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服务群众演讲稿

服务群众演讲稿。

发现了一篇有趣的网络文章主题正是“服务群众演讲稿”,若是我们要参加一场演讲比赛。准备演讲稿可以让您充分把握每个演讲的话语机会,演讲时相当考验演讲者的临场发挥,您也想学习如何写好主题演讲稿吧?我们为您提供这些信息希望它们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某个领域。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1)

强化宗旨意识,牢树群众观念,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任何时候都必须清楚不能迷糊,时时刻刻都必须坚持不能丢弃。

一是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进一步强化为民意识,始终把自己定位成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公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最终评价标准,努力改正缺点、缩小差距,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二是把握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坚持问政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基本依据,做到群众有期盼,组织有回应,群众有苦难,党员有行动。坚持问计于民,开门纳谏、上门请教,在群众中寻找方法,用群众的观点想事情,用群众的办法办事情。坚持问效于民,自觉接受群众检验和评价,将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

三是认真开展服务群众实践。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机关党支部和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联系服务群众“结穷亲、交富友”活动,努力做到察民情知民需、集民意益民生、化民怨促民和,切实当好“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2)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开展“做群众贴心人”大讨论,既是活动开展的需要,也是现实工作的需要。通过大讨论,我觉得要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进一步与群众走得更紧,贴得更近,关系更融洽,进一步增强我们事业的发展后劲。由此获得三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为什么要做群众贴心人

其一,做群众贴心人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需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践行群众路线,首先要主动贴近群众,紧密联系群众,与群众零距离,问题在群众中查找,工作在群众中开展,成效在群众中检验。这样,我们才能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才能够使活动开展达到不虚、不偏、不走过场的目的,才能把“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宗旨落到实处。

其二,做群众贴心人是实现修身正已的需要。有人说,社会是一部无字的书。而群众正是这部无字书的创作者。群众长期与实践打交道,在实践在摸索,在实践中积累,他们的经历和知识最丰富,他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做群众的贴心人,虚心拜群众为师,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复杂的实际情况,发现能力上的差距,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如果脱离群众,不依靠群众,我们的知识就会贫乏,视野也会狭隘,就会陷入“一叶障目,不识泰山;两耳充豆,不闻雷霆”的局面。

其三,做群众贴心人是凝聚发展力量的需要。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一个人走,走得快;一起走,走得远。我们不管是谁,不管有多大本领,脱离了群众,都将毫无作为。就我们的税收事业而言,群众是事业的主力军,也是财富的创造者,只有把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汇聚起来,依靠群众的参与、支持和配合,我们的税收事业才能根繁叶茂,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二、怎样做群众贴心人

做群众的贴心人,关键要做好一个“贴”字,不是表面的接触,简单的交流,形式上的联系,而要贴紧,贴实,心与心贴近,情与情交融,心心相印,血溶于水,把干群众关系铸成铜墙铁壁、坚强堡垒。

一是放下架子,尊重群众。“机关服务基层、领导服务干部、征税人服务纳税人”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些年我们也在这些方面上作了探索,付出了行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以领导自居,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不愿意、不乐于与群众打交道,不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不把群众放心上;有的下基层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呆在办公室聊,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角落后院;有的趾高气扬,对群众指手划脚,办事慢慢吞吞,说话不冷不热。等等这些,都是脱离群众、伤害群众的表现。要当群众贴心人就要彻底解决这种群众意识不强、群众基础不牢的问题,从思想上放下架子,放下面子,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员,从发号施令向沟通引导转变,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从习惯被拥戴向接受监督转变。

二是放低身段,融入群众。有人说,如今社会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通迅越来越发达,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在与群众打交道中,也常常以电话代替见面,以短信代替问候,这样无形中少了人情味,多了生疏感,拉开了距离,疏远了关系。做群众工作犹如走亲戚,不走动就会疏远,不沟通就会形成隔阂。所以,我们要放下身段,扑下身子,常到基层走一走,常与基层干部聊一聊,常到纳税人处看一看,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心连心,这样才能调查到真实的情况,听到真实的声音,找到真正的问题。

三是放权放利,善待群众。民利不可争,民意不可违,民怒不可犯。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最可爱、最可敬,也最可畏。群众的一些诉求得不到满足,问题得不到解决,积累起来,一旦找到燃烧点,就会如火山爆发。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群众,我希望得到什么。当群众贴心人,就要放权放利,勇于革自己的命,割自己的肉,不做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搞区别对待,不搞厚此薄彼,保障群众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就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请群众当参谋,邀群众为军师,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三、努力做群众贴心人

