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各种领悟,对于这些领悟,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将它们写入我们的心得体会中。心得体会的意义在于分享我们个人的成长和收获,那么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心得体会的主题和观点。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思考一下这次学习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悟。然后,将这些主题和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心得体会。

其次,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来支撑我们的观点。通过举例子或者引用实际的经验,能够更加具体地说明我们的观点,并且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同时,还应该注意确保例子和经验与我们的主题和观点保持一致,不要产生偏离或者混淆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下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应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能够让读者循序渐进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来呈现不同的内容,使用恰当的过渡句子来连接段落之间的内容,确保整篇文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流畅度。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准确、简明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我们的思想,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或者冗长的句子。同时,要注重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确保文章的语言通顺和规范。

总之,一篇好的心得体会需要明确主题和观点,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践进行支撑,合理组织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以及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流畅度。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分享我们的成长和学习收获。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篇1

践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nxíng,意思是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胡杨,或称“胡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树种,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余秋雨曾称赞它们为“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英雄树。在平“语”近人中,也提到胡杨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干部要牢筑“胡杨精神”,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的抗争,在严寒的隆冬中坚强的屹立,做到临难不却,临险不惧,临孤不乱。

学习“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的品质。

胡杨静寂地生长在荒漠里,任凭狂沙与风暴的肆虐,严寒和酷暑的打击,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它总会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所谓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胡杨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党员干部应当如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乐于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主动抛却浮躁、沉下身子,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基层的大熔炉中不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热情周到、尽责服务”。

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胡杨精神的实质就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开拓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努力探索的毅力。胡杨树生长在沙漠戈壁,就像一个百折不挠的灵魂忍受着干旱、盐碱的恶劣环境,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用尽一生为沙漠戈壁增添绿意,用尽力量阻挡黄沙。党员干部应以“胡杨”精神为支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一份笃行和坚守,多一份责任与担当。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坚韧不拔、知难而进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中去,以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待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胡杨精神”又何尝不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有的精神呢?争做合格党员,更要学习“胡杨精神”,把责任和担当写在枝条上,积极发扬胡杨树的自强不息、信念坚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胡杨”的坚定信念滋润到每一名党员身上。

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站在时代的风口,面对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广泛战场,引入好培育好激励好一支“胡杨”般的干部队伍,让“胡杨林”厚植在一个又一个战场,影响时代,推动时代。

引好“胡杨苗”,充实事业“新鲜血液”。“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推动事业,首要就在于不断充实更新好干部队伍。这就需要,一方面,各级部门要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寻找人才,依托各种来源,在考察真才实干的基础上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将年轻的、颇具才干的人才吸纳到队伍之中,让干部队伍结构更优,能力更强。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三顾茅庐”的姿态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要落实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解决好他们在工作地的安家落户、子女教育、职业发展上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把人才这株“胡杨苗”引好,使他们扎下根来。

育好“胡杨树”,锤炼事业“中坚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强力量,就需要持之以恒给干部教育“松土施肥”,使“胡杨树”茁壮成长。要做好“问需”,从工作实际、工作特点、干部需求出发,将需求调研作为干部教育的出发点,摸清情况,有的放矢。要做好“谋计”,依托当下的实践形态、媒介形式,推进干部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既重理论,也重实践。要做好“供给”,干部教育要依托党的理论思想、基层教育资源合理搭配培训内容,使干部既修好“思想必修课”,也修好“业务选修课”。以“问需”“谋计”“供给”的养分,培育好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

植好“胡杨林”,打造事业“肯干队伍”。“一箭易断,十箭难折”,聚合队伍,关键在完善制度、营造环境、激励有为,真正促使队伍“根系向下”,勤钻研,敢干事。要激励有为者,对有为的干部,应视若珍宝,从精神、物质、职业发展上加以激励,使“优者得奖”“有为者有位”。要完善容错纠错,提供合适的容错空间,鼓励干部在面对复杂矛盾时,敢于试错,以“主动作为”代替“腾挪闪避”。同时做好关心关爱,在暖心的同时,促使干部担当作为,真正形塑一支肯干队伍。

