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2024医院地震应急预案汇编十二篇。

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突发地震应急预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保障地震灾害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市卫生部门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汉中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汉中市地震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境内地震灾害发生时所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服从大局、主动配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2.地震灾害造成的主要伤害

2.1人员大量死亡

2.2易造成各种复合伤害

2.2.1机械性损伤。建筑物倒塌、室内家具、设备等直接砸、压、埋的机械性损伤为地震伤的主要原因。地震伤中近1/2为多部位复合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挤压综合征等。骨折伤中约有25%为脊柱骨折,其中的30~40%可并发截瘫,有相当数量的脊柱伤可由于搬运、运输不当产生或使症状加重。

2.2.2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这是地震伤中常见的损伤,特别是在城市伤员中居多。当人体受挤压的肌肉因缺血坏死,坏死组织释放大量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可发生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2.2.3休克与地震伤感染。地震现场环境严重污染,抢救伤员设施差,伤员伤口极易被各种致病菌感染。平时少见的破伤风杆菌和气性坏疽菌等厌氧菌对创口的威胁最大,病死率很高。

2.2.4完全性饥饿。被埋困与废墟中的人员,由于饮食来源完全断绝,加之长时间的消耗,体内储存物质枯竭,成为完全性饥饿状态,以至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血压降低而濒临死亡。

2.2.5烧伤。地震可使电器、炉火、煤气或其他易燃品发生事故而酿成火灾,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镇数量剧增,烧伤作为次生灾害愈益严重。化工企业、仓库、某些研究单位在地震时,可因设备损毁使毒剂大量外泄甚至爆炸,造成化学性中毒和化学性烧伤。

2.3人的心理、精神伤害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震区人们首先是心理上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冲击,进而陷入一种空前的情感危机中。强烈的地震摧毁人们平时司空见惯的空间世界,使人们生存空间突然压缩,在心理上失去了空间归属感,感到一种生存威胁,表现出极度恐慌和不安,单纯的求生欲望压倒一切,因为亲人遇难,而在心理上、精神上陷入了极度悲哀。地震中受伤将要残废的人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等等。因此,地震造成人的心理、精神伤害在医疗救援中不容忽视。

3.地震灾害造成的公共卫生问题

生活卫生设施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水源污染,饮用水水质恶化;食品污染,食物中毒事件易发;媒介生物孳生,蝇、蚊、鼠增多;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4.地震灾害前的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准备

4.1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指挥系统

市卫生局成立防震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领导小组,魏金海同志任组长,任亚军、刘建忠、李怀翠同志任副组长,张三定、崔祥滨、钟成福、纪平、田培衡、张克明、李忠全、李家骏、丁珂、蒋建荣、黎明华、肖保民、张琪、冉书为同志为成员。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为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工作的建议;协调、指导全市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工作;组织和协调全市卫生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疫防病工作;对灾区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工作进行紧急支援。

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护组和卫生防疫防病组。

医疗救护组刘建忠同志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政科),黎明华同志任主任,冉书为同志任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卫生防疫防病组任亚军同志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法监疾控科),肖保民同志任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4.2各县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应成立相应的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在防震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安排部署当地和单位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工作,制定本行政区域、本单位内的应急预案,做到组织、人员和措施三落实,并将应急预案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4.3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单位间的通讯网络系统,加强应急值班,确保信息传递的高效、灵敏、畅通。

4.4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

4.5制定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技术预案。组织有关医疗卫生专家,根据本区域可能发生的地震级别和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的预测,全面评估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应急反应能力,制定本区域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技术预案。

4.6组建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队伍。组建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队和预备队,负责灾害地区指定区域内伤员的分级救治和转运,开展医疗服务与相应的卫生防疫防病工作。

4.7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要配备必需的交通、通讯工具、现场医疗救护设备、消杀灭药械和必备的生活物资,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4.8做好抗震救灾医疗救护所需的经费、药械、血源、物资的筹集、储备和管理。根据预测地震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抗震救灾医疗救护所需经费的测算,药械和物资的储备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安排落实。组建应急献血队伍,建立安全的血源储备、应急处理设备的储备。协调有关部门对抗震救灾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防病的防治药品、设备和消杀灭药械等物资建立网络化管理机制,保障应急供应。

4.9开展抗震救灾医疗救护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为了提高医疗救护队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技能和个人防护知识的专业培训,适时组织不同规模的模拟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调整,提高抗震救灾医疗救护能力。

4.10建立地震灾害医疗救护信息资料库。协调有关部门负责搜集整理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发生后伤亡人员的信息资料,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供决策和指导抗震医疗救护工作。

4.11开展医学自救、互救和卫生防疫防病的科普知识教育。要与宣传部门和红十字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对公众进行有针对性的震时医学自救、互救以及卫生防疫防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应激承受能力。

5.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应急反应

5.1临震应急反应

当省、市政府发布临震(数天或数周)预警时,医疗救援应急工作启动,救援力量、反应行动进入临战状态,并需要动员支持系统作出反应。建立抗震救灾的医学救援领导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紧急动员,开始启动各级医学救援队伍和伤员收容、现场急救、后送、专科治疗体系。有组织、有步骤地向预报区域及外围区运送和储备紧急医疗、防疫药品及器材。对医务人员进行强化医学救援技术培训,学习、强化标准的心肺复苏(CPR)及创伤救护、伤员转运、尸体处理卫生防护及技能知识等。国家、省、市卫生部门,可派遣专家前往预报地区指导当地卫生部门完善医疗、疾病控制紧急支援体系,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

5.2震后应急反应

震后初期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关键时刻,在医学救援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救援队伍按指定位置,分片包干,营救伤员。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紧急处置,以及后送。预防控制机构,根据灾区可能发生的疾病流行情况,进行监测及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6.现场救援

6.1组织领导。地震灾害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按照《汉中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汉中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展开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成立地震救灾卫生救援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卫生应急的救援工作。

6.2自救

地震发生时,震区人员应镇定沉着、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包括:听见地声、发现地光时立即避震;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安全处等。

6.3医疗救治

地震灾害的现场医疗救援应在现场卫生救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医疗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后,在救灾部门救险人员支持帮助下,首先搜寻、集中伤员,然后检伤分类,先重后轻,现场抢救,及时转送。

6.3.1检伤分类:面对大量伤员,必须对伤员的轻重缓急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危急伤员及有抢救价值的伤员优先得到抢救,一般伤员得到及时治疗。

选有经验的医生、护士长、救援人员担任此工作,重点是分出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员,如需要采取CPR、抗休克和紧急手术的伤员;其次是安排清创术和其他手术次序,随后是分出需要留治的轻伤员。必须全面考虑伤员损伤的程度和需要治疗的轻重缓急,确定其主要伤害,分送到各有关救援部门处理。

6.3.2早期救治原则

6.3.2.1危重急症的早期处理:呼吸道梗阻和窒息、心脏骤停,是地震伤员最多见的危及生命的急症。早期处理原则是:清除伤员呼吸道异物、血块、粘痰和呕吐物,解开伤员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通畅。舌后坠造成的阻塞,立即用口咽管通气,或将舌牵出固定。心跳、呼吸骤停、脑外伤昏迷或严重胸外伤造成呼吸困难及窒息的,要尽早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

对创伤性休克伤员,采取平卧位或头略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创伤、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等处理。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明显失血者应立即输血)。如内脏出血要剖腹探查止血;颅脑伤伴有脑疝致休克,要对脑部创伤进行处理,并尽快脱水降低颅内压。待血压平稳和全身状态好转时,优先转送。

完全性饥饿病人被困时间长,精神紧张,体力大量消耗、代谢紊乱、血压下降。可给予静脉输液、保温、吸氧和适当的热饮内服,在严密观察下后送。

出血是造成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现场早期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加压、填塞或上止血带等法止血。上止血带后要作出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时间,注意定时放松止血带。对开放性的外伤,伤口出血不止时,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如无敷料,可选用干净的毛巾、软质内衣、手绢将伤口扎紧。

伤口的创面要尽早包扎,以免再污染;重伤肢体要加强固定,以减少继发损伤和止痛,便于搬运。

凡是骨折、关节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者均应予以临时固定。凡开放性骨折,断骨外露者,绝不能在现场随便整复或将断骨复位,以防止造成严重的感染。在现场只需作局部包扎固定,然后运送。固定器材可以是制式,也可就地取材,如树枝、手杖、雨伞、木棍等。找不到固定物时,大腿骨折的固定,可用健肢作固定,如左大腿骨折时用右大腿作固定。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2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不断提高地震灾害卫生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预防和控制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护灾区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安徽省地震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处置地震灾害和省外发生对我省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灾害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地震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所引发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按照《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优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依法规范、资源共享。