作为班子成员,我们更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心系群众、对接群众、取信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从心里对我们说 “满意”。

一是当好“带头人”。自己有正气,群众才会服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到眼里,记在心上,也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思维和行为方式。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好标杆,做好导向,当好表率,带头学习提高,带头创新争优,带头严于律已,带头令行禁止,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做到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人,以优良的作风影响人,以端正的形象凝聚人。

二是主动“接地气”。接地气,才能有底气。要走出去,借局长接待日、机关联基层等活动开展,静下心,沉住气,深入基层、群众、纳税人当中调研,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发现基层的经验亮点,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要请进来,认真落实民主公开决策、集体决策制度,请群众参与到我们的决策中来,参与到财务预算、行政审批等方面的监督中来。

三是立破“聚焦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四风”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群众提得最多的就是“领导干部多深入基层,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针对活动开展建议最多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成效。我们下一步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诉求,从他们最满意的事做起,从最不满意的事改起,一项一项梳理,一项一事研究,一项一项解决,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切实让群众满意。

“当群众贴心人”一句响当当的承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满意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要一心一意、一以贯之,抓好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三服务”工作,以活动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赖、认同、支持。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3)

近期,通过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党章、廉政准则、《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听取专家辅导和市委陈兴超书记辅导;观看《永恒的信念》、《筑梦之基》专题片等,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明确了新形势下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对待上访群众,认为有些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是刁民,怕接触群众、对话群众,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

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及时启动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程序,果断部署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及时、相当关键,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忧患意识。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以群众的语言,跟群众交流,摆正自己,放下姿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自觉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

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4)

党的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指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近期中央又相继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决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落实精神,在组织工作中,把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是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素质。加强党员干部目标管理。根据不同领域党员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具体责任和管理目标,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员管理内容;建立党员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机关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员的管理;设立党员形象栏,处处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党员教育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做学习型党员,创建学习型支部,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创新培训内容,按照党员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等特点,科学制定党员服务群众的教育培训目标,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热情。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职责,采取每个季度党员向所在党组织、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分层述职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识。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对不同领域的党员,制定并细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目标任务,建立组织考核、党内评议、群众测评等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完善激励机制。对联系和服务群众好、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员干部,在评优和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同时大力宣传党员干事创业先进典型,激励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探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服务载体。继续深化“保持先进性,做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中心”、“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等有效载体,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把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纳入长期性常规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从而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站)的作用,通过设立群众来访信箱等形式,加强与群众沟通,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和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等;坚持定期接待日制度和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民主决策制度,最大限度地倾听群众声音,把群众的智慧和正确意见作为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5)

看实情、听实话、办实事,这种求真务实、心装群众的工作作风,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改进了干部作风,赢得了群众信任。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发言稿篇【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到群众,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达和高度概括。在新形势下,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认识深化思想对照本职排查

我是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干部,几乎每天都和最基层的干部和群众打交道。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旨在集中解决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是要把自己放在立足最基层,着眼全局、服务群众的关键位置,对照本职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逐一排查。

在党政与群众之间,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做到主动、贴心,真正使自己成为广大群众信得过、靠得住、口碑好的楷模。

二、传承务实作风学习楷模本色

几年前,我读了杨善洲同志的一系列新闻报道。他简朴的生活让我难忘。杨善洲同志是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无论他在工作中或离休后,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淡泊名利不为己,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注重实效不务虚。他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艰苦创业,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成为群众信赖的楷模。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怎样做好街道工作,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任,一句话,就是要树立党的形象,当好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3、 换街就是基层,基层就是服务

街道工作无一不涉及群众利益,而党的干部就是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实实在在地实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坚持慎重辨别是与非的界限,清醒地取舍可取与不可取,准确地选择可行与不可行的路子的原则,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必须增强全局意识,一切工作必须从群众工作的需要出发,事事做到围绕大局、服务全局。

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谋新策、出新招,把群众的诉求落实和体现到每一项工作中,力求实现五个转变:一是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二是群众关系向亲情关系转变;三是单向服务向多项服务转变;四是唯唯诺诺向敢于担当转变,五是口头应承向行动落实转变。