厚植“胡杨”以成“林”,把干部引入培养成一株株能扎根、敢担当、善作为“胡杨”,从而聚合成干部队伍的“胡杨林”。使干部队伍从内陆到边陲,从沿海到大漠,干事一地做到“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筑就好我们事业的强劲根基。

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胡杨精神:胡杨树被维吾尔人称之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坚韧不拔?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胡杨具有抗干旱挡风沙耐盐碱生存时间长的特点,被人赋予了坚韧执着顽强不屈的特点,实际上还是人能这样,做好自己,自己敢对自己负责,自己才会有这样的特点,学习历代先烈,了解实际,敢承担,有自己感悟,代表华夏,为民族而奋斗,为国家而奋斗,履行好自己职责,做好自己事。胡杨的品质:胡杨的品格是坚毅自强不息,风骨凛凛挺立风沙线,在风霜雪雨中忠诚地守望家园。

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可以用十六字表述,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是兵团人的信念和行为准则。热爱祖国,主要体现在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上。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品格,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重要内容。

学习胡杨“不服输”的精神,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习胡杨身上这种敢于斗争“不服输”的精神,勇担重任,奋力前行,像一棵棵胡杨般把根深扎于边疆大地,乘风破浪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学习胡杨“不放弃”的精神,我们要学习胡杨身上的这种精神,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抢抓机遇,用好各类资源,一刻都不能等。

胡杨精神给我们的启迪还有很多。胡杨精神不仅是某地人的精神、兵团人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国家的精神、时代的精神。我们要将胡杨精神内化为精神动力,刻苦学习,努力生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精彩人生。

【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2、百年辉煌历程,践行初心使命的作文

3、践行群众路线心得体会三篇

4、践行党的宗旨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

5、铭记辛亥巨变,践行青年责任精神报告

6、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7、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心得体会3篇

8、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9、消防队伍践行训词主题演讲忠诚践行训词精神尽职谱写改革新篇

10、党课讲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爱国主义党课

11、2021高考模拟作文及:践行楷模精神,其中必定有我

12、党课讲稿:努力践行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学习兵团第七届党代会和兵团纪委第七届全体会议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和防腐能力。特别是社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纠正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他们感到安全,促进社会发展。

   一是树立大局意识,坚定政治立场。

绝对服从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政策和政策。坚持政治原则,坚定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取得一流的成就;提高居民工作、处理复杂问题、履行职责的能力。

二是爱岗敬业

无论你担任什么职位,无论你担任什么职位,你都应该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如果你用心思考和做,你会真正发现自己的优势,探索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成长,在这个大家庭中取得可喜的成就。

三是严格纪律

俗话说: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作为一名党员和干部,我认为严格的纪律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特别严格地要求自己,遵守单位的,按时上下班。其次,为了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一个组织的基础,反映了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执行力的组织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是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领导者,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发展和创造的基础,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获得知识、经验和转化为行动的重要途径。学习只是一种手段,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是本研究的真正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它显著提高了我的思想、政治和作风,纪律上有明显增强,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干部。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篇3

新疆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新疆兵团精神是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形态,是一种团结、拼搏、奉献并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作为新疆兵团的一员,我深刻体会到了新疆兵团精神的力量和魅力。在与兵团的岁月中,我不仅学到了实际的本领,还感受到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力量。以下是我对新疆兵团精神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新疆兵团精神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新疆兵团是一个由各族群众组成的大家庭,这里的人们一心一意为了集体的利益奋斗,忘我地工作,默默无闻地付出。兵团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但兵团的人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新疆兵团中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扬,使兵团成为了全国乃至整个地方的模范。


新疆兵团精神体现了坚强不屈、奋发向前的拼搏精神。在兵团的岗位上,常常会面临艰巨的工作任务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但从来没有退缩过,总是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勇往直前。在我所获取的工作经验当中,我看到许多兵团同志将自己日子过得非常的辛苦,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但他们从没抱怨过,总是鼓励着,为树立了榜样。这种拼搏精神不仅源于对工作的热爱,更源于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深眷恋。


