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文明实践报告

2024.07.21 文明实践报告

文明实践报告(范例15篇)。

文明实践报告(篇1)

大学生社会实践:寻回历史文明之光

“国之梦”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五)

我校“国之梦”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白浪镇,开展主题为“寻回历史文明之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大学生独特的视角观察周边的民生民情。淅川县荆紫关镇地处丹江上游,地势险要,扼三省交通之咽喉。荆紫关初名草桥关,以丹江上曾架设铺草、垫土的木桥而得名。南北朝时,因其地形状如臼,易名臼口。明代因荆籽落布驿道,又处戍守的关口,故改称荆籽口关。清代简称荆籽关。民国初年,以荆花色紫雅丽,寓昌盛之兆,更名为荆紫关。

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一)“清代一条街” 在保护和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1、古街发展缺少活力,商业活动稀少。由于新街的修建,处于古街上的行政机关、经营商户陆续迁出,这在当时也是政府对古街建筑的一种保护。但很快古街失去了原有的商业气息,这一保护方式也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质疑。

2、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不够。有游客反映:在这条5里长街上,有少部分房舍是仿古建筑。

3、资金短缺。荆紫关镇占地面积168平方公里,5万余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小镇,这样庞大的开发项目资金是很难支付的。

4、政府对该旅游景点的宣传不够。我对这个问题做了个调查,调查对象是河南省的社会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如下:听说过荆紫关“清代一条街”的人数占22%,没听说过的占74%,去荆紫关“清代一条街”旅游过的占4%,去过的和听说过该景点的大多是通过旅游网站、电视广告宣传、以及旅游杂志等方式获得信息的。那么,该镇政府在宣传上做了哪些工作呢?政府建立了旅游网站,通过媒体进行宣传,通过旅游公司以及报刊等方式宣传。淅川县还先后拍摄制作了“鸡鸣三省荆紫关”、“话说淅川”、“丹江神韵”等电视宣传片,分别在中央、省市电视台连续播出,提高了淅川丹江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经过这么多的宣传,收效却并不好,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5、该如何处理丹江河上的码头。历史上,丹江航运给荆紫关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航运的中转站,这里曾有“中码头”和“炮船湾”。中码头是起货、装货的地方,炮船湾是炮船停靠的地方,当时各大商会为了防止土匪打劫,专门派炮船随商船护航。如今,存留下来的只有“中码头”。现在丹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得河床逐年抬高,而丹江口水库上游多个蓄水工程的.修建,使得河流被拦腰截断。“中码头”只有孤独地留在那里。政府曾设想在丹江河道造一个人工拦河坝,再现明清时期水上漕运的兴盛情景,以丰富旅游内涵。但这个设想是否可行,能否付诸行动,却不得而知。

(二)通过思考和调查,我们也想到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对一个城镇来说,资源概念不但指自然资源,还应包括人文资源。它们都是城镇文明建设的基础和资源。而文物建筑是一类重要的人文资源,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在现代城镇文明建设中,具有保护和利用的双重价值。我们要知道文物保护是有目的性的,我们不反对为了保存文物建筑物,更重要的是保护文化价值。所以文物建筑保护要发挥作用,要通过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产生最大效益。

当文物建筑成为旅游景点时,它就会有客源市场和相关服务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开发、合理利用“清代一条街”古建筑群,以带动全镇经济,已成为该镇一项重要的任务。

历史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非但没有摧毁这些古建筑,反而在它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往昔繁华的街市是否能风姿如故,曾经“百舸竞发”的丹江码头是否热闹如初,成就它辉煌的历史能否带来今日的辉煌?古街的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古街的将来不得不令我们关注。

 作者:杨璐嘉   参加人员:河南工业大学“国之梦”社会实践团队(杨璐嘉,高文倩,黄龙,李婉星)  学校:河南工业大学

 

文明实践报告(篇2)

一、引言

校园文明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为了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我校积极推行校园文明实践活动。本文将从个人经历出发,详细具体且生动地阐述我校校园文明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效。

二、主体

在我们学校,开展了多样化的校园文明实践活动。首先,学校设立了“文明之星”评选活动,旨在表彰那些在校园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比如,校园中有一位同学志愿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每天早晨都会带领同学们清扫教室和操场,保持校园的整洁和美观。由于他的努力,不仅仅改善了校园的环境,也影响了同学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园风气。

其次,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每年定期举办道德讲堂活动。我记得去年,我们邀请了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为同学们讲解诚信的重要性。在讲座中,心理学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活动,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述了诚信的概念,告诉大家要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并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激发了同学们主动参与校园建设的热情。

第三,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使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比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到社区、养老院和孤儿院开展志愿服务。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安排游戏、演出和互动体验等活动,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学生们的关爱。同时,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性,树立了校园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活动,包括开展早操、推广健康饮食和举办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还让他们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和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在食堂推出了健康饮食的标识,鼓励同学们合理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成效