4、 创新五种模式营造和谐工作新环境

基层工作者要发挥好为**决策服务的参谋作用。一是做好事前谋划,为群众多出主意、出大主意;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搞好分析综合,为**献良策;三是搞好互通信息服务,及时、客观、真实地为党政提供准确的信息。必须围绕民生的中心工作,健全落实机制,形成落实合力,集中精力抓好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尽心尽力抓好惠及人民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工作。

对此,街道与基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中,要创立六型工作模式:一是在行为引导上创立说服型;二是在依法行政上创立规范型;三是在真抓实干上创立服务型;四是在务实廉洁上创立公开型;五是在优化环境上创立宽松型;六是在为民服务上创立实干型。为群众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基层应围绕上级党委、**的中心工作,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

作为基层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群众观念,切实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坚持以群众赞成、拥护、满意为衡量我们的工作标准。特别是当前,要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关注民生,在街道基层工作中充分体现为民服务。

五、提高夯实一个基础抓好两个关键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基层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任务越来越艰巨,综合性越来越强,对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不断提高基层员工的综合素质,夯实基础,把握两个重点。

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建设一支工作作风积极、品德好、能力强的基层队伍。要提**部学习能力,要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要提高廉洁自律能力,做到干净干事,默默无闻、不图虚名,任劳任怨、心底无私。

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从思想到行动的关键,从实实到成效的关键。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温暖群众,真诚看望群众疾苦,化解矛盾。

同时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教育广大基层干部认请形势,在思想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要克服畏难心理,以积极、主动、认真的态度,深入领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纪律教育相结合,把做好本职工作,转变机关作风,倾听群众诉求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行动;二是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努力塑造良好的基层干部形象;三是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建平安乡村相结合,让广大群众最终享受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

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发言稿篇【二】

党的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切实解决好文化怎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是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继承和发扬我党紧密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1、 为群众服务,要树立群众观点,转变思想作风,提高惠民能力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服务群众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强化群众立场,在工作内容上集中群众意志、反映群众愿望,在思想作风上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长远促发展,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以实际行动解民忧,以真挚情感暖民心。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才能真正找到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和实践探索,提出了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思路,总结和形成了文化惠民的云南经验,得到了**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云南经验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以创建服务平台为抓手,实现文化建设成果普惠三农。

2、 为群众服务,要增强改革意识,转变作风,提高文化建设能力

深化改革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与时俱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面向基层干实事、服务群众办好事,是实现改革目标、提升文化建设能力的重要保障。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改革意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提高领导能力,树立形象,务求实效。

近年来,云南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才能真正找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通过改革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公益性文化单位重在三项制度改革,用机制激活事业;经营性文化单位重在转企改制,用体制激活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在建立三能机制,用创新激活人才的改革路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激发了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艺术工作者为民服务的政治热情和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实施重大示范带动项目,积极参加和举办全国、全省重大艺术展演赛事,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活动,创办艺术客厅,以及举办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创设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等,有力地推动了云南各项文化工作的开展。

3、 服务群众,要通过转变学风,提高创新水平,提高文化创造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传家宝。作为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地发扬理论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能力,转化为推动云南文化创新发展的实际能力。

近年来,云南省加快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才能真正找到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泉。在坚持理论创新、推动大文化格局形成方面,我们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逐步形成了文化在政治建设中创构价值、文化在经济建设中创造财富、文化在社会建设中创建和谐、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创新观念的理念和共识;在坚持实践创新、推动云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我们始终把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突出四个转变,即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上,由公益向公共转变;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上,由资源向资本转变;在文化建设方式上,由基础向基本转变;在工作推进方式上,由经验向经常转变。同时,以实施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建设;以加快桥头堡文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推动云南文化走出去;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为契机,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

当前,我们要把创新的着力点放在打基础、抓机遇、重民生、求创新、强跨越等方面,为促进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6)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精神之“钙”不可缺,为民宗旨不可丢,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以信念为基,保持政治本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作为领导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把理论武装摆在第一位,深刻领会系列讲话精神,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偏离;就是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省市要求看齐,向先进模范看齐,坚持“三严三实”标准,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本色;就是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提高驾驭发展经济的能力,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指导发展实践,用新理念、新观点、新办法开创发展局面,用新探索、新成果、新经验检验发展实效。

以民生为本,践行宗旨意识。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首要标准。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诉求当成对自己的要求,带着感情为民谋实惠办实事,带着责任为民谋福祉解难事;就是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身子下移,工作下沉,不遗余力地解决好老百姓关注的饮水、行路、就医、上学、住房、社保等重大民生问题,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三原实际出发,工作上抓什么、怎么抓都以群众利益为根本。