新疆兵团精神体现了奉献和服务精神。在新疆兵团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兵团人为了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繁荣,毅然选择放弃了城市的华丽和舒适,在边疆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他们辛勤的劳动和付出使得新疆的荒滩变得绿洲,使得荒山变得山河壮丽。无数个早起夜归、汗水浸染的日子中,兵团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为人民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兵团精神中的奉献和服务精神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品质,它激励不断奋进,为家乡和祖国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新疆兵团精神饱含着创新和卓越的追求。在兵团的各个职位上,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兵团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寻求创新和突破。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兵团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新疆兵团精神是作为兵团的一员应该具备和践行的一种精神风貌。它不仅是在工作中的动力源泉,也是在生活中不断进取的动力。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新疆兵团精神,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为兵团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永远保持团结奋斗、奉献和创新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和边疆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篇4

新时代辽宁精神,充分体现了政治性、时代性、地域性、实效性,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迫切需要

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是传承发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迫切需要

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是辽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

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长子情怀”是辽宁人民一直秉持信守的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2016年先后两次指出:辽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现在又扛起国家重担、焕发青春。

“忠诚担当”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核心要求,体现了长期以来辽宁人民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的坚定信仰和担当奉献的家国情怀。辽宁大地涌现出雷锋、孟泰、王崇伦、郭明义、罗阳、毛丰美等英雄楷模,都是忠诚担当精神的生动展现。

“创新实干”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实践要求,体现了辽宁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和求真务实、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意志品格。

辽宁创造了共和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艘导弹潜艇等200多个“共和国第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辽宁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时代大潮,开启了老工业基地“第二次创业”。辽宁人民制造生产出了第一艘国产航母、歼15、“蛟龙”号、新松机器人、盾构机等一大批国之重器。

“奋斗自强”是新时代辽宁精神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辽宁人民力争上游、勇于拼搏的顽强斗志,是辽宁人民不甘落后、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内生动力。

作为一位公职人员,十六字的辽宁精神让我明白,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应如同“长子情怀”中表达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与忠诚;应有“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创新实干的豪情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壮志。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篇5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我的公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践行胡杨精神心得体会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践行胡杨精神心得体会一篇

胡杨,或称“胡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树种,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余秋雨曾称赞它们为“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英雄树。在平“语”近人中,也提到胡杨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干部要牢筑“胡杨精神”,在如刀的漠风中勇敢的抗争,在严寒的隆冬中坚强的屹立,做到临难不却,临险不惧,临孤不乱。

学习“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的品质。

胡杨静寂地生长在荒漠里,任凭狂沙与风暴的肆虐,严寒和酷暑的打击,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它总会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所谓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胡杨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党员干部应当如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乐于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主动抛却浮躁、沉下身子,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基层的大熔炉中不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热情周到、尽责服务”。

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胡杨精神的实质就是坚忍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开拓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努力探索的毅力。胡杨树生长在沙漠戈壁,就像一个百折不挠的灵魂忍受着干旱、盐碱的恶劣环境,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用尽一生为沙漠戈壁增添绿意,用尽力量阻挡黄沙。党员干部应以“胡杨”精神为支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一份笃行和坚守,多一份责任与担当。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坚韧不拔、知难而进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中去,以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待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胡杨精神”又何尝不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有的精神呢?争做合格党员,更要学习“胡杨精神”,把责任和担当写在枝条上,积极发扬胡杨树的自强不息、信念坚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胡杨”的坚定信念滋润到每一名党员身上。

践行胡杨精神心得体会二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作为一名扎根**基层四年的组工干部,品味这段话,不由想起四年前的那个雪夜……

“妈,我想去**工作,可以吗?”

“为什么要去那里?太远了!”

