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最新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精选9篇)。

您是否在寻找优秀的作品的读后感呢?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内心都会有所总结。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的记录一下了,经过周密的筛选小编为您精选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阅读后希望您能够将本网页网址收藏下来以享受更多的信息服务!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1】

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需要和意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史观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为了培养哲学思维,提高哲学素养,我通读了这部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起点首先是要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人”是前提,需要是动力,意识是产物,三者交织在一起。

首先,“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只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在这里,唯物史观说,人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的现实的人。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种“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出发点和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见,历史是人的历史,考察历史必须先考察人,而作为历史活动主体与历史考察对象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非旧哲学下抽象的、虚幻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构成了历史,所以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研究不能绕过“现实的人”。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以正确理解“现实的人”为起点,确立这样的基础与前提至关重要。

其次,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需要是“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索求,它贯穿于主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它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能够生活)的基础和“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出发点。

他们指出,“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先吃、喝、穿等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因此,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在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还有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即“新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本身量的增加和提高,以及与原来的物质需要不同的、处于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要。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的交往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与生活生产密不可分。人类为了生存,“能够生活”,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一“第一个历史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吃喝住穿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人们产生交往的需要,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起初,家庭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生命的生产可以说内涵了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

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内核——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所以,研究需要可以说是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把钥匙。

再次,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基于需要产生的。这也是历是唯物主义揭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具有精神属性,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但人们的任何思想意识现象不可能是凭空从人脑中就能够创造出来的“纯粹的”思想意识,它不过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罢了。

“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在简单的劳动实践中,人对自己需要的意识和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对环境的直观、狭隘、可感知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意识称之为“纯粹的畜群意识”或者“绵羊意识”。后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正因为精神和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所以当“现实的人”开始他们的历史活动时,就必然同时伴随着精神意识现象。

总之,“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前提,需要是“现实的人”的本性,也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现实的人”的活动中产生、发展,并伴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始终。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把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作为前提或起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2】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体力、需求和应变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然而,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时,才有真正的分工意识。

对一些民族来说,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导致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也导致了城乡分离。这样,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和商业劳动流通交换的基础上,人们将很方便地获得自己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p>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才呈现出国家的独立形态,与实际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分离。在这种形式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斗争正在进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系生产力与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

”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有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虽然这有利于人们抵抗野生动物的攻击和生命的延续,但没有竞争的精神动力。

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前进的表现。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人们不得不努力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

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是第一个致富的人。奴隶主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进步。谁不想当奴隶主!就像这个时代,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有很好的社会地位。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

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随着分工的出现,人们从事不同的活动,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

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会密切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富差距。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个差距不应该太大,否则会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割的社会,在一个大的社会实体中,每个人和群体都被分割成小部分,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结合下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数量、物质数量和精神数量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

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也就是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永远不能像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统治国家消失了,但只剩下一个独立的社会。

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也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客观存在,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的才能不同,体力和脑力也必须有分工。我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农村和城市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没有区别。

因此,对于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分工所形成的阶层和阶级必然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我们要理性看待“分工”这一问题,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3】

读后感

我们组选择的书籍是,该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的。

我们小组于第八周开始研究这本巨作,大家经过谈论研究,互相交流了自己对书中很多观点的想法。全书分为两卷,第 1 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第 2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由于原来对哲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并没有仔细研究过,因此刚开始对书中出现的名词,很是陌生,例如l.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一些哲学流派,原本我们对这些流派和个人的哲学理论和看法是一知半解的,除了这些关于哲学的名词,还有一些社会学的一些名词,上成建筑和经济基础,在此之前并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这些词的意义。

所以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们都感到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后来,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经过成员间的相互讨论,仔细研究了书中的哲学命题,这对我们理解这本书有很大帮助。

要理解这本书,首先要了解它的社会背景、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特点。首先是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发表后,给了青年黑格尔派以致命打击。在此之前青年黑格尔派也已经和马克思他们以及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论战,当时他们已经处于战败的边缘,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青年黑格尔派继续宣扬他们的思辨哲学理论,并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之后,两组的争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客观地说,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争论对这本书的出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形态》的写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两个转变”后来他们已经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他们已经开始进行批判式的归纳概括。

后来,马克思来到了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刚要既是批判费尔巴哈的纲要,也是他们刚刚所形成的新世界观的萌芽的第一个伟大文件。

随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推进他们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理论的制定,发展他们的思想并完成批判德国思辨哲学的工作,从1845年9月到1845年8月,他们共同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重要的著作。正如马克思所说:

“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来到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一愿望是通过对黑格尔后期哲学的批判而实现的。”