通过这些校园文明实践活动,我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同学们的道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更加注重与人为善,关心他人,可以见义勇为。其次,校园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同学们自觉维护公共设施和卫生,校园整洁有序。最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较好的促进,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明显增加,学生们的体能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饮食习惯的改善也使同学们更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健康。

四、总结

通过校园文明实践活动,我校得以改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道德素养,塑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学生,我们能够感受到学校对我们的关心和培养,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在文明实践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应当牢记校园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校园文明的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我相信,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够秉持文明的态度和行为,才能营造出更加美好的校园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明实践报告(篇3)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x月1日,运用问卷的形式对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回收率97.5%,问卷容量为117。

(二)调查问题分析

1.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同学人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十分担忧,但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到的同学经常关注生态环境偶尔关注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百分之五十以上认为环保与大学生有关但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宣传,可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很少能够去考

虑去付出行动,几乎所有人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但只有极少数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多人认为地球一小时有意义,认为环境保护作用很大,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行动性差。

2. 80%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81%同学会在周围没有垃圾桶时,把垃圾留着,等找到垃圾桶时再丢掉,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不过仍有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周围无人时把垃圾丢掉,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60%同学对当今世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十分担忧,可见他们对环境十分关心。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1)学校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

1:学校切实加强宣传力度。

2:取消食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3: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措施。

4:学校以身作则,决策要符合生态文明。

5:增加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的数目。

6:积极参加生态环保活动。

文明实践报告(篇4)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区市党委有关部署,现就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实际,结合时代特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进乡村振兴,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培育向上向善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目标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实、做透。发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作用,以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使之成为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乡风文明的“大课堂”,有效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和农村全面进步。

(三)工作原则。加强领导,为民利民。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和价值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切实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实践,突出特色。采取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的方式,适时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实践活动,突出特色亮点,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整合资源,用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政府门户网站、“XXX”等载体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网上网下互动交流。

二、内容与形式

(一)实践内容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文化传播,深入学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文明行为实践,强化政策落实,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等工作。具体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践行科学理论,强化思想武装。组织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群众领会掌握基本观点、核心理念、实践要求,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实际,根据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2.联系基层群众,强化政策宣传。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教育、医疗保障、生态环保及法制建设等各方面方针政策;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推进中央方针政策和区市党委部署要求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生根。

3.践行核心价值,强化社会公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深入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模范以及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4.拓宽传播渠道,丰富文化生活。结合“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全民阅读等活动,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组织开展“爱党爱国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5.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建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针对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引导教育和硬性约束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

(二)实践形式

针对不同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需求取向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重点做好“讲、帮、乐、树、行”。

——“讲”,坚持讲传并重,组织协调志愿者队伍采取集中辅导报告、讲座、培训、线上或分散小型、面对面的咨询、访问、恳谈、交心、拉家常等形式,开展“便民化”“演艺式”“点餐式”“指尖式”宣讲,在田间地头、农村大院、年货大集等农民便于参加的场所,用老百姓听得懂、乐意听的话,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道德,传文明、传知识、传技能,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帮”,坚持公益帮扶,采取基层群众点单、服务队伍列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协调对接的方式,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结对关爱等方式,面对面、心贴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乐”,坚持寓教于乐,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电影下乡和戏曲进乡村、广场舞培训等,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利用基层文化人才和平台,发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追求,活跃和繁荣基层文化生活,用文化涵育文明。

——“树”,坚持典型带动,组织群众选树身边文明实践先进典型,利用“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善行义举四德榜、道德红黄榜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先进典型到基层进行巡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展道德评议和乡风评议,让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褒奖善行义举,惩戒失德行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行”,坚持实践养成,组织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我参与”“讲道德做好人”“集体婚礼”“新式葬礼”等活动。有计划地举行节日庆典活动,以群众婚丧嫁娶等重要节点仪式为契机,培育文明礼仪,传承优秀文化。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移风易俗,积极投身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传承优秀家风家训,破除陋习、守信践诺、崇德向善,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三、队伍与阵地

(一)队伍建设

1.专家队伍。充分发挥讲师团职能部门和业务骨干的作用,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

2.专业队伍。用好民间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致富能手以及优秀法律从业者、科技人才、高级医务工作者等各类专家人才,做好传文化、传技能、传知识的工作。

3.“五老”队伍。鼓励引导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亲身实践。

4.百姓宣讲队伍。组织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及文明家庭、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接受文明洗礼,体会“身边的感动”。

5.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整合组织、宣传、文化、卫健、科技、司法、体育及涉农部门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涵盖志愿者数量、专长等情况的动态数据库,每年列出不少于20项内容的“菜单式”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供基层进行“点单式”选择。此外,各县(市)区和各村(社区)也要完善各自的志愿服务队伍,充实到志愿服务项目库中,满足群众需求。