以发展为要,强化使命担当。发展是破解一切问题的关键,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大西安建设步伐加快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启动,三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围绕保增长、快转型、抓统筹、优环境、促改革、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遇到的问题,敢于直面,不回避、不推诿、不退让,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魄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不断突破发展难题,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新优势。

以事业为重,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要能吃苦,严于律己、勤俭修身,又要能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目前,三原总体实力仍不强,基础条件仍较薄弱,财政状况仍较困难,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不小,只有秉承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保持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良好作风,各项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秉承优良传统,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摒弃患得患失的守摊子的思想,在开拓进取中有所作为;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地敲,一件一件地干,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必须保持朴实的工作作风,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上。

以务实为先,加快富民强县。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讲空话、不出虚招、不图虚名,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力争通过几年努力,让三原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7)

同志们:

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精神,探索创新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形成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4月28日,市委组织部专门召开了“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推进会。5月16日,区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了推进这项活动的措施,明确要求从区级机关、委办局和街镇三个层面进行推进。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镇、社区(街道)、园区“相聚在党旗下――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现场推进会,就是对这项活动的再动员、再部署。

刚才,杨行镇党委和张庙社区(街道)党工委介绍了“三联系、六满意”和“楼组党建”活动的经验和做法。我认为,这些都是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很好的载体,希望大家能学习和借鉴好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工作。下面,我就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关键点在于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克服临时观念、阶段性的观念,而要着眼长远,认真谋划,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我们要通过建立和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市委和区委强调,要在活动中建立起联系服务群众的“三访”工作体系,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长期“走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下访”;党政领导班子、党代表、党员人大代表、党员政协委员要轮流“接访”。关于“三访”工作体系的建立,我谈三点想法:一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三访”工作体系是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保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把了解、反映、表达群众诉求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前提,多渠道、多途径地了解群众意愿、畅通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三访”体系的建立和落实,是要从制度保障的层面上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倾听群众呼声,知道老百姓想的是什么、愁的是什么、盼的是什么,从而保证党和政府获得的信息与情况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使党委政府在决策中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意愿,做到更好地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二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三访”工作体系是规范党的群众工作载体的有效途径。在市委提出“三访”工作体系前,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开展群众工作的载体。关于“走访”,我们在2004年就开展了“为民地图”活动,做到走访责任明确化,走访活动经常化;关于“下访”,我们2002年就在全区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了“察民情、解民忧”活动,2003年还在全区推广了“一线工作法”;关于“接访”,我们一直坚持了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应该说,这些群众工作载体和方法,切实提高了我区各级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建立“三访”工作体系,要求我们对现有的群众工作载体和方法进行梳理,并规范成制度,纳入到工作体系中,使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更为通畅,并有保障。三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三访”工作体系是夯实党执政基础的长期需要。刚才,杨行镇党委在会上介绍了“三联系、六满意”活动。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注重把群众的呼声引入到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和部署中来,畅通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另一方面,就是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活动把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人民群众表达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领导和执政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街镇党建工作必须重视群众利益诉求,自觉充当群众利益表达的主渠道。否则,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沟通失灵,必然导致民意堵塞,影响社会稳定,最终影响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着力点在于构建上下联动多部门协调协同的工作机制