2组织体系

2.1省卫生计生委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

省卫生计生委成立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在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省内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对口协调省内外、境外医疗卫生资源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负责向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医疗救援和灾后防病工作的重大决策建议;完成省政府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性工作。

组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副组长:分管副主任

成员:委办公室、规划与信息处、财务处、应急办、政法处、疾控处、医政处、中医药管理处、综合监督处、妇幼处、国合处、机关服务中心、省直医疗卫生机构、省血管中心、省疾控中心、省血防所和省卫生监督所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组:

综合协调组:由委应急办、办公室、医政处、国合处组成,应急办牵头。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统一调度、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工作,地震灾害信息(重点包括救治伤员数以及卫生系统的.灾害损失核查统计数等)收集、整理和上报,外来救援人员的协调安排,组织会议和重要工作督办,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委局的联络协调,必要时向国家提出卫生应急支援的请求,处理涉外相关事务,承担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疗救治组:由委医政处、中医药管理处、妇幼处、省直属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医政处牵头。负责组织、指导伤员现场医疗救治和转运工作,提出伤员转送异地和资源需求建议,根据需要组派省级医疗专家和队伍;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制定伤情判定标准(包括极危重、危重、重症、轻伤)、相关诊疗方案及出院标准;及时统计伤员救治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至综合协调组。

卫生防疫组:由委疾控处、综合监督处、食品安全监测处、卫生监督所、省疾控中心、省职防院、省血防所组成,疾控处牵头。负责统筹协调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根据需要组派卫生防疫专家和队伍,做好灾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疫苗应急接种、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事故调查、环境消杀、放射卫生、职业卫生、卫生执法监督、应急物资需求建议;及时统计灾后防病工作开展情况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总至综合协调组。

新闻宣传组:由委办公室、宣传处组成,委办公室牵头。负责抗震救灾卫生应急工作对外宣传、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收集并保存相关影像和文字资料;组建现场宣传报道组,第一时间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

物资保障组:由委规划与信息处、财务处、办公室、医政处、机关服务中心组成,委规划与信息处、财务处牵头。负责协调救灾卫生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急需物资的采购和调配。

现场协调组:由各工作组抽派人员共同组成,由一名委领导或处级领导牵头负责。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指导和协助当地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统筹协调外来支援灾区医疗卫生救援队的工作,做好前后方信息联络沟通工作。

2.2市、县(区)级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

市、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成立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在同级人民政府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分别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较大、一般地震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根据地震灾区卫生应急的需求,请求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给与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3日常管理机构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办(或日常应急管理科室)负责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日常管理工作,如:应急预案及工作方案的制订和管理,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应急队伍的组建、培训和演练等。

2.4专家咨询机构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成立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或专家咨询组),负责本级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技术指导,并提供咨询建议。

2.5专业技术及监督机构

2.5.1医疗和采供血机构

各级急救中心(站)负责地震灾害伤病人员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负责地震灾害伤病人员的现场救治、转运监护、收治入院和灾民安置点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应急心理援助工作,同时负责伤情、病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采供血机构负责保障血液制品的采集、储备及供给。

2.5.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地震灾区灾后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调查与处置,重点人群预防接种、饮用水监测与消毒、环境卫生学评价,指导开展环境消杀灭及尸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2.5.3卫生监督机构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灾区和临时安置点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以及灾后卫生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检查。

3响应机制

3.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安徽省地震应急预案》将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个等级。

3.1.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直接经济损失占上年全省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省内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3.1.2重大地震灾害

造成50~300人死亡(含失踪),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可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当省内发生5.0~6.0级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1.3较大地震灾害

造成10~50人死亡(含失踪),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省内发生4.0~5.0级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3.1.4一般地震灾害

造成省内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本辖区内发生3.5~4.0级地震,可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3.2分级响应

当省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分别启动地震灾害卫生应急Ⅰ级、Ⅱ级响应,在省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部署和协调下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地震灾害卫生应急Ⅲ级响应,在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部署和协调下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地震灾害卫生应急Ⅳ级响应,在县(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根据灾情发展变化和伤病人员情况,及时调整卫生应急响应级别。

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灾区卫生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可调高响应级别;对卫生应急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敏感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可适当调高响应级别。

4应急响应

4.1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响应

4.1.1应急启动

(1)当省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级别地震灾害,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接到省地震局的通报后,立即向委分管主任报告;委分管主任迅速向委主任报告,同时按照本预案的相关规定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的建议;委主任根据震情和分管副主任的建议,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卫生应急响应。

(2)委应急办迅速将启动应急响应的信息通知到委机关相关处室和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同时将卫生计生部门启动应急响应的初步情况迅速报告省政府应急办、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

(3)按照省政府通知要求,委主要负责人迅速赶赴指定地点,参加省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的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

(4)委主要负责人迅速赶至指定地点集结,参加省人民政府牵头、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的省人民政府工作组立即赴灾区;在灾区组建现场医疗卫生救援组,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4.1.2主要响应措施

4.1.2.1信息收集、汇总与报送。综合协调组负责及时收集、汇总伤员救治、灾后防病等卫生应急处置情况以及医疗卫生救援需求等灾情信息,并及时上报省政府应急办、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

地震灾害发生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收集信息并向同级政府和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包括响应级别、卫生应急队伍出动情况、前期救援情况、伤情、病情、疫情和卫生系统损失等情况。

参与地震卫生应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同时,迅速收集和掌握灾情信息,将灾情、伤情、病情和疫情等信息,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所有救灾防病信息都必须及时在“国家救灾防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因停电等原因不能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信息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临时改用电话或人工送卡的报告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由属地疾控中心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和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和联系,实时通报了解到的相关灾情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各部门和各工作组的工作方案。

震后3天内,信息应随时上报,后续信息可在得到基本确认后再及时上报。对于危急重症伤员情况、灾区突发传染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药品及器械匮乏等方面的信息,应当立即上报。3天后,实行日报制度,各工作组每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报告相关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支持的方面等情况。

4.1.2.2综合协调。综合协调组按照规定的职责和分工承担地震卫生应急处置综合协调工作,在协调省内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投入救援的同时,协调省外、境外卫生应急救援力量。配合省经信委、商务厅等有关部门迅速筹集和运送灾区急需药品药械。

4.1.2.3医疗卫生救援。地震灾害发生后,市、县(区)卫生计生部门立即按照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卫生计生委迅速组织“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医疗卫生队”携带相关装备设备赶赴灾区,参与现场急救、伤病员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卫生监督以及心理援助等工作;协调外来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开展医疗卫生工作;迅速组织力量对灾区医疗卫生系统灾害损失情况开展评估、鉴定,并尽快形成评估报告。

(1)医疗救援

现场检伤分类:到达现场的医疗急救人员要立即按照原卫生部统一的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保证危、急、重伤员及有抢救价值的伤员优先得到抢救,一般伤员得到及时治疗。

现场急救:医疗、急救机构要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现场急救的主要措施是止血、包扎、固定和合理搬运,发现有活动性大出血、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重伤员要立即进行就地抢救,维持伤员生命体征,并及时转运至适宜的灾区医院。

伤员转运:承担伤员转运的救护人员要及时将伤员合理分流转移到医院进行救治,转送前应与接收医院进行衔接沟通。必要时成立转运小组,全面负责伤员的转运,并设立中转救援所,指定护送医疗队,携带必要的抢救药品、器械等,通过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对伤员进行转运。转运途中,要严密观察伤员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护送到目的地。

院内救治:经现场急救的伤员及时送达灾区医院救治,灾区医院主要由现场医院和医疗点组成,负责对伤员进行清创、止血、包扎、固定、抗休克、抗感染等,对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实施紧急处理。现场医院由灾区尚能正常使用的医疗机构、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和(或)派往灾区的医疗队组成;医疗点由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和(或)派往灾区的医疗队临时组建,对灾民集中安置点开展巡回医疗。

如地震造成大量危重伤员,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可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危重伤员集中在医疗条件好、救治质量高的医院救治。如伤病人员的数量超过本地医疗机构负荷,可根据情况将伤病员集中转送至交通条件允许、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救治。

所有灾区医院和后方接收伤病员的医院要组织专门人员做好伤病人员救治情况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2)灾后防病

风险评估:灾区卫生防疫组应及时开展灾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专项风险评估,提出防控建议和措施,上报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科学指导开展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响应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评估、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疾病监测:各级疾控机构负责组织灾区各医疗救治点开展疾病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和《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进行报告。

灾区周边地区医疗机构要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采取措施防止疫病扩散。灾区医疗卫生机构要对外来人员加强疾病监测和必要的预防接种工作。