(二)阵地建设

1.加强规范引导。以中心为依托,发挥好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等“五个平台”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提高公共设施使用效益,在公共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牌匾、标识、指示等,刊载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知识,公开公示文明实践的规章制度和活动计划,吸引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2.加强资源整合。在原有阵地的机构、人员、设施等权属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运用现有各类公共服务阵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党员教育、理论宣讲、法律服务、体育服务及科教文卫服务等阵地,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统一调配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3.灵活多样设置。依托政务服务大厅等为民服务窗口和观影购物、旅行餐饮、休闲健身等生活网点,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岗,使文明实践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运用“互联网+”方式,综合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打造集策划、采集、生成、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中心,建设互通共享平台。依托网络媒体,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课堂,扩大覆盖面、增强互动性。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x月)。各县(市)区召开专题会议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开展工作调研,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

(二)试点工作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在xx区已列入自治区试点的基础上,将xx县作为全市试点县,在xx区、xx县挂牌成立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其他县(市)区可根据实际,参照xx区和xx县的做法,因地制宜的推进相关工作。20xx年x月,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拿出样板。

(三)全面推广阶段(20xx年x月)。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市所有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市级抓协调、县级抓推进、乡级抓落实、村级抓服务”的工作机制推进落实。市委负责具体指导和督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负责牵头组织推进、督促落实,各县(市)区党委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责任,负责统筹规划中心(所、站)建设和实践工作开展,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委一把手要分别担任三级文明实践机构的负责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工作指导。市委宣传部要加强指导,按照“强三性”、“增四力”要求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党委要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专人负责。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制定和审核把关,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和力量,推进活动开展,建立活动档案。

(三)加强经费保障。各县(市)区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及活动开展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保障。因平台整合和工作需要,原各级财政拨付的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专项经费自动划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制定具体的资金使用管理考核办法,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协调统筹县(市)区文明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文明实践。

(四)严格考核监督。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对各县(市)区和相关单位进行定期督查和考核。

(五)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市)区要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两微一端、宣传栏、党务政务公开栏等载体,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围绕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整合资源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建立运行机制、政策支持保障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及时总结文明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xx经验、打造xx样板,引导全市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文明实践报告(篇5)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整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经济也飞速发展。但必须看到,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一样,走的是一条主要依靠石化产品支撑的“石油农业”路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产品,对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此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面源污染、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同时,农村的环保设施建设不齐全,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到处倾倒,导致河流淤塞、环境恶化。本论文从滨州市沾化县下洼镇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入手,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最后,文中提出了4条关于解决湿地农村环保问题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策污染

(1)调研背景: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翼的.主体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这一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xx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开展的同时,深入黄河三角洲地区,感受农村生活环境,了解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及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对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调查时间:20xx年07月6日—20xx年07月17日

(3)调查区域:

(4)人员组成:负责人xxx

(5)调查内容:黄河三角洲农村生态环境现状、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农民环保意识强弱、农村造成污染的不良生活习惯。

(6)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问卷一共18道非主观选择题,其中包含被调查人基本信息)共进行100份问卷,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95份。

2、走访调查,共走访十七户河刘村村民,与五十多口人交谈了解。

3、实地考察,去秦口河、徒骇河、伏加河流域等多个地方实地考察。

(7)调查结果:

1、村民家里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丢弃,是导致河流淤塞、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垃圾站、公厕等环保设施严重缺乏。

3、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正污染着身边的环境。

4、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正文:

(一)、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普遍存在的污染中,主要的污染源有三种:一是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由于农村点多面广,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包括集镇所在村庄在内的广大农村,环境卫生很差,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杆及其它废弃物在村中路旁随意堆放或倾倒的现象十分普遍,“垃圾靠吹,污水靠晒”的现象还十分突出。这些污水和垃圾基本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造成污染危害。部分村庄还存在着人畜混居的问题,畜禽圈舍与人居房屋混杂交错、卫生厕所覆盖率偏低,环境卫生条件差,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二是粗放型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不科学使用和废弃农膜在生产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三是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农村规模化养殖场、重点养殖大户数量不多且较为分散,绝大部分的养殖为家庭初放型养殖,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不够,存在“重养殖、轻防治”的现象,环境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户的畜禽粪草随意露天堆放,畜禽粪便的堆放场地大多没有经过防渗处理,有的直接排放到河流库塘水体中,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造成污染的种类统计如下:农村生活垃圾分布及处理。

根据问卷调查及走访查看,我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生活垃圾是指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指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包括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生活垃圾是农村垃圾的主要来源。

产业垃圾是指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在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物带有一定的毒性。在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产业垃圾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垃圾占据农村垃圾的主要地位。

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下洼镇农村生活垃圾的剩菜饭较少,而蔬菜废物和作物秸秆较多;废品含量较低,塑料制品、玻璃等较少,纸张含量较低,由于下洼镇农村大量使用树枝烧火取暖做饭,产生大量烟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村里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仅将生活垃圾直接露天堆放或填埋到田头、路旁或沟堑之中。随着降水的冲刷,部分垃圾不可避免地进入周边的河流,导致水体的污染。此外,垃圾渗滤液也是蚊蝇、细菌、病毒的滋生繁衍场所,会成为水体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污染源。随着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组分日趋复杂,农村这种露天堆放、分散式消纳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与管理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目前,全国大多数乡镇缺乏垃圾处理设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2.31%,农村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生活污水随意倾倒进河湖或沟渠。