如果说,建立“三访”体系的目的是解决“走进基层”的问题,那么建立“三个方面”机制,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服务群众”问题。在建立自助互助服务机制上,要切实发挥党员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互助合作活动,把一些可以在基层、在萌芽状态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好。在这方面,我们可依托各街镇和园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党员志愿者队伍,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服务活动,形成互帮互助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在建立窗口受理服务机制上,要充分依托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建立起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待日制度,充分发挥代表们的政治优势和社会影响力,为党员和群众提供反映问题、诉说烦恼、表达诉求的渠道,使那些无法通过自助互助机制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汇总上来,切实起到工作关口前移,为提前处置和及早预防各类矛盾、信访等问题构筑起“第一道防线”。在建立协调协同机制上,就是要建立一种上下联动、信息畅通、资源统筹、优化配置的问题解决机制,发挥社区(街道)、镇等区域性资源优势,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在这三个方面的机制中,协同协调服务机制尤为关键。作好协调协同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在纵向上下联动中,要及时将上级指示传达给基层党组织,做到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无阻;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使上级能准确、及时了解情况,以便更好地决策。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横向部门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以信息整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互联、互补、互动、协同解决问题的工作格局。街镇内各职能部门要充分依托“为民地图”系统提供的信息平台,强化协调协同,共同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各项困难和问题出新招,办实事,促使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三、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落脚点在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宗旨,过去要讲、现在要讲,将来还要讲。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力求实效,决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花架子,切实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主张落到实处;一定要注重长效,决不能图一时热闹,克服临时观念、阶段性的观念,认真谋划,着眼长远,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1、活动考核的标准要看是否完成了“十个一”的规定动作。“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要使活动切实取得实效,关键是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要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切实加以推进。我认为,在镇、社区(街道)、园区层面上必须做好“十个一”的规定动作:一是召开一次动员会,明确活动意义和工作目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二是组织一次专题讨论会,围绕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我为宝山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开展讨论;三是每周组织一次党代表、党员人大代表、党员政协委员定点接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四是班子成员每月下访一次基层联系点,为联系点协调解决工作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五是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六是每年组织一次走访队伍的专题培训,提高基层党员骨干队伍的能力;七是开展好一次普遍走访活动,党员干部每季度走访一次困难家庭,党员骨干队伍开展“为民地图”走访活动;八是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双结对”活动,帮助结对的基层党组织和困难群众解决1-2个影响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九是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志愿者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十是每半年向党员报告一次工作。这些规定动作不仅是对开展活动各项要求的具体化、项目化,而且是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希望大家能正确对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2、活动取得的成效最终要看是否取得群众广泛认可。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维护群众权益、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满意,切实达到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群众广泛认可的效果。无论是党员个体,还是支部群体,都要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这里我想再提三点想法:一是要广泛地收集民意。大家要主动地、敏感地关注基层,牢牢抓住就业、安居、社会保障等群众关注的重点,收集和梳理群众最盼、最愁、最忧、最怨的问题,努力搜集不同群体的声音,并及时汇总、梳理,传递给党组织,便于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二是要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把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将大部分的问题化解在基层中;有需要协调的问题,要认真归纳,及时和有关部门沟通,分层分类地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总之,使群众感到自己的声音有回响,自己的要求有关注,自己的问题有帮助。三是要正确地引导群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通过和群众拉家常、谈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先进文化的宣传,加深群众对党的路线主张的理解,起到宣传、教育和引领群众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和群众的面对面接触,使群众觉得自己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一些矛盾和问题虽然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但通过让群众情绪上的宣泄和正确引导,也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获得群众对我们的谅解和对工作的支持。

同志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基础保证和关键所在。我们要本着“对党负责、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共同为全区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探索好的工作方法,积累好经验,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各街镇和园区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为民解忧的新路子,为又好又快地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8)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年多来,我区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实践,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汇聚起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正能量。

深化学习教育 落实宗旨意识

学习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始终的首要任务,集中教育活动只有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才会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活动中,我区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得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醒了脑、思想上补了课、精神上补了“钙”。

自治区党委各以上率下带头作表率,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落实宗旨意识,建立联系点,全程指导联系点教育实践活动,带头住村蹲点调研,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地气”“结穷亲”,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各级领导干部建立服务群众联系点1.1万个,各级党委“一把手”自觉深入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边远贫困地区调研、走访,慰问基层群众,结合调查研究,深入思考问题,撰写调研报告,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责任,完善措施,切实把联系服务群众的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

着力改善民生 大办实事好事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心,以改善民生争取人心赢得民心,是落实服务“最后一截路”“最远一家人”的基本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在活动中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大力开展民生建设,结合今年自治区第五个“民生建设年”活动,各地将资金、人力、物力大力向基层倾斜,真金白银投向基层,启动实施25类150项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水、电、路、气等方面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的利益问题。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群众,积极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确定民生建设项目1.6万余个,40万户农牧民群众得到实惠,进一步打牢了民心民安民富的基础。

各级党组织在活动中坚持 “一切方便群众、方便群众的一切”,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创新服务形式,完善服务内容,延伸服务网络,做实做细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赢得基层群众普遍点赞认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200个州直社区、654个村队普遍采取开设微课堂、发放微卡片、撰写微日志、提供微服务的“四微服务法”,按照群众要求对单服务,受到普遍欢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利用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平台,开展窗口单位规范服务专项治理,着力整治执法监管、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切实改进服务。