而《形态》发表与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有很大关系,这让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考虑社会形态问题,而形态则是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详细说一下《形态》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形态》形成,乃至马克思社会主义形成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人力变蒸汽机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生产技术的革命,是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一方面,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日益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共产党人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两个对立阶级,利益冲突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革命已经成为挤压工人劳动、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的机器。首都家庭经常用大量非技术工人代替技术工人,女工和童工代替成年男工,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工资,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工人随时都有失业的危险。工人的情况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

第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独立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也为《形态》的完成提供了社会实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

他们不仅要求相应的经济利益,而且要求自己的社会成员地位和政治利益。在此之前,工人阶级有时参加政治斗争,但是在这些斗争中,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同封建主义作斗争。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工人阶级他们应该得到自己的政治利益。现在,工人阶级正在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并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为目标。

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无能为力的政治地位,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第三,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之一。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出现了以法国圣西蒙、英国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向独立政治斗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迫切的心情,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

教材正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放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进行阐述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都是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的。他们起初都是黑格尔哲学的信徒。历史观和白人观都是理想主义的,都属于年轻的黑格尔学派。1 8 4 1 年费尔巴哈的《**教的本质》出版了,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他们因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 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信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成了费尔巴哈派。从1845年春开始,他澄清了对费尔巴哈哲学的信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走上了唯物史观的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 确定人类厉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指出: “ 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 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 上, 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 , 也就是说, 除了爱与友情, 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 他不知道‘人一与人之间, 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 。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第5 0 页) “ 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 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 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 虽然他同其他的人来往, 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 第23 2 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以这种象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唯心史观, 以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代替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 “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 (同上书, 2 37 页)。

这样做的结果歹使他们认识到, 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而不是抽象的人。他们说: “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 历史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80 理论探讨的人, 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 《马克忍恩格斯全集》第3 卷, 第23、30 页) 因此, 他们把人类历史的前提确定为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 确定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研究和探讨了人类历史,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制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们说, 我们的“ 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 (同上书, 第42 一43 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 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他们指出,人类历史是建立在活着的个体存在的基础上的。然而,生命个提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可持续性,始终是建立在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和自我生产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两种生产, 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历史。

在这两种生产中, 包含着三个“ 方面” 或三个“ 因素” , 即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增殖)。他们认为: “ 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 从第一批人出现时, 三者就同时存在着,而且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 ( 同土书, 第3 页) 但是, 他们更强调鲍是这之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因此, 他们把物质生产看做是“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 是“ 第一个历史活动” , ’是“ 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丝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动力。他们说: , “ 按照我们的观点,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 “ 生产力和交往

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以往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 然而并没有威胁这种形式的基础)侮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 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 表现为冲突的总和, 表现为各个阶纵之间的冲突, 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政治斗争等等。” (同上书, 第8 3一84 页)他们在这里, 用“ 交往形式” 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就术语来说, 是不太确切的, 但从内容来看, 已经闸明了生产关系的含义, 并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爆发革命的根本原因。因此,它实际上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指出, 经济基础是“ 整个历史的荃础, 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 经济基础的活动, 同时从经济基础出发, “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

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 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 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蕊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由此还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 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 自我意识, 中或化为幽灵, 、‘怪影, 、‘怪想, 等等来消灭的, 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 才能把它们消灭;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 而不是批判。

” ( 同上书, 第42 一43页)马克思和恩格如

通过对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发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他们说: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

即使是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独立性的表象。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第3 0 页)。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4】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代表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泰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起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历史发展起点是什么?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心灵产生的范畴和概念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物质生产为历史发展的起点。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形式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才能完整地描述整个过程以及过程中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说明了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解释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这些都与物质生产方式有关。同时,他们还指出,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和制约着人类一切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过程。

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自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积极参加反旧社会活动的某些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必须讨论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个方面阐述了社会革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革命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在其他任何因素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是没有意义的。

从上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克思 、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

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原则。

阅读完这本著作,我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我充实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理解和相信祖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5】

这里的人民在一定条件下生存、发展、变化。人的活动是发展变化的,因而是能动的,而不是僵死的;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得到的,因之不是抽象的、现象的。

经验科学只是来自现实生活,而不是抽象的推测。哲学抽象想生活在人类发展史的土壤中。没有它,通过这种抽象而获得的法律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从哲学中抽象出来的规律具有社会历史性,不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这种抽象的哲学规律之所以不能推广,是具体的、历史的,只能从每个时代的个人现实生活中去解决。

只有实际生产力水平的变化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人类的解放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解放是现实生活,不是思想活动,而实生产力状态和生产关系状态的结果。

德国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传统。要实现解放,就必须与之相斗争。因为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德国,是地区性的。

对于有实践理论的唯物主义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费尔巴哈也有零星的、非系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费尔巴哈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解质世一种直观的把握,停留在直观印象的层面。

费尔巴哈的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他认识到的是“一般人”,抽象思辨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现实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这样,就产生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与他头脑中的“一般人”之间的矛盾。他为了克服这个矛盾,就创造了“二重性”哲学。