“妈,我已经长大了,我希望我的青春、我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我渴望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幸运的是,我生而逢时,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的理想完全可以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彻夜长谈后,说服了父母家人,这位“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小姑娘背起行囊,从松嫩平原走到天山脚下,横跨祖国大地,与“胡杨精神”赴一场“不悔之约”……

**的工作环境与想象不同,这里比北上广一线城市要清苦得多、艰辛得多,不仅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基础设施欠缺。但是我们共产党员从不缺少拥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豪气,把吃苦作为磨炼自己意识的“磨刀石”,在艰苦的环境面前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以“五加二”“白加黑”的作风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战胜新冠病毒,以“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情怀助力乡村振兴……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走出“舒适区”,在高压工作和艰巨任务中勇于担当,激发潜能,才能感受生命绽放的精彩。

在**,我们从事的大多数工作大都是很平凡的。比如,我之前在乡镇从事的扶贫工作,从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对标补短,到最后进入数据库录入,各项标准不能有一丝放松,环环程序不能有一步出错,份份材料更是不能有片刻疏漏,最终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年轻干部投身到**建设之中,要牢树“扎根”的意识,工作到哪里就要把“根”扎到哪里,把“心”定到哪里,不择土壤,坚定意志,沉住气、静下心,经受住各种“困难”“诱惑”的考验和磨练,用实际行动践行艰苦朴素、顽强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要一步一步蹚过去,脱贫攻坚的山头要一座一座攻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要一项一项落下地。既要有只争朝夕的锐气,更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

“胡杨精神”是一种家国情怀。常思国之兴衰,是年轻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年轻干部要把自己的知识、学识化作助推国家强盛的动力,敢于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通盘谋划、见微知著、精准施策、进退裕如的真本领,以主人翁姿态建设好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有所作为。身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要学会为家国担当,热爱那片热忱土地。做一个从容自信、眼光长远、格局广阔、情系苍生、心怀天下的人,做一个将个人学业、事业与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

践行胡杨精神心得体会三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座谈会上强调,要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笔者认为,广大基层干部当以“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为灯塔,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以“活着一千年不死”的忠诚守望,造福一方。

胡杨林树被维吾尔人称之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它的特点为生命力强、抗旱力强,可以活一千年。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礼赞它的美,今日,我们基层干部当以它的精神、它的灵魂为引领,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基层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就像胡杨林所处沙漠之洲一样,忍耐着干旱,抗拒着风沙,任凭严寒酷暑,始终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姿态毅然扎根大漠戈壁。我们基层干部也要比别人多一份忠诚守望的责任与担当,多一颗坚守一方、造福一方的民心,以“活着一千年不死”的勇气和决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绽放青春绚烂的生命之花。

以“死了一千年不倒”的坚韧不拔,孕育希望。

胡杨林之所以能够死后千年不倒,是因为它的根足够深,木质足够硬,这是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经千年风霜之忍耐力的最直接体现,这是它给予荒芜沙漠的蓬勃希望之光,这是它作为大漠孤烟不朽丰碑最好的见证。如今的我们,来这一世,为官一任,真正能为百姓留下点什么呢?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要像“胡杨林”一样勇于进取,埋头骨干,在基层扎深根、打好基、壮筋骨、长才干,以“死了一千年不倒”的定格姿势真正为群众留下一些值得回味和铭记的事情,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以“倒下一千年不朽”的风骨凛凛,书写奉献。

胡杨林还有一个别名叫“沙漠的英雄”,这是因为它倒后千年不朽,这是一种恪尽职守的生命状态,它以风骨凛凛挺立在风沙线,在生命的轮回中书写着自己的无私奉献,它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纯粹的,是彻底的,它把这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沙漠。而我们作为基层干部,奉献也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课题,特别是在祖国的边疆之地,远离家乡亲人奔赴远方,一待就是一辈子,一干就是一生,如胡杨林似的守护着这一方土地,服务着这一片群众,用自己的步伐丈量着这里的山川河流,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以“倒下一千年不烂”的态度镌刻着奉献精神。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篇6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_*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站在时代的风口,面对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广泛战场,引入好培育好激励好一支“胡杨”般的干部队伍,让“胡杨林”厚植在一个又一个战场,影响时代,推动时代。