生活垃圾污染已成公害。主要表现:一是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据测算,随着农村乡镇的居民点不断增多,生活垃圾会成几何级增长。二是垃圾成份呈多样化趋势。除了常见的生活垃圾外,塑料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等明显增加。三是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置。农村普遍缺乏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处理设施,甚至连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也没有,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柴堆、土堆、粪堆随处可见,家禽、家畜乱跑乱拉,环境“脏、乱、差”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损害农民健康。

在生活水平不太高的家庭,村民大多将垃圾倒在河边或家门前的池塘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原先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一些村民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与城市的焚烧、填埋、沤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

文明实践报告(篇6)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坏对一个国家和社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明社风是建立在文明行为之上的,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我社区的文明社风建设,我社区居民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社区在文明社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一、社区宣传倡导

为了增强居民的文明意识,社区积极开展一系列宣传倡导活动。首先,我们利用社区广播、电视和宣传栏等媒介,发布相关的文明宣传内容,提倡居民爱护公共设施、遵守交通规则和文明礼仪等。其次,我们还组织开展文明社区标语征集活动,居民可以通过投票方式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标语,并将其制作成标语牌张贴在社区的公共区域,以此强化居民对文明社风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创建良好的文明环境

一个良好的文明社风与一个整洁、美丽的环境密切相关。为了提升我们社区的环境质量,我们鼓励居民每周进行一次集中清洁活动。通过居民的共同努力,社区的道路、花坛、公园等公共区域变得干净整洁。我们还鼓励居民自觉保持家门口的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涂刻乱写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社区变得更加美丽宜居,居民对环境的重视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三、倡导文明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社区运作的重要支撑。为了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我们积极倡导文明交往。首先,我们组织开展邻里联谊活动,定期组织居民集会、社区篮球赛等活动,增加居民间的互动交流。其次,我们开展了公益讲座和培训班,鼓励居民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培养爱心和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社区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四、扶助弱势群体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关心弱势群体,用文明社风传递温暖。我们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关注社区内的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成立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探访孤寡老人、慰问贫困家庭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也传递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五、加强居民教育

文明社风的建设需要从小培养,所以我们注重加强居民的教育。我们在社区内开展文明教育课程,向居民传递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居民的道德教育意识和公民意识。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社区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社区讲座,举办书法、绘画等文化培训班,增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修养。

结论:

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社区的文明社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居民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提升,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弱势群体得到了关心和帮助。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文明社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区居民的不断付出和参与。我们要继续加强宣传倡导,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继续创建美好的环境,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倡导文明交往,加强社区的凝聚力;继续关心弱势群体,传递社区的温暖;继续加强居民教育,培养居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只有不断努力,我们社区的文明社风才能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明实践报告(篇7)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问题是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社会实质上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经过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我国大部分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公民中强化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全体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人,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和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文明实践报告(篇8)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审专家:

大家好!我是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各位领导和评审专家汇报我在文明实践工作中所做的总结和成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各种文明实践活动,深刻体悟到了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是我在文明实践工作中的详细经历和心得体会。

我参与了社区义工活动。通过参与社区义工活动,我感受到了自己对社区的责任和使命。每个周末,我都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前往社区服务中心,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我参与的义工活动包括清洁环境、帮助孤寡老人、支教等。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会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因为我知道自己为社区做了一点点贡献。

我还积极参与了学校的文明校园活动。作为文明校园活动的一份子,我积极参加了各种文明宣传活动和文艺演出。我在学校门口设立了文明倡议牌,向同学们发放文明行为宣传资料,希望能够号召大家一起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我还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演出,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向同学们传达文明的价值观。我非常自豪能够成为文明校园的一员,通过这些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向身边的人传递文明的力量。

我还参与了城市环境整治活动。作为一个城市的一员,我深知城市环境的整洁与文明社会的建设密切相关。我积极参与了城市环境整治活动,包括垃圾分类、绿化植树等。我主动在自己的社区组织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邀请专业人员向居民传达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了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同时,我还参加了植树活动,在城市绿化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城市环境的整洁和美好做出贡献。

除了以上的具体经历,我还参与了许多其他的文明实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捐款助学等。通过这些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文明实践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人应该肩负起来的重要任务。

通过一年的文明实践工作,我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和文明的魅力。我深刻认识到文明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的基础,而文明实践是落实文明的具体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文明实践的精神,积极参与各种文明实践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各位领导和评审专家的认真聆听和指导。我相信在各位的帮助下,我能够越来越好地做好文明实践工作,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领导!谢谢评审专家们!

