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热门八篇)。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1

《小学教学研究》有篇文章题目是:《小学数学教师评语运用的反思》,读后感觉小学数学教师的评语是很有效的一个小学数学教育渠道与方法。

一直以来,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正确下错误,有的教师则直接用一条斜线将错误的答案划掉,而正确的答案连√也懒得打。如何通过作业的评语,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文中做法值得一读:

1、引导性评语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眉批”进行方法引导,如:“先找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引导学生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思考、改正。

2、 奖励性评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

3、 拓宽学生思路的评语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激活创新意识。如:“解得巧,真聪明”、“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

4、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评语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加以改正。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再细心些,准行”!

总之,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教师要灵活科学使用评语,因为它是师生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2

盼呀盼,我期盼一个“充电”的机会到了,我们在织

金一中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经过培训我有如下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二、学会赏识别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心中的世界,是个真、善、美为主体的纯真世界,他们对社会上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难以判别,甚至于盲从。习作或日记是他们心灵的窗户,友爱、憎恶是其真情流露。教师应善于从中发现苗头,引导教育,防微杜渐。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明确学习的目的,关心和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

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有学生问我猫是怎样睡觉的,我还真不知道,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家里养猫的同学,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后来他果然找到了并告诉了我,我仍装做不知,看着学生好为我师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四、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师的成功。在教学中,我先学生之忧而忧,为学生之乐而乐。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会提问,我感到欣喜;学生能自己主动阅读,写笔记。我为他高兴;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我为他欢呼;我学着做一个伯乐,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喝彩;我试着和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压力,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程自由、崭新的天空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改变,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为此,我愿意学习,汲取,探索,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3

以下是关于小学数学专项活动得体会,希望内容对你有帮助,谢谢你得阅读。

丁萍,3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走进大师课堂,就像吹起了微风,让人清新自然。感觉名师班是那么的简单新颖。全国着名特级教师徐长青那诙谐幽默的京派教学,王凌沉稳的苏派教学,以及有气场的特级教师周卫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徐长青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烙饼中的数学》,课堂上,他那幽默、风趣而又充满鼓励性的话语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研究数学。于是,在烙饼问题中,让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烙饼香与数学味。

一、精心的课堂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为突出课标中关于数学思考目标而安排的渗透数学思想的一个载体。本节课旨在体现优化数学思想,而徐老师的精心设计更堪称优化。

上课伊始,徐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故意创设一个裁练习纸和发放练习纸的环节,看似漫不经心,实际启人深省。这两个问题,从情景材料看是生活问题,但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却是经典的数学问题,当学生自己得出“节省时间”的优化方法时,教师再水到渠成地出示华罗庚的两名话,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优化思想,形成深刻的印记。

二、深刻的数学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教育的成功取决于学生在忘记课本知识后留下了什么样的素质。“烙饼问题”绝对不是让学生学会怎么烙饼,而是以此为例,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的同时,渗透统筹优化的数学思想,这就是素质。

在煎饼的数学中,关键是三个煎饼的方法,这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出现了12分钟和9分钟两种答案时,徐老师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以老师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关注学生的感受,抓住主要矛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9分钟烙三张饼比12分钟烙同样张更为优化。在这个环节,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过程,使学生在操作、思考、讨论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不仅注重让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使之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更关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思考,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强,效果好。

三、明晰的教学目标。

大简至美,数学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几道题目的讲解和练习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以此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课堂中,徐老师始终不以探索到的具体某张烙饼的最佳时间为终极目标,而是重点引导学生在后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自觉应用。所以他们做的不是蛋糕,而是一种方法。

例如,探索了3张饼的最佳方法,在讨论烙5张饼时,学生通过观察黑板上面的数据,很快想到把5张分成2张和3张进行思考,只要6+9=15分就可以了,而不是拘泥于“零起点”去进行从头探索。

四、和谐的课堂氛围。

徐老师的课堂总是欢乐的,这种欢乐首先表现在他的语言,来自天津卫的他,语言里自然地带着一丝相声演员的诙谐逗趣,引人入胜。比如,在让学生上台演示烙2个饼的过程时,学生没有把“饼”带上来,于是他因势利导地说,“忘带饼了,没事,我们就来翻你这张小肉饼吧!” ,他要求学生做动作配声音,于是在老师的手当锅时,老师的一声“锅来了”,配上学生的“饼来了” “嗤啦,三分钟,再翻过来,嗤啦,3分钟”。

这一过程,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感悟到真知,学生学得精精有味。烙三张饼时,徐老师借用了“借一张”、“等一等”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演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如何“交替烙”,既突破了难点,又让课堂妙趣横生,整个课堂灵动十足!