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多种形式做好灾后群众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及时组织编印卫生宣传资料,对公众进行有针对性医学救治、互救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宣传。重点宣传灾后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知识。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生物媒介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病人的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疫区)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根据受灾地区可能发生疾病风险,开展适宜的应急服药和应急接种工作。发生传染病疫情后,做好疫情调查与处理工作。对受损住房和公共场所要及时做好消毒和卫生处理;加强灾民聚集地的厕所及垃圾场的设置和管理。尽量利用尚存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在灾民聚集地选择合适地点搭建临时应急厕所,及时对粪便进行卫生处理或掩埋。

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粪便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协助民政、公安、农业等部门做好人、畜尸体的处理和掩埋,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小组应及时对伤病员和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消除其心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同时,协调教育、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团体,协同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4)自救与个人防护

4.1.1受灾的医疗卫生机构要迅速开展自救工作,最大可能的恢复医疗和卫生防病功能。参与救灾人员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4.1.2新闻宣传。新闻宣传组配合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应急办、省地震局、省公安厅等部门(单位)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告人员伤亡情况、医疗卫生救援动态信息,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平息谣传、误传事件。

4.1.3响应终止

地震灾害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任务结束后,震区灾情、伤情、病情和疫情平稳,经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经本级政府同意并报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宣布终止卫生应急响应。

在应急响应终止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灾区卫生应急工作总结,认真分析工作中好的做法、困难和经验教训,并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4.2较大、一般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响应

发生较大地震灾害时,省卫生计生委派出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工作组指导和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卫生应急工作;发生一般地震灾害时,视情给予必要的支持。

5恢复重建与善后

5.1医疗卫生机构恢复与重建

灾害发生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卫生计生系统灾害损失情况的核查统计工作,并及时上报省卫生计生委。灾区医疗卫生机构与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纳入地方政府灾后重建整体计划,统一规划,优先安排,确保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快速恢复。

5.2灾区伤病残人员的治疗与康复

派往灾区的医疗队伍在完成医疗救护任务撤离灾区前,须做好与灾区医疗机构的交接工作,确保灾区伤病员医疗救治工作的延续性,继续做好灾区留治伤病员的治疗与康复工作。对于转送至后方医院的伤病员,要进行系统检查,优化治疗方案;对需要长期治疗的伤病员要制订相应的治疗康复计划。根据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后方医院可按照地方政府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将基本痊愈的伤员分批转送回当地,并做好与当地医疗机构的衔接工作。

5.3卫生防疫工作

尽快恢复各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各个环节的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继续深入开展卫生防疫防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病意识。

6卫生应急保障

6.1队伍保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并加强管理、培训和演练。

各类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队伍根据专业特点和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技术和物资装备,包括医疗设备、侦检仪器、交通工具、通讯办公、后勤和生活物资、个人防护用品、药品及疫苗制品和工作标识等。

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应佩戴明确的标识以表明身份,应配备防护服、防护眼镜、安全帽、应急灯等,应向救援人员提供基本的安全和危险评估指导,使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都明确警示信号和撤退流程,确保自身安全。

6.2通讯与信息保障

省、市卫生计生委负责省、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技术更新,利用移动指挥平台,实现救援现场与省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提高卫生应急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省、市、县应急信息通讯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治信息网络,确保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保障和维护信息畅通。

6.3装备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制订并落实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疫苗、消杀药品、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计划,协调经信、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做好日常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和维护,使用后及时补充。

6.4交通运输保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与铁路、邮政、交通、民航、军队、武警、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保证卫生应急人员、伤病员和物资运输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情况特别紧急时,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卫生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6.5医疗救援保障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本辖区的战略性医疗救援基地建设,能承担大规模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和后方收治工作。要积极争取专款,加强医疗救援基地的备用床位、急救车辆、应急医疗救治设备和药品等储备建设。

6.6后勤保障6括

时)灾后法、困难和经验教训,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5.6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为参加地震卫生应急工作的人员提供必备生活物资,以保障其工作能顺利进行。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与本地电力、水务等部门加强联系,做好应急状态下水电供应保障,保证正常业务工作开展。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应为参加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的卫生应急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给予补助和保健津贴。

6.7经费保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安排救灾防病专项经费和应急补助经费,并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做好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6.8宣传培训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与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科学的灾害观,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7责任与奖励

7.1责任

对在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中的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7.2奖励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参加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晋升职称及晋级时优先安排。

8附则

本预案由省卫生计生委发布和解释,并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参照本预案并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制定本地区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预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3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地震应急工作,确保破坏性地震灾害发生后医院应急处理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充分利用医院现有条件和行业优势,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工作,为震后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有利条件;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条根据《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沂水县地震应急预案》和卫生局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应对处置我镇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开展医疗救护和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条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应急救援工作;医院视震情确定派出应急救援的有关科室及医护人员。

第五条预案的启动条件

我镇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医院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

第六条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医院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即转为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抗震救灾指挥办公室和现场医疗救护组、消毒消杀组、后勤保障组等机构。

(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后勤保障协调,后期消毒消杀

成员:

职责任务:

1、参加各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落实有关指示,服从统一领导。根据要求部署医院抗震救灾工作。

2、负责医院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协调有关救援行动。

3、实施应急工作指挥,调度医院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保卫、设备及物资供应等工作。

4、根据指令及时派出救援组赴受灾地区开展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等工作,外出救援现场指挥由孔庆国副院长负责。

5、负责震后灾情的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救治情况。

6、负责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主任:院长

副主任:副院长

成员:

职责任务:

(1)负责联系医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医疗救护人员三十分钟内到达医院各自的工作岗位,做好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准备工作。

(2)负责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应急工作。

(3)负责保持与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联系,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4)负责医疗器械、设备、药品和抢险救灾物资的筹备和发放工作。

(5)负责请求上级救援队支持、配合实施救援工作。

(6)负责医院内部的保卫工作。

(7)负责对受灾慰问等事宜。

(三)医疗救援队

队长:

一组组长:

成员:

二组组长:

成员:

职责任务:

1、接到上级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发生时,立即将医院内的住院病人紧急转移到应急避难场所医疗救护站;转移医院的器械、药品和设备,做好医院人员、财产、物资的安全保护工作。

2、接到医院指令后组织医疗救护队参加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护消杀消毒工作。

3、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医院报告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情况。

4、有外派救援任务时由2组出发救援。必要时继续组织外出救援小组。

(四)消毒消杀组

组长:

成员:

职责任务:

1、接到上级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发生时,立即将准备好消毒消杀药品及消毒工具器械;

2、参加地震灾区的消杀消毒工作。

3、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医院报告消毒消杀防疫情况。

4、服从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抗震救灾指挥办公室的指挥调度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任务:

1、接到上级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发生时,立即将准备好药品及应急救援物资,包括车辆等等。

2、做好本院病人及新来住院病人的后勤保障工作。

3、服从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抗震救灾指挥办公室的指挥调度。

第七条严格按照国家和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建立健全日常值班制度,灾害报告制度,感染控制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病区防火防盗制度,灾区疫情控制制度,考核奖惩制度。

第八条医院制定的《地震应急预案》及各科室应急反应方案是医院应急工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依据,也是减轻地震及预防次生灾害的重要措施。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定期修订应急救援预案,以备应急工作需要。

第九条定期开展医疗救护应急演习,提高医护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和地震应急意识及救护技能。

笫十条应急反应和行动

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医院院长立即组织办公室人员建立对上级和院内的联系通讯通道,立即通知院内值班人员开展院内病人的自救和救援,通知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赶到医院,必要时请示上级援助。在接到上级指令须外派救援队伍时,及时组织人员外出。

夜间发生地震(或院长不在时)时,由值班院长先行组织召集开展救援。

2、召集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立即会议,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落实参加医疗救护人员,开展现场急救,伤员护送和其他应急处置工作。

2、预案的启动程序

在接到上级有关破坏性地震信息后,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3、通信联络的保障

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专人负责接通医院与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卫生局、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4、交通工具的保障

接到通知后,立即确定专用车辆,保证应急指挥和医疗救护用车,并根据需要随时增加交通车辆。

5、震情的信息传递

随时掌握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收集医院人员伤亡、设备及物资、建(构)筑物毁坏情况,并及时报告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卫生局、地震、民政等部门。

6、应急工作的协调

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随时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各科室的救灾工作,及时通报情况。

7、抢险队伍的组织

医院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医疗救护队伍,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和抢险救灾工作,当需要派出医疗救护队参加救援时,组织相应医护人员对口救援并在指定时间内迅速赶赴地震灾区。