文明实践报告(篇9)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河南省统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观摩会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持续加快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重点围绕基层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积极推进以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机构建设,目前,我市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通过市委编委会正式批复,正科级规格,核定编制数11个;全市26个乡镇(街道)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个,实现数量过半(覆盖率达到69.2%);657个村(社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62个(覆盖率达到39.88%),均按照要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推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机构建设。

二是加快建设。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有展示的“六有”标准,市、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目前,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在老城体育公园文化馆内部同步建立,设立了戏曲活动室、摄影室、书画室、音乐教室、合唱教室、多功能厅、舞蹈厅、小琴房、创作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文化剧场共16个功能室;各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依托综合文化所、站,也按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功能活动室。我市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经具备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实现了“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的效果。

三是活动丰富。为加强市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我市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进行提升整合,打造了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通过文明实践“讲、评、帮、乐、庆、创”六种途径,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从9月份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以来,每天至少有2个以上的文化团队在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广场舞、模特、戏曲、剪纸等培训活动,重阳节“爱在重阳”志愿者展演、“童绘中国梦”首届少儿书画展、“美丽禹州”摄影展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四是建强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社区群众、爱心人士等群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整合调动志愿者、单位、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成立了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卫生健康、助学支教、科技科普、法律服务、生态环保、孝善敬老、移风易俗、扶贫帮困等12支志愿服务分队,各地各单位也根据本地特色和优势成立若干志愿服务小队,形成了“1+12+N”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一支坚强队伍。目前,我市已成立县级志愿服务队12支,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类志愿服务队274支,各类社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213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68次,受益群众达42万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统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观摩会精神,按照省、许昌市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严扣标准,加快推进,确保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如期建成,发挥作用。

一是扛稳政治责任。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实施“一把手”工程,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纳入年度考评体系,强力推动工作落实。认真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研判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加快建设进度。按照“试点先行、逐步跟进、全面覆盖”的原则,紧扣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有展示的“六有”标准,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确保12月底前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

三是丰富活动内容。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大力开展文明实践阵地优化行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提质行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孵化行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志愿服务乡村(社区)行活动、学校与文明实践所站结对服务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共建行动等“七大行动”,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与各领域、各行业以及群众工作生活的有机结合,帮助群众解决思想认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加强督导考核。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督导考核力度,全面激发乡、村两级工作新动力,重点督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认真查找、整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强化年终检查考核评选工作,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满意度,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文明实践报告(篇10)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50万,再创历史新高。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如何?毕业生需求有哪些新的趋势?这些问题牵涉千千万万毕业生和家长的心。今天,我们特别编发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__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该报告基于麦可思研究院对20__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__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其中的数据及结论,期望能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参考价值。

近三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

20__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2.1%)比20__届(91.4%)略有上升,比20__届(90.9%)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__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6%,比20__届、20__届(分别为91.8%、91.5%)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0.8、1.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__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__届(90.9%)略有上升,比20__届(90.4%)上升1.1个百分点。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稳定趋势。

选择创业、升学的毕业生比例持续增加

20__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9.2%)与20__届、20__届(分别为80.6%、81.3%)相比有所下降,但总体就业情况能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从上届的2.3%上升到了2.9%;同时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从上届的10.8%上升到11.7%,高职高专读本的比例从上届的3.8%上升到4.2%。

各专业就业状况具有持续性

根据就业状况,可以把各专业分为“红、黄、绿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绿牌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__年大学毕业生红牌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与20__年相比,部分专业一致,各专业就业状况具有持续性。20__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有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有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应用日语、国际金融,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20__年本科就业黄牌专业有体育教育、动画、英语、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高职高专黄牌专业有会计电算化、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20__年本科绿牌专业有建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有: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出现红、黄牌专业的原因既可能是供大于求,也可能是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反映的是全国本专业的总体状态。

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

1.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__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__届(2.3%)高0.6个百分点,比20__届(2.0%)高0.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比上届(1.2%)高了0.8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比上届(3.3%)高了0.5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

从区域来看,20__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2.5%)。20__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中原区域经济体(均为4.6%)。从行业来看,20__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类是教育业(13.0%)、零售商业(11.1%),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类是零售商业(14.2%)和建筑业(8.2%)。从原因来看,就业困难不是创业最主要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其中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85%。培养创业意识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在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下,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果开始显现。20__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创新能力掌握水平(54%)比20__届(53%)、20__届(50%)略有提升。

2.近半数半年后创业者三年内退出创业

20__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6%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1.0%,高职高专为2.2%),三年后有5.5%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3.3%,高职高专为7.7%),与毕业时相比提升了2.4倍,其中本科毕业三年后创业比例上升了2.3倍,高职高专毕业三年后上升了2.5倍。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20__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就创业的人群,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比例为47.5%,与上届(43.3%)相比上升。其中本科有44.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__届(41.1%)增长了3.7个百分点;有49.6%的人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比20__届(53.4%)减少了3.8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有48.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__届(42.6%)增长了6.3个百分点;有42.7%的人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比20__届(50.3%)减少了7.6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持续性,所以评价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不能只着眼于毕业时。