解决突出问题 确保取信于民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还要从群众所思所想所愿出发,着力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各级党组织突出问题导向,回应群众期盼和关切,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莎车县蹲点调研时,了解到叶尔羌河沿岸400多公里灌区汛期都有突发性洪水发生、每年近20万群众投入防洪达45天的情况后,立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叶河治理。多个部门联动,使当地6个村千余户农民受益。

各地在活动中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一件改一件、改一件成一件。乌鲁木齐市针对早市、夜市关停后群众“买菜难”问题,新建5个大型综合蔬菜副食品市场、新增27个蔬菜直销点(累计达527家),所有蔬菜直销点按照一级市场蔬菜净重批发价格直接销售,确保群众买到便宜菜、放心菜。塔城地区坚决纠正环境污染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33个行业551个重点工业污染源开展现场环保监察,下达限期整改书79份,查处企业违法案件8起。阿克苏地区地县两级联动,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偏远地区吃水难题、出行难题、办事难题等20多个类别,由地区领导挂帅,分门别类进行规划解决,至年底将解决近20万边远落后村镇的农民生产生活难题。目前全疆已整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4万余个,让各族群众看到了各级党组织真改实改、根治顽疾的勇气和决心。

抓细抓常抓长 建立长效机制

在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全疆各级党组织着力于抓细抓常抓长,一批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纷纷出台,让广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践行群众路线有章可循,确保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常态长效化发展。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十户联建、党员承诺、干部驻村包村、村民事务代办、定期排查、“四类”管理等一系列新制度。呼图壁县建立领导干部“结穷亲”制度,全县400名科级领导干部与全县摸底倒排的437户特困户逐一结成帮扶对子,用两到三年帮助他们脱贫。和田市建立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领岗任职”制度,在30个社区分别设置民事调解、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就业指导等20多个岗位,由机关党员干部根据自己专业特长自主择岗认领,填写服务承诺卡,受到普遍欢迎。

一年多来,全区各级党组织盯住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定制度立规矩,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初步建立起了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9)

践行群众路线要坚持以民为本。立足岗位,把爱民、亲民、利民体现到工作中,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热情的服务。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从“快”字入手,做到办事实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真正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对前来办事的群众,热情接待,主动询问,及时办理;对确有急事和特殊情况的,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宁愿自己更辛苦,也要让群众更方便。

践行群众路线要主动和群众交友,做群众的知心人。心里面装着人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古人说:

“一切为民者,**向往之。”要帮民必须先知民。以“民”的心态交民,以“民”的身份想民,以礼待民,以诚为民,以信取民。

近一年的基层工作,使我懂得:“平常对待群众多一些耐心,多几句关爱,多一份提醒,就能有效地拉进和群众的感情,同群众亲近了,工作自然就好做了”。只有时时刻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小草平凡,它用绿色装点了大地;花儿平凡,它用香气芬芳了世界;基层岗位平凡,但我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同志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行,用自己的真心换群众的真情,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做实做细民生服务,让每一位军屯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

谢谢大家!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10)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错误地当成利己工具,搞与为人民服务不相关的事情;决不能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以权谋私,更不能专权滥权。

二要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作为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扑下身子,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为群众谋利益。

三要弘扬大公无私精神。我们的党员干部作为公职人员、公务人员,必须要有“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必须认识到衡量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要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带头讲奉献,相互比贡献,切实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品德锤炼,不断完善人格操守,提升人生境界。要深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热忱服务,实实在在地为群众、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四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了解群众的真实愿望,倾听群众呼声,多与老百姓打交道、交朋友,让心同群众的心贴得更紧,让工作与群众的需要结合得更紧,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

五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落脚点是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更好的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安危冷暖,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关心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环保等问题,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竭尽全力为百姓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服务群众演讲稿(篇11)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发言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发言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那要怎么写好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作风建设入手,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最根本是强化党的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

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任务。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决定的。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情感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保持和发展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防范和化解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筑牢党的价值基础。

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心系群众冷暖的深厚感情,始终保持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始终保持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奔放激情。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着力点,多干群众期盼和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和得实惠的事,多干打基础和利长远的事;要永葆为民爱民的情怀,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所有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事关民生福祉的各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做扎实、做细致、做到位,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要带头加强学习和转变作风,提高为民造福的本领,着力提高研究政策、运用政策的能力,运用科学理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引领科学发展、造福百姓的能力。当前,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让老百姓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人民的力量无可取代,为人民服务责无旁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有效遏止脱离群众的“四风”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