8、救灾物资的筹备。

医院抗震救灾办公室负责筹备和管理救护车、医疗设备、药品、医用材料及物资、帐篷、炊事用具、应急灯、衣被、生活用具、对讲机、喊话器、无线通信等物资设备。

第十一条医院平时加强对职工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地震应急应变处置能力。向住院病人发放应急疏散路线图,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和转移路线及防护知识。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4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准备,以及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医疗工作正常开展,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组职机构及职责

(一)医院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召开小组会议,通报震情,部署防震减灾和抢险救灾工作。

2、负责保持与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联络。

掌握地震动态,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动态和防震减灾措施。

3、根据上级指示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并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决定院内群众避震时间和范围。

4、检查各科室应急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

5、强化地震应急减灾知识教育,引导舆论,防止地震谣传,稳定秩序,组织全院做好地震应急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6、组织医院职工迅速做好防震准备,以及病人的疏散、安置工作和抢救伤员工作。

7、组织震灾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报各科室应急工作情况。

白天联系医院办公室电话:8632xxxx

夜间直接拨打院总值班电话:8632xxxx

(三)其它应急工作小组:

1、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小组,由医务处、防疫科牵头组成。负责开展住院患者及震后伤员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并配合治安保卫小组做好人员疏散。

2、治安保卫、消防小组,由安保处牵头组成。负责消防器材集中管理及调配、维护院内秩序等,并牵头组织人员疏散和抢救被埋压人员工作。

3、能源供应保障小组,由后勤处牵头组成。负责启动应急供电或照明设备、关闭供气总开关、抢修院内供电供水系统。

4、物资供应小组,由后勤处牵头组成。负责抗震救灾物资的储备、收集、调配。

5、交通运输小组,由办公室牵头组成。负责调配救护车等医院车辆。保障病人的转运、分流。

6、通讯保障小组,由办公室牵头组成。负责院内各种通讯设备联络通畅。

7、保卫现金小组,由财务科牵头组成。负责财务部门现金保护。

各小组组长分别由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

二、震后应急对策

(一)应急指挥。地震发生后,防震抗灾小组及其成员立即进入指挥一线,了解震情和灾情,启动抗震救灾指挥系统,以及医院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各工作小组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启动应急方案,完成各自任务。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召集会议,部署、协调和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落实参加医疗救护工作的人员,开展现场急救、伤员护送工作。立即优先确定指挥部专用车辆,保证用车。并根据需要随时增加交通车辆。保持医院与上级部门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组建专家组并立即开展救助活动,确定救治方案,负责咨询建议、技术指导等。

(二)人员疏散、转移。按照疏散路线,组织医务人员和患者疏散和转移。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患者,要求按确定的路线疏散、转移,必要时还要帮助其他患者的疏散、转移。对于不能自主行动或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患者,分别按应急预案和病区人员疏散、转移方案规定要求,由医务人员负责疏散、转移。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医院楼前停车场为人员疏散后的集中区域。

(三)抢救和抢险。医务人员应立即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在专业抢险队伍和人员未到之前,在疏散、转移人员和抢救伤病员的同时,组织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控制被压埋人员险情。(四)检伤分类。医院要明确划分危险区域、安全区域和抢救区域。发生地震灾害后,将疏散、转移出的患者安置在抢救区域,其他人员安置在安全区域。医院急救人员对抢救区域的伤病员立即组织抢救,并安排专业人员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即按轻、重、危重、死亡分类,分别以不同颜色的伤病员卡做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五)救治与病员安置。医院急救人员以及其它医疗救治力量,对检伤分类的伤病员立即进行后续救治工作。医院根据上级部门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及时分流病人到安置医疗机构或安置区域,或接收并救治其他医疗机构转送的伤病员

(六)信息收集、反馈。医院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分流情况、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本医院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七)应急响应终止。伤病员在医院得到救治,医疗卫生救援及防疫工作完成后,经当地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三、地震应急及人员疏散注意事项:

(一)地震时,做到不要惊慌,千万不要跳楼,先采取就近避险,可选择桌下、床下、大橱柜旁、坚实的墙边或洗手间,蹲下并护住头部;

(二)强震波一过即按疏散线路撤离,下楼时尽量成一路纵队(体弱、病重的除外)留一定的楼道,便于楼上人员撤离,以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三)医务人员如遇灾情,必须在岗,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及时疏散病人,不要惊慌,做好安抚和宣传工作。在患者及家属撤离后,就近楼梯成一路纵队下楼,不要拥挤,避免受伤,并集中到各科室集合地点,负责保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尽量不延误危重病人的救护,并注意安全;

(四)工作日白天发生地震时,各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指挥医务人员组织患者及其家属疏散,不得擅离岗位,要有秩序地将人员带到安全区域。医技科室和门诊科室由相关负责人组织科室人员帮助疏散就诊病人;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我院应对地震灾害的反应速度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GB/T33743-2017《医院地震紧急处置》、GB/T30353-2013《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避险》等法规标准,按照《东川区地震应急预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由区防震减灾局和区卫生健康局指导,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受到地震波及影响,甚至导致我院人员伤亡的应急救援工作。

1.4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2、医院基本情况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包括平时应急准备、地震时启动应急预案和后期处置三个阶段。为及时、有序地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我院成立防震减灾领导小组(附件1)。当遭受破坏性地震袭击时,该领导小组即自动转为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长即为总指挥,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院防震减灾工作,研究部署各项防震减灾和应急准备工作措施,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研究决定有关重大问题。

3.1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组长:xxx(院长)

副组长:xxx(副院长)

成员:院领导和科室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内设办公室,组成九个防震减灾工作组,即应急避险疏散组、岗位紧急处置组、抢险救灾保通组、医疗救治防疫组、生活物资保障组、综合协调组、信息汇总宣传组、安全保卫组、纪律检查组,抗震救灾时要服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调配。

3.2防震减灾领导小职责

平时应急准备:负责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地震等灾害卫生应急专项经费和紧急补助经费,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专项经费和紧急补助经费的使用及管理。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本预案,并指导九个防震减灾工作组开展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预案启动时:负责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对地震指令的传达,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对医院抗震救灾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负责本医院地震灾害的损失、人员伤亡等有关情况的上报工作和对外联络工作。负责安排、调用和分配市、区政府调拨支援的资金、物资、食品、设备、器材、衣物、药物等;负责震时接待等相关工作。

后期处置:负责本医院现场灾情的评估和实施震后恢复重建工作。

3.3防震减灾九个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3.3.1应急避险疏散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在岗医护人员

平时应急准备:熟悉医院避险方案和震后疏散方案,积极参加综合协调组组织的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提出演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预案启动时:

1)震时引导避险:引导帮助所处位置超过二层和不能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地方的人员,就近躲避在避险缓冲区、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以及桌椅、病床和坚固物体旁边。

2)震后指挥疏散:接到指挥机构发出疏散的通知后,或强烈晃动停止后,应运用疏导用语引导人员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顺序以及划定的出入口和疏散场地(附件2),进行有序疏散。

后期处置:自动转入医疗救治防疫组。

3.3.2岗位紧急处置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重症监护室、放射科、手术室、传染科、后勤科等特殊岗位人员。

职责:

预案启动时: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应严密监测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放射科:在内镜、磁共振、放射检查或治疗、高压氧舱、血液透析等特殊诊疗岗位的`医护人员应按照紧急事件处置预案,使病人与设备脱离,就近躲避;并关闭设备,打开(舱)室门保持开放状态,以便病人疏散;放射检查或治疗应同时保证同位素放射源等处于紧急处置状态。

手术室:正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应暂停手术,按无菌原则将切口覆盖,采取措施防止坠落物砸伤病人,或将病人抬放在手术台旁边;同时严密监测,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待地震停止,或继续实施手术或将病人转移到紧急处置的地方完成手术。

传染科:按照微生物实验室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保证实验室、化验室的生物紧急处置,特别是保证危害性生物样本处于紧急处置控制状态之下。

后勤科:整体或区域性切断电源,在必须连续供电的岗位启用EPS应急电源或UPS不间断电源,或启用自备发电机组。

整体或区域性切断医用气体供应,并对相应的制、供氧装置予以处置;切断管道供氟时,应立即转换为气瓶或袋装供氧;切断燃气、油通路;关闭锅炉,特别是蒸气压力锅炉;解除门禁联动装置,将所有门禁打开,包括疫情防控期间被关闭的通道,电梯停运降至首层;关闭压力消毒锅并采取适当措施降压。

后期处置:上报处置情况和灾损数据,迅速转入其他工作组。

3.3.3抢险救灾保通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总务科、药剂科、安保科、信息设备科等