大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大学教育长期回报显著

1.近三届大学生实际工资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20__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3487元)比20__届(3250元)增长了237元,比20__届(3048元)增长了439元,三届增幅为14.4%。其中,本科毕业生20__届(3773元)比20__届(3560元)增长了213元,比20__届(3366元)增长了407元,三届增幅为12.1%;高职高专毕业生20__届(3200元)比20__届(2940元)增长了260元,比20__届(2731元)增长了469元,三届增幅为17.2%。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扣除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的影响后(20__—20__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2.6,102.6,102.0),近三届大学生实际工资仍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20__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本科为6155元,高职高专为4812元)。20__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66元(本科为3051元,高职高专为2482元),三年来月收入增长2718元,涨幅比例为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2.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稳定

20__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__届、20__届(分别为69%、62%)持平。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这可能来自对所学专业不认同,或对专业相关的职业认识不足。20__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其次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4%)。20__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9%)、“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28%)。

3.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稳定

20__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33%)与20__届(34%)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20__届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3%,与20__届(24%)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__届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2%,与20__届(43%)基本持平。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半年内离职率为12%,非“211”本科院校为25%。20__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50%)、“薪资福利偏低”(43%)。20__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均为49%)。专业性越强,职场稳定性越好。在20__届本科学科门类中,医学半年内离职率最低(14%),文学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30%)。20__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医药卫生大类半年内离职率最低(20%),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51%)。调查显示,在毕业后工作三年中,职场忠诚度越高收入就越高。20__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6494元);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过的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5535元。20__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同样最高(5191元)。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

4.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比例与上届持平

20__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有57%的人获得职位晋升,与20__届持平。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4%,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晋升比例(60%)。20__届本科从事“房地产经营”职业类的毕业生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76%),从事“公安/检察/法院/经济执法”职业类的毕业生职位晋升的比例最低(32%)。20__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对职位晋升有帮助的大学活动主要是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含培训)(45%)、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36%)。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对职位晋升有帮助的大学活动主要是假期实习/课外兼职(33%)、扩大社会人脉关系(33%)、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含培训)(32%)。

大学生就业显现“重心下沉”趋势

1.就业于民企的比例上升

“民营企业/个体”是20__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50%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均比20__届(本科45%,高职高专63%)有所上升。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五年上涨10个百分点,已接近五成。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基本持平,略有波动,在过去五年都维持在六成以上。其他类型的雇主需求也有所变化,其中国企和外企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下降明显。20__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1%),与20__届持平。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4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这五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从大型企业流向了中小型企业。20__~20__届本科毕业生中,在300人以下中小型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从35%增长到47%),在300人以上大型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呈下降趋势(从36%下降到26%)。高职高专毕业生雇主规模这五年无明显变化。

2.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地级市及以下比例上升

从毕业去向的城市类型来看,20__~20__届本科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就业的比例基本持平,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就业的比例从56%上升到60%。数据表明,在过去五年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分布已经初步出现“重心下沉”。如果加强这方面的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去向与城市化进程的不匹配现象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明显上升

1.大学生对就业的自我感受有所改善

20__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明显上升,为61%,比20__届(56%)高5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__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2%,比20__届(58%)高4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__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59%,比20__届(54%)高5个百分点。在本科院校中,“211”院校20__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3%,非“211”本科院校20__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2%。20__届本科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本科、高职高专均为66%)、“发展空间不够”(本科、高职高专均为59%)。20__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教育学和经济学(均为64%),就业满意度最低的为工学(59%)。20__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为文化教育大类(63%),最低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52%)。

2.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上升

20__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6%,比20__届(43%)高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__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9%,比20__届(46%)高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__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3%,比20__届(40%)高3个百分点。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大学毕业生中,本科、高职高专均各有33%的人认为是“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其次是“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本科、高职高专各有23%)。20__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半年后职业期待吻合度最高的为医学和教育学(均为53%),职业期待吻合度最低的为农学(46%)。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半年后职业期待吻合度最高的为医药卫生大类(50%),最低的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37%)。

文明实践报告(篇11)

一、社区基本情况

2017年白岩溪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白岩溪,距离主城区3公里、产业园0.5公里。项目总投资4.34亿元,占地面积187亩,住房面积14.45万平方米。项目于2017年4月开工,2018年9月住房完工交付,建设住房17栋1596套,可安置7227人。主要安置XXX县、XXXX县、XXX县搬迁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

二、文明实践站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落实责任工作。已成立组织机构,由第一书记任站长,社区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任副站长,下有社区两委、四员一长、老干部老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知识青年、热心群众、学生、青年等组织机构;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已上墙,按制度办事,每周一调度,每天一小结,统筹社区全体干部人人参与。将每栋的社区包栋干部、“四员一长”联系方式以干部形象栏模式张贴在每一单元电梯口,到达每户搬迁户知晓本栋有困难找谁,有问题向谁反映;三是组建服务队。社区组建综合志愿服务队,每单元组建分队模式进行社区管理(安全劝导、治安巡防、邻里关爱、政策宣传),通过分队成员上门以社区真实案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进行一对一的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政策宣传,到达户户知晓,人人参与,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限时解决。