他没有看到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后来,人们总是站在前人创造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改变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费尔巴哈显然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所以他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一切都是不变的,所以他忽略了客观事物的社会历史特征。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者。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

生产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德国人不重视历史活动的世俗基础,而法国和英国则书写了市民社会、商业和工业的历史。虽然受到政治思想的束缚,但英法学者的历史著作是片面的。

生产生活资料和用于生产生活资料的工具(劳动工具)的活动引起了新的需要。可见,德国的历史活动是生产活动的产物。德国人认为,除了人的实证活动和文史哲活动以前的时期都是“史前历史”。

德国思辨哲学正是在这个缺乏史料的史前时期得到了最自由的发展。

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三种关系是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通过家庭中两性的生育完成的。家庭是最初级的社会关系。后来,家庭关系也成为了从属的社会关系。

所以,应该根据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来阐明家庭,而不应该从已有的“家庭的概念”出发。

我们应该把社会活动这三个方面看作横向的并列的三个“因素”,而不应该把它看作纵向的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因为从历史开始,当第一批人出现的时候,这三个方向同时出现,而且他们仍然齐头并进。

这样,生活,包括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个方面,都有了两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活动是集体活动。

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有关。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衍生出来的。生产力总和的状况就决定着社会的状况。

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史时应该考虑经济史。德国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欠缺。人们以往的物质联系是由人们的需要和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

社会联系的历史和人类一样悠久,但它只是不断地采用不同的方式。需要让人们之间有了物质联系,生产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本身并不需要有政治的意识形态或宗教的教规教义来维持。

语言是一种实践意识,它不仅为他人而存在,也为自己而存在。语言是实践自我和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产物。语言起源于自我与他人沟通交往的需要。

换句话说,关系都是为自我而存在的。因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最初是一种存在(其他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一识。

同时,还是也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意识。这样,便诞生了自然崇拜。另一方面,意识也是人们认识到的社会关系。

人与动物在这一阶段的区别在于,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本能。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和人们需求的增长,人们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了。

起初,分工只是一种性行为的分工,后来自然形成了分工。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意识能够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如果说理论与现存关系之间存在矛盾,那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与现存的生产力关系之间的矛盾。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可能也必然会相互冲突。这是因为分工导致了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享受与劳动、生产与消费的分离。

生活生产方式(劳动和生产关系)在分工的范围内运行。分工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以家庭内部分工和家庭外部分工为基础的。与分工同时期出现的还有不平等的劳动及其产品的分配。

分工和分配导致了所有制的产生。这里的所有权是指对他人劳动力的控制权。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方式。

就活动而言,它是分工,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它是所有权。

分工导致了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与所有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共同利益首先表现为一种相互依存关系而存在于现实之中。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导致了国家保护的形式。这种国家保护其实又成为一种特殊利益。而与原来的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共同利益(社会利益)相脱节。

国家是建立在阶级的基础之上的。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都是各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参考文献:

1.中共**马恩列斯著作翻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6】

接下来,马克思开始**他的第三种形式,即所谓“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在马克思看来,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历史就是“封建或等级所有制”的历史。当然,就欧洲现实而言,这是没有问题的:

首先农村中土地占有的等级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武装制度使贵族掌握了支配农奴的权力,而在城市里则有各种各样的行会形式的封建组织与之相对应,同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使社会进步举步唯艰,骑士、僧侣、贵族等各种各样的特权阶级是普通人民无法逾越的障碍。然而马克思的叙述似乎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对中国历史没有什么研究,只能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在土地的占有上,中国古代跟欧洲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要说不同可能就是中国的土地兼并现象更为严重,而欧洲,尤其是德国,由于神圣罗马帝国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城邦林立,客观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的程度。

但是,就等级所有制这一点在中国是否适用,我实在持怀疑态度。首先,中国是一个宗法制的社会,在管理制度上保留了很多氏族制的特点,而中世纪的欧洲则是一个典型的宗教主导的社会,教皇和主教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国王的即位都需要有他们的加冕才具有合法性,而在中国宗教阶层从来无法具有这样的力量。宗教只是中国统治阶级的工具。

当宗教危及统治或者不利于国家的时候,统治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扫清障碍,北周武帝和唐宪宗灭佛都是明证,因而宗教作为一个特权阶层或者说作为一个等级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根本不具有等级森严的基础,从而也就无法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已经形成了等级社会,最明显的是魏晋时期的闸阀制度。

当时的社会状况深深地反映在许多文人的诗歌中。士族和庶族的等级划分是非常严格的,以至于许多庶族出身的文人痛苦不已。然而,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