职责:

平时应急准备:经常检查、维护院内的供水、供电线路,保证应急使用需要。

预案启动时:畅通医院进出通道,配合应急避险疏散组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抢救重要财产、档案、药品、物资、设备等,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其它次生灾害的预防和扑救;对重点科室(手术室、急诊科)的设施进行抢修,迅速恢复医疗抢救、护理、手术,抢救重伤员。

后期处置:配合医疗救治防疫组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进行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

3.3.4医疗救治防疫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全院医护人员

主要职责:

赶赴灾区救援队:根据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组织医疗、防疫卫生监督队伍进入灾区,生活物资保障组为赶赴灾区的救援队配备相应物资和技术装备,包括现场医疗救护设备、消杀灭药械、预防用生物用品、检验设备和试剂、侦检仪器、交通工具、通讯办公和后勤生活物资、个人防护、标识等,到救援现场时服从指挥部安排。

未被抽调的人员:

1)在本院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对伤员进行急救,并进行检伤分类,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的腕带,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识;

2)采取先救命、再治伤的救治原则,对呼吸道梗阻和窒息、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急症伤员,要迅速清除伤员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进行心肺复苏,尽早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

3)其他伤员采取对症治疗的原则,给予止血、补液、清创、包扎、保温、吸氧等治疗;

4)对于骨折、关节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者,应予以临时固定;

5)对火灾造成的烧伤病人,在脱离险区除去着火衣服后,要立即对其采取防止休克和感染的措施。

协助外来支援的医疗队,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必要时成立转运小组,全面负责伤员的转运,并设立中转救援所,指定护送医疗队,携带必要的抢救药品、器械等,通过汽车、电动车、摩托等交通工具对伤员进行转运。

启用紧急医学救助点,接收地震伤员,进行医疗救援,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危重伤员集中在医疗条件好、救治质量高的医院救治;与所在社区、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借助社区志愿者或民兵组织,开展救助,抢救、转运和医治病员。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照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预防余震,确保自身安全。

后期处置:做好生物媒介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传染病人的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疫区)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及时开展预防性服药、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本院职工、伤病员、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消除其心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

3.3.5安全保卫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后勤科、安保人员、xxx、xxx、xxx

职责:

平时应急准备:开展医院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楼梯间和避险缓冲区;对地震时可能塌落的女儿墙、装饰构件、广告牌等应采取拆除或其他避险防护措施;对院内悬挂、吊挂的灯具或物品等,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发现建筑物及设施、设备等存在地震避险隐患时,应及时消除;制定医院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和各楼层、各科室疏散路线图,包括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设置疏散通道,疏散通道设置、日常管理、标识应符合规范要求,医院建(构)筑物内宜减少悬挂物,必须悬挂的应有加固措施;熟悉电源、气源阀门所在位置和断电、断气操作方法、要求,各种灭火和逃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躲避浓烟或烈火伤害的方法和要领。将风险评估情况和改进措施整理成报告上报院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预案启动时: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必要时在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避免发生哄抢和人为破坏;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等救助工作。

后期处置:加强院内风险隐患排查,及时上报情况,配合区卫生健康局开展医院恢复重建工作。

3.3.6综合协调组(办公室)

主任:xxx

副主任:xxx

成员:xxx、xxx、xxx

职责:

平时应急准备:承担草拟医院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报告、总结及上情(灾情)下达、下情上报职责;每年组织制定和修订医院地震应急预案一次;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服务的人群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避险方法,制定避险方案;根据疏散人数及其人员特点和建(构)筑物结构的具体情况制定震后疏散方案,包括震后疏散的程序、地点、路线、顺序、方式、时机、警报和疏导用语等;每年组织开展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锻炼队伍,熟悉修订完善预案。

预案启动时:承担领导小组在地震发生后提出具体应急工作方案职责,及时接收、传达上级指令,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指导救灾行动;协调各防震减灾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等。

后期处置:根据本次抗震救灾情况组织开展总结评估,认真分析工作中好的做法、困难和经验教训,重新评估本院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和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区卫生健康局报告总结评估情况。

3.3.7生活物资保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职责:

平时应急准备: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配备应急救援的器材、设备和设施,储备应急物质,并经常进行保养、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立健全救援装备、物资数据库和统调用制度(附件3);做好常规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更新;与周边超市签订协议等方式,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

预案启动时:快速有效的调配抢险具、器材、设备等物资到达现场,负责震后本院职工及住院患者的生活保障工作;及时检查和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卫生、食品等,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筹集和储运急救药品、消杀药品、医疗器对避震场所人员及时供给救济物品、食品、饮水,保障职工、患者、家属的基本生活,并做好转移和安置工作。

后期处置:配合区卫生健康局开展灾后防疫工作。

3.3.8信息汇总宣传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职责:

平时应急准备:大力宣讲本院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医院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包括救援时基本的安全和危险评估指导,如何确保自身安全有保障。培训重点应包括:人员的躲避、撤离和疏散,危重病人的避震措施,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的紧急处置及次生灾害的预防,自救互救的方法、紧急医学救援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等;以适当形式向就医人员宣传地震紧急处置知识,告知躲避、撇离、疏散区域和路线及其标识。

预案启动时:负责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件发展、救助情况(附件4),负责宣传报道,起草简报,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准确沟通信息。

3.3.9纪律检查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职责:

预案启动时: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事件的发现、发展及抢救过程中各种报警、接警、通讯、预案启动、指挥、行动、指令、人员情况等信息,为最后的调查、总结提供依据;负责记录参加本次地震灾害处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作为表彰和奖励依据;负责记录参加本次地震灾害处置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人员,作为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其责任的依据;资料记录应真实、准确、全面。

后期处置:将本次地震事件中各科室或个人的工作开展情况准确全面的向区卫生健康局汇报,配合卫生健康局开展奖励或追责工作。

4、应急响应

4.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当感到强烈震感时,医院受到地震波及影响时,预案立即自动启动,或者地震预报期间区卫生健康局宣布启动预案时,医院各岗位的员工应按预案开展紧急处置工作。

强烈震感主要有下列特征:室内人员感觉到明显甚至剧烈的晃动,站立不稳,梦中惊醒;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未固定的器具物品倾倒或掉落。

4.2震后紧急会议

地面强烈晃动停止后,九个工作组自动按照预案启动时的职责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各工作组负责人应立即赶赴医院会议室召开指挥部紧急会议,听取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震情、灾情的汇报和下一步工作部署,指挥长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并作紧急动员,服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调动,立即派出救援队组赶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指挥部立即将我院灾情报告区卫生健康局和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提出支援请求。

抢险救灾保通组、医疗救治防疫组、生活物资保障组、综合协调组、信息汇总宣传组、安全保卫组、纪律检查组等七个工作组按照预案职责开展工作,并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困难上报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4.3响应终止条件

以区卫生健康局的响应终止时间为准,可宣布终止本院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转入恢复重建和灾后防疫等常规工作阶段。

4.4预案管理和实施

本预案由xxx医院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开始实施。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6

为确保我镇地震应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成县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及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方针和原则

(一)指导方针。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震前、震时、震后各项防震减灾工作措施。

(二)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进行科学决策;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发挥人民群众在自救呼救和震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全镇区域内发生的地震灾害事件(含有感地震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及主要职责

镇党委政府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调度全镇防震减灾工作。发生地震灾害事件,镇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抗震救灾工作。为了做好全镇地震灾害事件和其他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纸坊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强万祥、镇长张虎林同志任组长,人大主席杨炜同志、党委副书记李春同志、副镇长李辉、杨星悦、郝会兵同志任副组长,各站所及派出所、医院、供电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地震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镇地震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以及地震应急抢险救援的各项工作。

主要职责:

1、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灾情和救灾应急方案及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2、确定和宣布震后应急或临震应急期的起至时间。

3、统一领导全镇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派出地震现场抗震救灾人员,协调驻点部队派遣抢险救灾部队。

4、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协调跨镇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解决协调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5、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需要,向县政府请求在灾区实行和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6、及时掌握灾情、震情、险情及其发展趋势,请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对口紧急支援。

7、统一把握震情、灾情报道口径。

(二)办事机构及主要职责指挥部下设“一室七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宣传报导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后勤保障组、督察工作组。

1、抗震救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党政办,主任由党委副书记李春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党政办主任苏定辉同志兼任。成员包括:党政办工作人员。

主要工作职责:

(1)研究制定本镇应对地震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负责组织指挥和处置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3)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指导各村开展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5)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

(6)完成好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宣传报导组

宣传报导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组长由苏定辉同志兼任,成员由党政办成员组成。主要职责: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3、安全保卫组