三、存在问题

一是阵地建设够完善,如开展感恩教育,安全文明教育无音像器材,邻里关爱志愿服务队上门为留守老人、儿童清理家庭环境欠缺必要的工具;二是社区正在起步阶段,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目前社区“两委”无电脑办公;三是社区搬迁户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差异较大,有待组织机构培训长期学习。

文明实践报告(篇12)

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XXX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打造“四优教育”(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促进“XXXX名校”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行见效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乡村振兴战略、脱贫巩固提升、党建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提升、教育科研、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有机衔接,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高教师队伍和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特制订XXXX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计划:

工作内容:

主要围绕以下三条开展工作:

第一、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努力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师生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第二、“实践”就是文明行为践习,既指思想文化的学习体验和行为文明的实践。依托实践志愿服务队,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具体为传思想,树信念;传道德,树新风;传文化、树自信;传政策,树关怀;传法律,树规矩。

第三、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志愿服务项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业与志愿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综合实践结合“共享”校园等方式开展项目。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引导

各校(园)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当前的宣传重点,营造“学习、实践、实习”的浓厚氛围。要深入挖掘亮点,加大报道力度,力争在XXXX日报、XXXX周刊、XXXX微信等平台等主流媒体发布宣传。

(二)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评估考核细则,采取随机抽查、专项交叉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志愿服务小队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将各志愿服务队推进完成情况列入年终目标管理和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对不作为、慢作为、推动不力的单位或个人,第一次劝导,第二次诫勉谈话,第三次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上报上级部门处理。根据XXXX关于XXXX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求,每月推荐出优秀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队、志愿项目给予奖励,同时年度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方案给予评优。

工作进度安排:

3月份:完善XXXX关于XXXX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明实践工作考核方案(试行),检查各志愿服务队发布的项目和上报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4月份:着力抓文明实践工作内容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做,是否具体落实到位并进行整改。

5月份:在文明实践工作内容的要求上开展创新,并评出创新团队、创新志愿者、创新项目等。

6月份:着力把志愿者规模范围扩大,带动学生、家长参与文明实践工作。

7月份:各队做的所有资料,发布的所有项目进行总结,评选,找出优秀学习,不足改正。

争取县门户网站及以上有多篇我系统文明实践文章。

XXXX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XXXX年XX月XX日

文明实践报告(篇13)


近年来,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提高公众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社会的文明实践,在某市某小学开展了一场消防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活动的开展是在学校、家长和当地消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组织了一次以“消防助力文明实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邀请了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评委。通过准备演讲稿,同学们对消防知识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比赛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会场,整齐地排列在自己的座位上。他们紧张而兴奋,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大家。演讲开始前,准备了一段精彩的消防视频,向同学们展示火灾的可怕后果,引起了他们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同学们按照抽签顺序进行了演讲。他们讲述了火灾的危害性、消防基本知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内容。其中,有的同学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向大家讲述了真实的火灾事故,并提出了正确的逃生方式。有的同学通过制作模型,展示了如何正确灭火,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称赞和掌声。


演讲比赛结束后,组织了一场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同学们按照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进行了模拟疏散。在途中,设置了一些障碍,模拟了火灾场景中的困难和危险。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迅速反应,寻找最安全的逃生方案,并及时报警。他们用实际行动检验了自己的消防知识和应急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实践。他们把学习到的消防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增强了整个家庭的消防安全意识。他们还主动参与社区的消防宣传活动,与邻居一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等知识。


还将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宣传和推广。通过校内的电子公告栏、学校网站以及社交媒体等渠道,向更多的人传递了消防宣传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的消防意识。同时,还邀请了当地的消防部门开展了一场公益讲座,向社区居民传授消防知识并答疑解惑。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火灾的危害性,提高了自身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实践。消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不仅仅是一个学校、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构建更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

文明实践报告(篇14)

根据XX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针对评估细则和要求,我部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目标导向,总结经验,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将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状及基本情况

1、健全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我县在常委会和深改会上多次进行研究部署,有序推进三级架构建设。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位于县新文化馆,目前已完成验收,正在装修阶段,预计于10月底前投入使用。10个乡镇分别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确定了2-3个试点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制定下发了《中共XX县委办公室印发的通知》。县委书记担任实践中心主任,中心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分管科教文卫体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担任中心副主任,将县文旅、教科、司法、卫健、信访、科协等部门纳入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担任成员。

下一阶段我们将统一制作新时代文明实践logo及视觉形象设计等项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各项规章制度和建设网络信息平台。