新课程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发展,从学生亮晶晶的眼神中,可窥见到课堂的魅力。

徐老师的课精于出人意料的教学设计,妙于他妙趣横生的课堂语言,一节烙饼课,虽未见真饼,却闻着了浓浓地烙饼香,体验到了浓浓的数学味。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4

数形结合教学价值的教研体会

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表达、相互解决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形”和“数”。而这种“相互转化、相互表达、相互解决”是我们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建立数学直觉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数”与“形”的“相互转化”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形”加深对“数”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数”加深对“形”的理解。例如,就“负数的初步理解”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的“零上下”、“方位角”等“形状”(数轴)来帮助小学生理解负数。东、西、北,以及事物发展的“进退”。 “相反量的含义”。再比如,在“用数对确定位置”方面,我们可以用行列、行列、横竖“序数”等“数”(数对)来帮助小学生理清“二维平面”。 ”上点的位置。就“数”与“形”的“相互表达”而言,我们可以用“形”来表示“数”来把握“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也可以用“数”来表示“形”,把握“形”的属性”,加深它们之间的联系、交流和理解。例如,在“解决问题的‘逆向策略’”方面,我们可以展示事物或事件“从头到尾”的发展变化过程,用一张“图”,几乎解决了问题:“从头到尾”推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计算或忽略“示意图”而不是实际含义,这需要颠倒或纠正。基于误解。再比如,就“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而言,面积是平面图形的一个属性,但是如何直观地感受或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小学生的难题。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面积单位(实际上是数字“1”)来帮助学生形成或加强他们对“平面图形的平面”的直觉能力,以进一步推导矩形和正方形

形成面积公式来准备地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关注公式本身的推导,淡化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不同)面积单位”的直观感受。这种现象需要紧急扭转或纠正,否则容易提示学生形成“计算矩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就是‘数小正方形的个数’”的误读。

就“数”与“形”的“互解”而言,是在“数”与“形”相互转化、相互表达的基础上完成的。比如“时间的认知”,我们是通过客观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来直观感受的(比如春天生于夏天,秋天收获于冬天,储存于冬天)(这里,有事物量的“形式”,也有其量的“数”)。但是,在小学数学中,我们通过“指针的转动”和时钟的“表面刻度”,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的长短和快慢。其实,这就是“时间事物”数量的“形”与“数”的相互分离、相互转化、相互表达、相互解决,最终促使我们把握其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方式——数字和形状键的组合。 《课程标准(20XX版)》提出:“几何直觉主要是指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觉,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洁生动,有助于探索思路。用于解决问题和预测结果。几何直觉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这里有三个意思。一是“以形助数”,直观、直观地实现“由数到形”的转化和表达;二是在“帮助数形”的基础上,促进完成“数形解数”,实现“形” 三是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直觉能力“用形状帮助数字”和“用形状解决数字”,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觉得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变,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也是我们教师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合一发展。我们的教师也要有比较的认识,透彻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明确其要求,灵活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正确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好数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我。比较理解新课程的基本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基本思想是教与学的关键,因为基本思想是教学的导航。比如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要突出基础。普及与发展,让所有学生都接受数学教育,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做到“人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本的、普遍的和发展的。但后者侧重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二、把握“四基”是学生数学发展的关键

论文分析中的双碱基。至于情况,我们现在可以谈谈四个基地。我认为新增加的两个基地非常现代。我认为把握“四个基础”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从你身边平时能看到、摸到的事物开始,在具体和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外,教师还应经常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写下身边的数学,灵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的习惯。数学。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要正确深刻认识新课标思维,转变教育观念,开动脑筋,想办法,把数学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6

在本次小学数学国培培训讲座中,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就“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全册分析”、“小学数学教材分册分析”等一些专题的讲解和阐述,为我的教学活动提供很好的指导。“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了他们的教学理论知识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

以前常常以为自己在课堂教学时把课上完就行了,从未认真去深思过什么才是好课,学生在这堂课中究竟学到些什么。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数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不能只是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更不应该只是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从“知识的”转变到“学生数学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数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7

经验一: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活动

20xx年8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县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研。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是北京市一支极具特色的数学教研人员对伍。他对教材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对我们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数学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原来,我觉得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有足够的能力教好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但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这远远不够。

人无完人,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对我来说,我想我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如提高口头算术能力,控制课堂的能力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应该说,每次数学教研活动,我们都会学到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很多数学老师在平日繁重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的学习,琢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以,虽然我们的课本不变,但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变、完善。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实效。

在教学中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而没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简单的计算一下,比较一下后就此结束,而是一个综合体。学生学习的每一单元内容都是思想性的,都是一些好的教育材料,要让学生接受数学的情感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这项数学教学研究活动意义重大。它不仅交流经验,共同进步,而且增进了教师的感情。同时,它也体现了数学的特点。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数学与我们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体验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20xx年11月26日,我参加了镇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观摩了镇中心校两位老师的课,本次教研活动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小学数学心得体会 篇8

本次小学数学国培培训,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课堂上,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专家们以丰富的知识吸引我们学员,调动学员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员们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培训中,通过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

在讨论中,老师们如果没有专家、学员们的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也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正因为这样的交流,我充实了自己;正因为这样的互动,我获得了进步。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让自己今后的课堂也能绽放出奇光异彩。

总之,这次小学数学国培培训只是一种手段,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带来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将学以致用,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让这次国培培训的硕果在我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