安全保卫组办公室设在武装部,组长由武装部长郝会斌同志兼任,副组长由派出所所长王小强同志兼任,成员由武装部、派出所成员组成。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地震应急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全力维护灾区的社会稳定工作。

(3)负责组织对要害部门、金融单位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5)协助民政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6)必要时负责组织动员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的交通设施装备,保证地震应急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灾民、伤员的疏散转移。

4、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

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办公室设在镇计生办,组长由武装部长郝会斌同志兼任,副组长由镇卫生院院长胡志锋同志、计生办主任陈海洲同志担任,成员由卫生院、计生办工作人员、各村党支部书记、辖区学校校长组成。

主要职责:

(1)负责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进入地震灾区现场,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2)在监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3)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4)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

(5)负责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食品、饮用水源、医用放射源的安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6)负责地震伤亡医疗救治信息报告,负责组织本镇的地震次生、衍生灾害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7)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8)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5、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

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办公室设在财政所,组长由副镇长李辉同志兼任,副组长由财政所所长苏环春同志、民政办主任赵卫东同志兼任,成员由财政所、民政办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同时,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全镇的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须品的供应。

(4)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5)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6)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6、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办,组长由副镇长李辉同志兼任,副组长由民政办主任赵卫东同志担任,成员由民政办、供电站及后勤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及救灾储备物资、设备的运输工作。

(2)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加强对主要通讯线路的检修及通讯物资的准备工作。

(3)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损毁的线路及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无阻。

(4)在临震应急期间,要组织力量对主要变电线路进行检修、加固。

(5)地震发生后,供电站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损坏的线路及设施,确保灾区正常供电。

7、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

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办公室,组长由镇长张虎林同志担任,成员由民政、财政所、机关后勤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立即组织队伍奔赴灾区对退休工人,低保、困难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2)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损毁情况。

(3)提出重建计划,并上报镇党委、镇政府。

(4)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8、督察工作组

督察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纪检办公室,组长由纪检书记李春同志兼任,成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对各组开展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督查各工作组履行责任情况、开展救助落实情况。

(3)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对在处置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四、应急响应

1、响应程序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震情和灾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领导应急工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等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和地震部门报告震情、灾情和应急工作情况。

2、指挥协调

(1)一般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各村、各单位在半小时内向办公室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向办公室汇报灾情,办公室每隔一小时向镇地震处置指挥部报告情况,同时向县地震应急指挥部汇报灾情。

(2)中等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中等破坏性地震中等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迅速向县政府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3)临震应急反应。镇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加强全镇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3、紧急处理

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

地震现场紧急处理的主要内容。

(1)尽快沟通、汇集和上报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

(2)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

(3)必要时采取紧急防御措施,及时疏散群众,组织建筑物的安全鉴定,查明次生、衍生灾害或威胁,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的发生;

(4)组织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组织救援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5)协助上级业务部门进行灾害损失调查、灾害损失评估等工作。

4、应急行动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指挥部根据灾害种类和分布情况,迅速组织搜救被压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2)群众的安全防护

灾情发生后,镇政府应及时制定具体的群众能够疏散撤离方式、程序、行动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保护措施,并认真落实。

(3)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参加抢险救灾、动员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对灾区提供救助,根据需要开展捐款、捐物活动。

(4)应急结束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小组和专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应急达到以下条件: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已经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镇指挥部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申请应急结束,由县政府批准并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后,方可终止应急状态。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

地震发生后,镇应急指挥部必须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和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须品,做好现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社会救助

镇民政部门要发动社会、个人开展救助活动,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运输、发放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实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救助资金和物资用于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

3、调查和总结

参与地震应急工作的各相关部门、单位做好各自应急工作的总结并上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上报县抗震救灾办公室。

六、应急保障

1、通信保障

电信部门负责对通信系统的维护,制定通信系统备用方案,确保地震应急期间通讯畅通。

2、交通运输保障

派出所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交通运输保证,本着平震结合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应急运输工具,供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使用,并建立应急交通工具动态数据库。

3、医疗卫生保障

镇卫生院负责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应急卫生救援梯队,及时提供现场创伤医疗救治、疫情处置的基本设备,建立医疗卫生保障动态数据库。

4、治安保障

镇派出所负责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治安保障,开展群防联防。

5、物资保障

民政部门合理建立物资的储备网络,完善镇级救灾储备管理制度,增强镇级调控能力,必要时,可依法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

6、资金保障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须的专项资金由镇财政予以保障。

7、社会动员保障镇政府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灾害的社会动员机制,保证在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能够使社会各方面力量及时、主动地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7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根据《xx市地震应急预案》、《xx市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二)编制目的:使应急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对医院造成的损失,维护医院工作秩序稳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在地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原则:地震应急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统一指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指挥部成员:

职责:决定是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指挥各工作组实施抢救、疏散等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指示,部署处理方案;上报信息;决定是否终止预案,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二)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

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是由地震应急指挥部派出,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具体分组如下:

1、信息联络工作组

组长:李红梅

成员:

职责: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发布地震信息;建立突发事件通信网、联络相关人员;执行指挥部决策,协调各工作组行动。

2、人员调配工作组

组长:王建宁

成员:

职责:建立应对地震事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储存库;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组建专家组、医疗队,并做好人员装备、家属安抚等工作。

3、医疗救护工作组

组长:王建宁

成员:

职责:制定救护方案;指导医护人员进入现场开展救护工作,并为下一步院内救治做好人员、床位等准备;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对院内感染进行流行病调查;联系卫生等上级部门应对地震事件。

4、设备药品供应组

组长:王建宁

成员:

职责:负责储备、供应医疗设备、药品、防护措施;设备工作人员调试仪器设备、防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药剂工作人员负责分发药品,指导临床用药,各种药品的划价。

5、安全保卫工作组

组长:刘晓华

成员:

职责:负责保护医院职工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持医院诊疗秩序;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划分重点防范部门;安全保存放射性物质;警戒隔离某一区域;疏散事故现场人员;联系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对地震事件。

6、后勤保障工作组

组长:刘晓华

成员:

职责:负责储备、调集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物资、交通工具;组织各工种应对突发事件,保证“水、电、气”的“三通”安全。

三、预防和预警

《xx市地震应急预案》中将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分为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地震临震预警为Ⅰ级预警(红色):就是对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Ⅱ级预警(橙色):就是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中期预警为Ⅲ级预警(黄色):就是对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当省政府发布预报或市政府在省政府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基础上发布48小时内的预报后,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宣布医院进入临震应急期,医院各科室应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保持医院秩序稳定。

2、对医院重要仪器设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必要时组织患者及医务人员避震疏散。

3、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四、应急处置

1、地震发生后,医院各科室迅速组织人员核查就诊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伤亡情况,上报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及时清点科室受损仪器设备。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根据医院震情决定是否请求上级抢险救灾队伍救援。

2、医院各科室人员要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在配合上级抢险救灾队伍施救过程中发现异常现场,应及时撤离现场。对处置的危险品要明确其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的危害性。

3、应急结束的条件是:

第一、上级相关部门解除临震预警;

第二、地震发生后,上级相关部门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地震的可能;

第三、地震发生后,经过抗震救灾,医院各项工作恢复稳定;

达到上述条件,由医院应急指挥部宣布地震应急期结束。

五、善后处理

(1)向上级部门的地震灾情报告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

(2)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侨胞或外籍人士,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区、市政府及市直各有关主管部门。

(3)对医院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应急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保障

科室人员抢险队伍:主要由医院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

设备抢险队伍:主要由总务设备科人员组成,各科室抽调人员配合。

(二)应急物资保障

总务设备科应做好救援抢险物资储备,明确各种抢险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的位置,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调用和征用等制度,确保随时调用。

七、监督管理

xx市口腔医院消防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开展防震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防震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检查救援抢险物资的储备情况,对达不到要求的科室和部门进行全院通报,限期整改。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8

一、演练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防震意识和应急意识,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地震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此地震演练方案。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地震演练

2、对象:全院职工

3、时间:xxxx年x月x日x时单位上班时间,发生地震,严重威胁全体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演练准备

1、使全院职工明确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学习有关地震自救知识,让职工熟悉应急避灾的正确方法。并进行以科室为单位的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做到:

①遇事不慌,头脑冷静。

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

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同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科室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科主任、护士长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组负责全院防震救灾各项工作的总体安排与协调。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1、临床各科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般病号由当日值班护士统一组织经安全通道至空旷安全区域。