2、完善组织体系。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乡(镇)、村(社区)开展工作,做好工作规划、志愿者队伍建设、活动项目设计等工作;乡(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全县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落实,推动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活动。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实践所所长,宣传委员、乡镇文化站长、文化员专抓专靠;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站站长,抽专人负责文明实践,专门负责本村(社区)实践活动;机关、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单位,根据干部职工的数量、服务范围、场所规模、职业特点等实际情况,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单位负责人担任实践站站长。不具备单独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单位,由主管部门统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3、盘活各类资源。

打造六大平台: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直工委等单位配合,组建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建立理论宣讲平台;由县教科局牵头,团县委配合,整合资源,共享共用,建立教育服务平台;由县文旅局牵头,县文联配合,整合现有文化资源,聚焦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活动,建立文化服务平台;由县政法委牵头,政法系统各单位配合,开展法律咨询、矛盾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法律法规志愿服务平台;由县科协牵头,县农村农业局、县教科局配合,打通各类科技示范场所和设施,打造开放性、枢纽行、平台型科普组织,建立科技科普服务平台;由县卫健局牵头,县医疗集团、县体育中心配合,组织专业队伍常态化开展卫生健康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各类医疗等资源向农村基层流动,建立健康健身服务平台。

打造“十大文明实践基地”。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固定的时间场所,突出文明实践功能,建设十大基地:①依托XX等,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②依托县XX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③依托XX等,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实践基地;④依托党校、县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设党性教育实践基地;⑤依托法律援助中心、法治广场(法治一条街)等,建设现代法治教育实践基地;⑥依托乡村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会心理咨询中心等,建设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⑦依托乡村文化礼堂、乡村记忆室等,建设农耕文化传承实践基地;⑧依托XX,建设文明旅游实践基地;⑨依托政务中心、医院、银行等窗口服务场所,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实践基地。⑩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文明小区实践基地。

4、壮大志愿队伍。

完善全县志愿服务体系。目前我县共有X万余志愿者,X余个志愿服务队,通过整合优化,建立起“1个总队、15个大队(1个县直机关、10个乡镇、1个大社区、1个教育系统、1个非公党委系统、1个社会团体)、X个分队+10个特色中队”的覆盖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的专兼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统筹建立文明实践人才库,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文明实践队伍。县级层面,组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县长担任总队长。乡镇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文明实践服务中队,乡镇长担任队长。村(社区)、县直单位、重点企业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村委(社区居委会)主任、县直单位及重点企业负责人担任分队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组成人员主要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涉农部门、宣传部门、政法部门、教育部门、文旅部门、卫生部门、住建部门以及学校、党校的在职人员;乡土文化人才、农村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产业带头人、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返乡创业人员。

目前志愿者队伍框架已构建完成,下一步将充实具体人员,出台《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把各项工作落实做细。

5、精心设计活动。

重点策划能够给群众带来实惠的活动项目,提供菜单式、精准化服务,以此带动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平台,努力实现找准切入点、把人拉进来,增强吸引力、把人留下来,触动共鸣点、让心住下来。健全志愿者管理机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更多地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主体作用。县、乡镇、村务必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托,把志愿服务的队伍组织起来、壮大起来。要着眼于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在组织领导、登记注册、服务时间记录、激励嘉许、业务培训、运营管理等方面建立相关的机制体制。

6、实施步骤节点。

动员部署(2020年4月至6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调查摸底,统计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完成县乡村三级工作架构搭建,组建志愿服务三级网络,梳理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专题培训,制定完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试点安排和工作要求,7月份,县、乡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时挂牌。

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7月至9月)。完善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配套建设,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平台建设,突破“智慧信息+文明实践”技术壁垒,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在线智慧、在线点单、在线联动。各乡镇确立2-3个示范村先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规范化运行,力争在2020年7月底基本建成组织健全、队伍齐全、功能完善、活动规范、服务到位的工作机构。根据活动实施开展情况,动态调整完善工作机制,延伸拓展活动内容,提升试点工作实效。2020年9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小组将组织各乡镇、村相关人员到示范点检查观摩。

总结评估阶段(2020年9月至10月)。根据省、市、委安排,对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各所、站、各平台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实践中心进行汇总形成经验总结报告。

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10月至12月)。根据评估进行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调整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丰富实践内容,推动三级实践中心(所、站)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在机关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逐步推广。到2020年12月底,全面建成覆盖全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文明实践报告(篇15)

实践目的:

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相比起城市,农村生态基础更好,地域更广阔,治理调整的空间更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人口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半数左右,能够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善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低成本的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行动参与到建设美丽农村的的行动中去。使广大农村能贯彻落实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村人民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为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

实践内容:

1.大学生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者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思想前卫,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与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休戚与共的关系,并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2.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大学生广泛开展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不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锻炼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体现在实践中。

3.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创新的推动者。

大学生群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主要内涵、建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使生态文明成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使生态文明更符合经济建设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要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大学生群体只有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自身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实践结果:

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时代和国家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利用大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变革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内容。历史已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赋予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要光荣地承担起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