引好“胡某某”,充实事业“新鲜血液”。“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推动事业,首要就在于不断充实更新好干部队伍。这就需要,一方面,各级部门要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寻找人才,依托各种来源,在考察真才实干的基础上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将年轻的、颇具才干的人才吸纳到队伍之中,让干部队伍结构更优,能力更强。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三顾茅庐”的姿态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要落实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解决好他们在工作地的安家落户、子女教育、职业发展上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把人才这株“胡某某”引好,使他们扎下根来。

育好“胡某某”,锤炼事业“中坚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强力量,就需要持之以恒给干部教育“松土施肥”,使“胡某某”茁壮成长。要做好“问需”,从工作实际、工作特点、干部需求出发,将需求调研作为干部教育的出发点,摸清情况,有的放矢。要做好“谋计”,依托当下的实践形态、媒介形式,推进干部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既重理论,也重实践。要做好“供给”,干部教育要依托党的理论思想、基层教育资源合理搭配培训内容,使干部既修好“思想必修课”,也修好“业务选修课”。以“问需”“谋计”“供给”的养分,培育好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

植某某“胡杨林”,打造事业“肯干队伍”。“一箭易断,十箭难折”,聚合队伍,关键在完善制度、营造环境、激励有为,真正促使队伍“根系向下”,勤钻研,敢干事。要激励有为者,对有为的干部,应视若珍宝,从精神、物质、职业发展上加以激励,使“优者得奖”“有为者有位”。要完善容错纠错,提供合适的容错空间,鼓励干部在面对复杂矛盾时,敢于试错,以“主动作为”代替“腾挪闪避”。同时做好关心关爱,在暖心的同时,促使干部担当作为,真正形塑一支肯干队伍。

厚植“胡杨”以成“林”,把干部引入培养成一株株能扎根、敢担当、善作为“胡杨”,从而聚合成干部队伍的“胡杨林”。使干部队伍从内陆到边陲,从沿海到大漠,干事一地做到“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筑就好我们事业的强劲根基。

兵团精神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10月15日至10月18日,农场为了使职工、党员干部了解兵团边境团场的艰苦创业史、戍守祖国边关、献身国防事业及激发农场干部职工热爱兵团的精神,组织劳动模范、职工代表、党员干部等一行37人赴第十师185团、186团及第九师161团进行了参观学习。在四天的参观学习中,我们听取了所到团场领导关于团场建设和发展的介绍,面对面了接触到了全国劳动模范马军武、梅莲,参观了孙龙珍纪念馆、烈士墓、小白杨哨所及中哈国门。通过四天的参观学习,我对兵团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知道了兵团人的伟大,从中我也体会并看到了到了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缔造者和践行者。更为重要的是,此次的参观学习,让我的精神和信仰得到了洗礼,明白了自己作为第三代兵团人应当敢于承担历史使命,牢记兵团精神,在工作岗位上时刻要踏实勤恳、无私奉献、深切感恩。

一、热爱祖国,用行动和生命坚守国土

我们参观学习的第一站是十师185团桑德克夫妻哨所。(桑德克夫妻哨所主人公马军武夫妇自19xx年以来,已经在哨所呆了27年,27年来,马军武夫妇不畏极端的环境和条件,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以哨所为家,27年来,他们风雨无阻地在二十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护林任务,走了29万多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创造了20多年未发生一起违犯边防政策和涉外事件的记录,他们的哨所被称为西北边陲“桑德克民兵夫妻哨所”、“西北民兵第一哨所”。)对于桑德克夫妻哨所的事迹我不在过多的赘述。可能大1