危重病人由当日值班医生及家属一同将病号经安全通道运送至空旷安全区域,同时根据病人病情继续进行治疗。

手术科室按照以下情况进行分类对待:一是对病人进行手术时还未开腹,应立即停止手术,参与手术人员将病人转移至安全区域;二是已对病人进行开腹,但未对病人进行切除手术,应立即关腹,并将病人转移至安全区域;三是对病人已开腹,且手术已进行一半时,应迅速做完手术,并将病人转移至安全区域。

供应室立即将消毒锅电源切断,确保科室人员安全。制氧室应立即将制氧仪器电源关闭,确保不发生火灾。锅炉房应将锅炉电源立即切断,防治发生意外事件。

2、医技科室对正在实施检查及在门口外等待的患者应立即组织他们经安全通道转移至安全区域。

3、药剂科做好药品抢救与保护工作,集中发放所有药品、同时对药品做好登记、管理、造册工作,保证院内的药物正常

使用。协助行政后勤组积极开展自救工作。

4、院感科做好灾后防疫工作,对全院医疗垃圾、生活垃圾进行消毒焚烧,在焚烧炉无法正常使用时,集中消毒处理填埋。协助行政后勤组积极开展自救工作。

5、保卫科人员应积极做好疏导和维护秩序工作。同时,配合各科室进行救援工作。

6、总务科做好各类物资清点整理工作,积极抢修水电设施,尽快恢复水电供应。

7、医疗应急小分队,应做好病号及伤员应急救援工作。

8、院办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同时做好登记、统计、灾情损失汇总。财务科人员尽快抢救和保护好医院各类票据及现金。人事科保护好档案资料。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总指挥宣布地震应急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二)演练过程

1、演练总指挥发出演练启动指令。

2、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第一声信号。

3、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全体医护人员停止工作,就地避震,护住头部及眼睛,避免受伤。(约1分钟)。

4、约1分钟后,总指挥发出疏散开始,所有医护人员按疏散要求及路线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疏散,注意保持好疏散的秩序。

5、疏散完毕,除负责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清查本科患者是否安全疏散,保证所有患者及时疏散。同时,向副总指挥汇报XX科室疏散完毕。

8、副总指挥负责在疏散后安全区清点医护人员及患者人数。

9、确定无异常后,副总指挥向总指挥报告演练结束,请总指挥指示。并发布演练结束指令,医护人员以科室为单位有秩序的将患者送回病室,恢复正常工作。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演练的职工,在演练开始前由本人向总指挥请假。

2、演练时,冷静、有序地组织撤离。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9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根据《xx市地震应急预案》、《xx市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二)编制目的:使应急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对医院造成的损失,维护医院工作秩序稳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在地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的应急工作。

(四)工作原则:地震应急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统一指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指挥部成员:

职责:决定是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指挥各工作组实施抢救、疏散等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指示,部署处理方案;上报信息;决定是否终止预案,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二)xx市口腔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

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是由地震应急指挥部派出,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具体分组如下:

1、信息联络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发布地震信息;建立突发事件通信网、联络相关人员;执行指挥部决策,协调各工作组行动。

2、人员调配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建立应对地震事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储存库;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组建专家组、医疗队,并做好人员装备、家属安抚等工作。

3、医疗救护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制定救护方案;指导医护人员进入现场开展救护工作,并为下一步院内救治做好人员、床位等准备;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对院内感染进行流行病调查;联系卫生等上级部门应对地震事件。

4、设备药品供应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储备、供应医疗设备、药品、防护措施;设备工作人员调试仪器设备、防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药剂工作人员负责分发药品,指导临床用药,各种药品的划价。

5、安全保卫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保护医院职工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持医院诊疗秩序;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划分重点防范部门;安全保存放射性物质;警戒隔离某一区域;疏散事故现场人员;联系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对地震事件。

6、后勤保障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储备、调集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物资、交通工具;组织各工种应对突发事件,保证“水、电、气”的“三通”安全。

三、预防和预警

《xx市地震应急预案》中将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分为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地震临震预警为Ⅰ级预警(红色):就是对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Ⅱ级预警(橙色):就是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地震中期预警为Ⅲ级预警(黄色):就是对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M≥5.0级地震的区域作出预报。

当省政府发布预报或市政府在省政府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基础上发布48小时内的预报后,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宣布医院进入临震应急期,医院各科室应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保持医院秩序稳定。

2、对医院重要仪器设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必要时组织患者及医务人员避震疏散。

3、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四、应急处置

1、地震发生后,医院各科室迅速组织人员核查就诊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伤亡情况,上报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及时清点科室受损仪器设备。医院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根据医院震情决定是否请求上级抢险救灾队伍救援。

2、医院各科室人员要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在配合上级抢险救灾队伍施救过程中发现异常现场,应及时撤离现场。对处置的危险品要明确其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的危害性。

3、应急结束的条件是:

第一、上级相关部门解除临震预警;

第二、地震发生后,上级相关部门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地震的可能;

第三、地震发生后,经过抗震救灾,医院各项工作恢复稳定;

达到上述条件,由医院应急指挥部宣布地震应急期结束。

五、善后处理

(1)向上级部门的地震灾情报告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

(2)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侨胞或外籍人士,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区、市政府及市直各有关主管部门。

(3)对医院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应急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保障

科室人员抢险队伍:主要由医院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

设备抢险队伍:主要由总务设备科人员组成,各科室抽调人员配合。

(二)应急物资保障

总务设备科应做好救援抢险物资储备,明确各种抢险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的位置,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调用和征用等制度,确保随时调用。

七、监督管理

xx市口腔医院消防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开展防震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防震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检查救援抢险物资的储备情况,对达不到要求的科室和部门进行全院通报,限期整改。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10

一、总则

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应急机构组成

1、领导小组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在上级领导下组织实施。郑道全校长为组长,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组成,校长室为指挥部。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挥全系统防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

三、临时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地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领导组人员立即赶赴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学校集结待命。

2、各负责人在校长室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四、其它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的命令、指示,通过电话,口授,会议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各处室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11

一、组职机构及职责

(一)医院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召开小组会议,通报震情,部署防震减灾和抢险救灾工作。

2、负责保持与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联络。

掌握地震动态,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动态和防震减灾措施。

3、根据上级指示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并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决定院内群众避震时间和范围。

4、检查各科室应急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

5、强化地震应急减灾知识教育,引导舆论,防止地震谣传,稳定秩序,组织全院做好地震应急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6、组织医院职工迅速做好防震准备,以及病人的疏散、安置工作和抢救伤员工作。

7、组织震灾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报各科室应急工作情况。

(三)其它应急工作小组:

1、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小组,由医务处、防疫科牵头组成。负责开展住院患者及震后伤员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并配合治安保卫小组做好人员疏散。

2、治安保卫、消防小组,由安保处牵头组成。负责消防器材集中管理及调配、维护院内秩序等,并牵头组织人员疏散和抢救被埋压人员工作。

3、能源供应保障小组,由后勤处牵头组成。负责启动应急供电或照明设备、关闭供气总开关、抢修院内供电供水系统。

4、物资供应小组,由后勤处牵头组成。负责抗震救灾物资的储备、收集、调配。

5、交通运输小组,由办公室牵头组成。负责调配救护车等医院车辆。保障病人的转运、分流。

6、通讯保障小组,由办公室牵头组成。负责院内各种通讯设备联络通畅。

7、保卫现金小组,由财务科牵头组成。负责财务部门现金保护。

各小组组长分别由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

二、震后应急对策

(一)应急指挥。地震发生后,防震抗灾小组及其成员立即进入指挥一线,了解震情和灾情,启动抗震救灾指挥系统,以及医院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各工作小组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启动应急方案,完成各自任务。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召集会议,部署、协调和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落实参加医疗救护工作的人员,开展现场急救、伤员护送工作。立即优先确定指挥部专用车辆,保证用车。并根据需要随时增加交通车辆。保持医院与上级部门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组建专家组并立即开展救助活动,确定救治方案,负责咨询建议、技术指导等。

(二)人员疏散、转移。按照疏散路线,组织医务人员和患者疏散和转移。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患者,要求按确定的路线疏散、转移,必要时还要帮助其他患者的疏散、转移。对于不能自主行动或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患者,分别按应急预案和病区人员疏散、转移方案规定要求,由医务人员负责疏散、转移。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医院楼前停车场为人员疏散后的集中区域。

(三)抢救和抢险。医务人员应立即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在专业抢险队伍和人员未到之前,在疏散、转移人员和抢救伤病员的同时,组织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控制被压埋人员险情。