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将“等级所有制”埋进了故纸堆。从那时起,任何阶级在理论上都有可能成为贵族,进入上层阶级,而中国所谓的世袭制度与欧洲有很大的不同。嫡长子继承制和世袭降级制使得一个贵族一般情况下在几代以后就会变成庶民,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堂堂的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的刘备会沦落到编草鞋为生的地步,而读张之洞的家书看到其劝儿女要学习耕作之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这一特有的社会制度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奇特的没有“等级”的社会,这在清朝雍正皇帝废除“贱籍”之后显得尤为突出。用马克思的判断来确立这一历史史事显然是不合拍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7】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学号:071001639p>

姓名:郑永强p>

《德意志意识形态》

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管理学院郑永强***

【内容提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

“当1845年春他(指恩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键字】:劳动分工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初步印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代表作中,马英九对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泰纳为代表的各种历史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社会革命、人等,并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分析《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历史发展起点是什么?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心灵产生的范畴和概念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物质生产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起点,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正确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主义是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对社会有机体一般性质的理论表征。原因在于对历史发展起点的不同理解。

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把这种物质关系和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一般性质,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形式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英九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才能充分描述整个过程以及过程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阐释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特殊性。马英九在上述论述中明确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这些都与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有关。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和制约着人类一切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自己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积极参加反旧社会活动的某些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必须讨论社会革命。在这里,马英九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革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革命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在其他任何因素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个人阐述

在阅读过之后,我并不是很能理解这部著作的含义,于是我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帮助理解。在对比阅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这部著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有些观点对我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在这里,我将主要讨论生产力与沟通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生产方式,而且是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有矛盾,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的。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叙述:

“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这样做就更容易了。因此,在我们看来,所有的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传播形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历史上所有国家的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失败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因此,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使其社会制度符合当时国家的综合实力。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改革必须依靠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积极认识。

四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8】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观点。我本身不是一个理科生,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只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所定义的。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物质,主张物质识第一,意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精神,主张意识是第一,物质识第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该书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黑格尔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错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主题就是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因而“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从而摆正了思维与存在着一对范畴的关系。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视为内在的感性和直观形式的错误,以及黑格尔逻辑上向空间过度的错误。针对康德的错误,他指出::

“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人类固有的感性和直观的形式,而是客观存在的形式。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到复,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二)关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论自然史,但主要是关于人类历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历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

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

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三)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体力、需求和应变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然而,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时,才有真正的分工意识。

对某以民族来说,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导致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也导致城乡劳动的分离。这样,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和商业劳动流通交换的基础上,人们将很方便地获得自己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农业、工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3) 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一问题尽管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尽管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平衡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构建民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概念。

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人的本质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以“人本学的历史观”代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这种学说,非但不是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相反地,恰恰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摈弃了、并予以严重批判的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辨空论。针对这种谬论,马克思尖锐的指出:

“正如医学上的妙手回春的神医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对自然界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一样,社会领域中的庸医和万应灵药也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也适用于仙丹的“马克思学”。他们不要以或者不敢去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无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是想社会的庸医一样,热衷于寻求永恒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学说作为万应灵药去解释负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陈旧的思辨哲学的死灰复燃!

--历史证明,曼恩对实现共产主义条件的判断是科学的、可预见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

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要使它成为一种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有的基础,或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马克思死后,先是恩格斯,后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自己的时代发展了唯物史观。

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9】

马克思恩格斯接下来谈到的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卡尔认为,生产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的历史。在成为人类,也就是生产经行了之后,人类才拥有了人的意识而非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此来批判德国哲学的“天降”,因为德国的哲学家们不是在人们之中,不是从社会中去思考哲学,他们仅仅是自己想象,这些哲学没有经历社会的考察,从而不会在社会中自我发展,因为这不是社会的意识,仅仅是他们(德国哲学家)的意识。在生产上,马恩还涉及到一个中学没接触过的知识点:家庭分工。

在这一章中,马恩说,家庭分工是分配不平等的根源,导致社会阶层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分工也从简单的家庭分工转变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是阶级矛盾,根据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生产力状况,这种冲突经常转化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源于这种力量不断追求这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利益联结了原属于不同分工的个人的力量,即扩大了生产力。

但当时和现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一直阻碍着社会进步,即当个人利益地位高于共同利益时,合作就崩溃了。曼恩知道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普遍利益,即共产主义。到了这里,有见见产生了一头雾水。

出于个人能力,我对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和弗里得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解就只能到这里了。对于这本书,我是抱有一丝崇敬,又有一丝厌倦,还有一丝好奇,再加上一丝使命的心情开始的,崇敬于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最有名的哲学合著;厌倦于中学课本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名字和知识点;好奇于为什么这本书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使命于作为一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我的确应该好好研习共产主义的理论及其发展过程。到了最后,我内心狂喜,却平静如水,因为我完成了一道思想上的升华,这些理论不再是课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也不再是新闻中口若悬河的宣传词,它是一种哲学,一种思考方式,能带给我一次新的洗礼,让我的思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