家听到或见到桑德克夫妻哨所的主人公马军武夫妇是在新闻或者纪录片中,很多人从未真正见过他们的真面目,对于我来说既期待又激动。在我们见到马军武夫妇时,他们穿的是一身民兵服,马军武的左胸边别着一枚党徽,他给我的第一眼印象是朴实,在和他的交谈中,我读到了坚毅与信仰,或许哨所中刻着的一句话正是对他最好的写照:“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一生只做一件事,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非易事,更不要说一生做的一件事是心系祖国。马军武夫妇带着我们一行人对边境进行了巡岗,同时参观了抗洪守土纪念碑,通过解说员、马军武夫妇的介绍,我们知道了185团职工群众的伟大:他们克服恶劣环境,不怕频繁的灾害,用行动和生命坚守国土,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在185团我们参观了号称西北之北“边境第一连”的185团一连,站在“西北之北”地图板块纪念处,我们与哈沙克斯坦边境镇遥河而望。在“西北之北”纪念牌上,写着四句话,我想和大家共同分享:这里是沿正西北方向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里;这里是新中国三代垦荒戍边者生息了半个世纪的家;在这里,每一杯黄沙都有故事;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懂得坚守。仔细体会品味这四句话,可以反映出185团距离的遥远,可以知道185团生活环境的恶劣,同时,也彰显出了兵团人不怕艰苦、屯垦戍边、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在185团一连我们从纪我们还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并观看了185团的宣传片。使我知道了185团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但是职工群众、党员干部不畏自然环境恶劣,凭借不怕困难、事在人为的精神和爱国信念,维护了祖国边境地区的稳定,同时也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他们在新时代屯垦戍边的事业上令世人赞叹。185团作为边境一线的团场,他是兵团屯垦戍边的典型代表,团场职工一直坚持履行屯垦戍边的信念,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祖国西北边境一线坚不可摧。

在十师185团的参观学习,我身临其领地感受到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让我知道了这里的团场职工群众在祖国西北边境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克服自然条件的恶劣,不畏惧国外势力的武力恐吓,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下来,尽管在别人看来,这片土地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鼓舞下,他们心中将祖国的利益摆在了生命的前面,摆在了个人利益的前面,不畏惧牺牲,不畏惧付出,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这一切就是兵团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兵团精神的践行者。

在十师186团,我们先后参观了北沙窝民兵哨所、龙珠山地道、中哈国门及吉木乃口岸,实地感受到了边境团场厚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守疆保土文化及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北沙窝哨所,历年来一直践行“放牧就是巡逻”的使命,时刻不忘守土固疆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兵团精神。参观龙珠山地道时,每隔一段道路都会有一小间象征历史意义的红色革命展览间。通过这些展览间,我们知道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了党的艰苦奋斗史,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我们的党。

186团也是边境团场,他们在国家、兵团建设新型团场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创业使得团场在吉木乃边境口岸的带动作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团场职工生活有了显著提高。目前五一新镇城镇化建设正稳步推进,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抓住国家、兵团的政策,借助乌昌一体化、头屯河区水域治理、天山北坡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利好政策,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五一农场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五一农场职工群众收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无私奉献,用行动去热爱、回报兵团。

在九师161团师部驻地,远远的,你会看见团部大楼上“弘扬龙3

珍精神,固边富民强国”几个红色的大字。我们参观孙龙珍纪念馆时,下着大雨,天色已暗,但孙龙珍纪念馆正门上“龙珍精神永放光芒”几个红色大字依然让人清晰可见,让人顿生敬仰之情。在龙珍纪念馆里,我们参观了第一代军垦人艰苦创业史,聆听了讲解员生动感人的讲解,看着老一辈军垦战士战斗时用过的武器,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生活中穿过的衣服,这些犹如历史画卷静静的展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是在诉说兵团儿女不休的传说。通过参观我得知:如今的龙珍女子民兵班,12位巾帼英雄,他们除了承担与普通职工同样的劳动任务之外还要站岗、巡逻、扑救山火,守卫这片疆土。她们就是时代的英模!看着她们一张张被阳光亲吻得黝黑的脸庞,真不敢相信她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从大学的校门中刚刚走出来的大学生。这让我们深深震撼!烈士不在,精神长存。孙龙珍烈士所在的民兵班至今已经换了12任班长了。在龙珍精神的感召下,女子民兵班的战士们坚守在161团11连的土地上。守望着她们热爱的这片热土,守望着她的人民,她所热爱的兵团。