(四)检伤分类。医院要明确划分危险区域、安全区域和抢救区域。发生地震灾害后,将疏散、转移出的患者安置在抢救区域,其他人员安置在安全区域。医院急救人员对抢救区域的伤病员立即组织抢救,并安排专业人员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即按轻、重、危重、死亡分类,分别以不同颜色的伤病员卡做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五)救治与病员安置。医院急救人员以及其它医疗救治力量,对检伤分类的伤病员立即进行后续救治工作。医院根据上级部门及地方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及时分流病人到安置医疗机构或安置区域,或接收并救治其他医疗机构转送的伤病员

(六)信息收集、反馈。医院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分流情况、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本医院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七)应急响应终止。伤病员在医院得到救治,医疗卫生救援及防疫工作完成后,经当地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三、地震应急及人员疏散注意事项:

(一)地震时,做到不要惊慌,千万不要跳楼,先采取就近避险,可选择桌下、床下、大橱柜旁、坚实的墙边或洗手间,蹲下并护住头部;

(二)强震波一过即按疏散线路撤离,下楼时尽量成一路纵队(体弱、病重的除外)留一定的楼道,便于楼上人员撤离,以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三)医务人员如遇灾情,必须在岗,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及时疏散病人,不要惊慌,做好安抚和宣传工作。在患者及家属撤离后,就近楼梯成一路纵队下楼,不要拥挤,避免受伤,并集中到各科室集合地点,负责保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尽量不延误危重病人的救护,并注意安全;

(四)工作日白天发生地震时,各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指挥医务人员组织患者及其家属疏散,不得擅离岗位,要有秩序地将人员带到安全区域。医技科室和门诊科室由相关负责人组织科室人员帮助疏散就诊病人;

医院地震应急预案 篇12

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编制完善乡(镇)学校医院等相关地震应急预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为切实做好防震工作,以便出现应急情况时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地进行工作,保障广大患者、陪伴家属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实施抗震救灾,保护所有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达到最大限度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领导班子中四位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办公室主任和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内设办公室,组成八个应急工作组,即政宣工作组、通讯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紧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生活保障组、纪律检查组。

二、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对医院抗震救灾工作实行统一指挥;

2、负责县人民政府对地震指令的传达,制定地震灾害时本医院有关各种条例、规定、措施等;

3、做好本医院地震灾害的损失、人员伤亡等有关情况的上报工作和对外联络工作;

4、统一部署本医院现场灾情的评估和实施抗震救灾工作;

5、草拟并及时向县卫计委和县政府汇报震情及救灾工作情况;

6、统一安排、调用和分配县政府调拨支援的资金、物资、食品、设备、器材、衣物、药物等;

7、做好震时接待等相关工作。

三、各应急工作组的构成及职责

1、政宣工作组:组长由总支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人员由办公室成员组成。职责:使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市、县政府的政策、法规。安抚本院患者及其家属;鼓励本医院职工树立抗震救灾的信心,宣传抗震救灾知识,平息地震谣传,稳定和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等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通讯保障组: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人员由办公室成员组成。职责:保证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应急工作组之间的通讯联系,保证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与市、县防震减灾部门的通讯畅通。

3、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人员由院内保安组成。职责:负责对本医院场地进行巡查,加强安全保卫,做好治安防范工作,严厉打击“趁火打劫”者和违法犯罪行为。

4、紧急疏散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由指定科室负责人担任,人员由医院工会成员、雷锋志愿者及院医务人员组成。职责:负责指挥、组织本医院人员紧急疏散,确保疏散有条不紊、人心不乱、不慌、有序,按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安排的疏散路线、避震场所,把本院职工、患者及其家属疏散到安全的避震场所,并负责仪器发放、衣物发放、医疗救助等工作。

5、抢险救灾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由本院人员组成。职责:排险救人,抢救被压、被埋、被困的受伤患者,抢救医院贵重物品和重要的药品、物资、设备,对本院内的有毒有害物品进行紧急妥善处理,抢修疏通医院内进出道路,运送抢救危、重伤员、救灾物资、器材、药品、食品等工作。对被破坏的院内设施及时尽力抢修,对危险部位进行排险。对重点科室(手术室、急诊科)的设施进行抢修,迅速恢复医疗抢救、护理、手术。抢修通讯、供水、供电,保证院内医疗救助、生活用水、用电的通讯畅通。

6、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人员由本院医务人员组成,职责:做好护理、治疗、处理工作。迅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抢救工作,对伤病员实施紧急救治,根据人员的伤亡情况,建立震伤医疗救护系统,进行“现场急救—治疗站(中转站)—后方医院”的医疗体制。开展环境污染和疾病的防疾检查,发现流行性疾病或环境污染,及时进行治疗和消毒处理工作,必要时釆取措施,进行封锁,防止扩散传播。加强对本院水源、食品卫生的监测管理。

7、生活保障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本院后勤人员组成,职责:负责震后本院职工及住院患者的生活保障工作。对各避震场所人员及时供给救济物品、食品、饮水,保障职工、患者、家属的基本生活,并做好转移和安置工作。

8、纪律检查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由本院领导班子组成,职责:负责抓好本院工作人员的纪律,对在抗震救灾时本院党员、职工违纪情况的查处。

四、震灾预防

1、平时组织应急工作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适时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2、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确定疏散路线,避震场所;

3、备存好抢险救灾工具、器材、设备,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4、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路线的监控及巡视;

5、全体职工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当发生地震后,各应急工作组人员尽快赶到医院,按各自职责组织抢险救灾;

6、院值班室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向医院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通知各应急工作组立即到达现场组织人力进行抢险救灾;

7、平时备存地震应急包和抢险救灾工具(防雨雨具、照明器材、架子车、医疗器材、药品、铁锹、镐、铅丝、手电、钳子等医疗设备),并在后勤库房设立“救灾物资专用架”。

五、临震应急反应

接到县政府关于我县境内地震预报后,全院进入临震应急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和全院医务工作人员应迅速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召开医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紧急工作会议,通报震情,安排部署应急措施;二是根据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避震疏散时间及场所;三是检查医院各部门、各应急工作组的应急措施和抗震救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四是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误传和谣传,稳定医院秩序;五是排查医院重点部位及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并及时检查消防设施

六、疏散原则和措施

疏散原则:预防为主,措施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患者至上,遇震不乱,减少损失,避免伤亡。

疏散措施:

1、医院领导小组组长在本院抗震救灾时行使最高领导职务,当发生地震时,立即到达指挥位置行使指挥权,确定疏散线路;

2、白天和夜间安排领导带班,24小时安排人员值班;

3、震时各病区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远离玻璃门窗、吊灯等头顶上的装饰物,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子下或墙角,关闭空调、照明电源,保护好患者,防止发生患者跳楼摔伤、电击伤、踩伤等意外事故;

4、手术室医务人员停止手术,坚守岗位,按急救处理原则用无菌物品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并将手术患者转移至远离玻璃门窗、头顶无装饰物的安全地方,保护患者体位,使用简易呼吸器,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地震暫停时,继续实施手术;

5、对病房监护室的重症患者及术后患者,医务人员应坚守岗位,稳定患者情绪,守候在患者床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保证患者正常呼吸,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6、门诊医务人员立即停止各种检查,坚守岗位,关闭各种仪器及电源,将病人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办公桌下、床下及墙角处防止砸伤;

7、财务人员立即将现钞和支票锁在保险柜内,带好钥匙,就近隐蔽在安全地带;

8、电梯工就近楼层停机,将乘客就近疏散到坚固的房角处抱头躲避;

9、职能科室人员立即关闭电源,到达指定位置,接受医院领导小组组长的领导、调遣;

10、保卫人员加强对财务、变电室等要害部位的巡视,处理好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部位,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11、药库、药房工作人员存放好麻毒等贵重药品,防止丢失,然后躲避在安全区,震后及时检查核对,并将情况汇报医院领导小组组长。

七、震灾应急措施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医院地震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全院医生、工作人员、患者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要求:

1、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履行各自职责;

2、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3、根据灾情,组织全院人员迅速开展自救互救,医务人员迅速对患者实施救治;

4、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病房主任将本院地震中受伤病人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

5、抢险救灾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院设备全面检修,尽力恢复正常运转;

7、各要害部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灾后情况及时向院长汇报;

8、医护人员除对本院受伤患者实施救治外,还要承担本县因地震受伤的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9、设立本院避震场所,妥善安置受伤人员;

10、及时上报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按上级相关部门和县政府的指示开展工作,必要时请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援助。

八、震后处置

1、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看望受伤员工,根据情况安排好工作生活,尽力清理本院环境卫生;

2、调查和总结,地震应急工作基本结束后,由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配合县政府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情况,向县政府汇报本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情况,负责写好本医院抗震救灾工作总结。

九、附则

1、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2、印发至本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人,报县地震部门备案。

3、本预案由本医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制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