同的是,我知道什么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而不是一步一步。

梦想,对我现在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在梦里看不真实。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孤独,不可避免地会冲动,我们应该找到照亮梦想之路的指示灯,让它引导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坚持前进。幸运的是,我已经找到了经典作品《道德经》,它蕴含着几千年的智慧,及时照亮了我的距离。

几千年后的智慧感动了我。我很高兴有这样一本书及时出现在我的成长中,为我照亮了通往梦想的道路。我相信它会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到达梦想的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