进入小白杨哨所,你首先看见的是几颗矗立在哨所中的白杨树,其中一刻白杨树戴着红花,上面写着“小白杨哨所”。抬头望着这几棵白杨树,我看到的是根深蒂固、是历经风雪的沧桑、是宁死不屈的刚毅。我顿时觉得:军垦人就像这些白杨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在茫茫戈壁上,宁死戍守祖国边关,不怕困难,艰苦创业。他们是军垦人精神的真实写照。最后,我们37人齐唱了《小白杨》这首歌,用以表达对边境兵团人精神的敬佩,也提醒我们自身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棵“小白杨”。

10月18日,是我们参观学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在161团医院会议室与全国劳动模范梅莲同志进行了交流,梅莲同志简短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回答了我们的相关问题,我觉得给我感触最深的回答就

是:“在这里工作几十年,我最大的动力就是职工群众需要我,我对这里有太深的感情,我只想用自己的能力去减轻病痛给职工群众带来的痛苦”。是啊,多朴实的一句话,深切透露出了“感恩之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可以对照下我们自身。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干部群众自私自利,把个人利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农场房屋征收过程中,农场让职工群众享受到了全兵团最好的政策——以1:1比例置换房屋并享受相应补贴,但部分职工群众非但没有感恩农场利好政策,反而是漫天要价,提出诸多条件,不顾农场利益,阻挠农场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方水养育一方人,我们的生活依托五一农场,我们的个人利益也与五一农场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我想说,生活在五一农场,我们就应该感恩五一农场。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农场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使得我们定了业、成了家,我们应该心系农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恳踏实工作,少说话,多做事,敢担当,能担当,用实际行动去感恩农场、发展农场。

三、此次参观学习,认识到了兵团精神,意识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激发了我的感恩情结。

通过参观学习,我知道了兵团一代代人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用自己年轻的身躯造就了兵团的辉煌,他们没有抱怨,因为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块他们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热土。从而我也深刻理解了兵团精神的内涵,切身体会到兵团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想敢干,不求回报的奉献的时代精神。桑德克夫妻哨所、西北之北边境第一连、北沙窝哨所、孙龙珍女子民兵班、梅莲,他们都是是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缔造者和实践者。对于我们来说,热爱祖国,更多地体现在平日为自己幸福生活和农场繁荣昌盛而努力工作,始终无条件服从服务于农场大局。无私奉献,更多地体现在运用自身拥有的技术、经验去5

带动农场发展、致富职工群众,推动兄弟民族共同进步。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更多地体现在遵循客观规律,少走发展弯路,提高效益效能,始终坚持投入少、产出多、勤俭办一切事业。只有这样,兵团精神才会取得职工广泛持久的认可,其引领当代、教育后代的作用就会更大。

参观完边境团场,深深梳理和对比下与边境团场的生活环境,我感受到了生活在十二师五一农场是幸福的,因为生活在这里,没有风沙漫天,没有寂静,没有艰苦;因为生活在这里,生活便捷,条件优越,交通发达;因为生活在这里,就医条件好,住房条件好,工作环境好。我们生活在五一农场,就像温室中的花朵,享受着各方面送来的营养,生活在五一农场,我是知足的,是感恩的。我不知道生活在五一农场的人有多少会感恩农场、感恩身边的人、感恩兄弟父母和亲人,但我知道我的幸福源自于农场和身边亲朋好友的关怀,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要立足于在物业中心的工作,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规范物业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去踏实勤恳地服务农场职工群众,用青春的活力和热血为农场城镇化建设奉献自己微弱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告诉自己:进农场、爱农场、发展农场、奉献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