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十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劝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劝学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对话描写。

2、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4、学习刻苦治学的态度,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的意思。

(2)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教法学法设计:

1、朗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

2、表演法。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研讨“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4、竞赛法。进行快速背诵竞赛,激发学生的比学赶超意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伤仲永》写方仲永从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古人年长始学,学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 (板书题目)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文中故事发生时间大约是汉献帝建安15年,即公元210年。这一年吴国大将周瑜在伐蜀途中突然病逝,此时的孙权可以说是失去了一支臂膀,以后更要倚重吕蒙,所以对他真诚地提出了学习的要求,寄予了厚望。)

(二)、初读熟读课文

1、范读。教师范读了解一下文章,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2、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1)理解下列列词语的意思

当途:当道,当权辞:推辞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见往事:了解历史。

(2)理解下列成语并学会运用。

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3)理解下列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三)、精读疏通文意(竞赛法)

翻译课文,标出问题,小组探讨,理清结构。

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四)、研读赏析文章

1、分析语言(分组表演阅读)

①“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应该怎样表达?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应该怎样表达?

反问句,语重心长,言辞恳切、鼓励吕蒙求学。

总结:孙权的这番劝言,先揭示学习的必要性,再说学习的目的、方法,然后揭示学习的可能性,委婉的批评,最后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表现出他的善劝。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得、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2、人物形象(研讨法)

孙权:善权,从自身出发。吕蒙:善学,虚心。鲁肃:尊重有学识的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五)、积累词句。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 )

3、见往事耳( )

4、即更刮目相待( )

(二)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

2、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六、布置作业

劝学教案 篇2

【课文品读】

《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主体只有两个部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文章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人物,推进故事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人物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性格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别具风格吕蒙学习的起因是“孙权劝学”,学习的过程略去,学习的结果是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通过“论议”“结友”来表现孙权善劝、吕蒙勤学和学有所成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留白再塑、繁简结合等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这一篇小短文既充满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设计意图】

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笔者通过反复解读和剖析,挖掘出短文里藏有的多个“三”,这些“三”包含了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项内容,于是,以“找寻三”趣学文言故事作为此设计的总构思

教学创意:趣学文言故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谓、博士、但、涉猎、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2.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教学重点:

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

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方法:自由放声朗读,自己译读,同座译读,质疑解难

二、积累

要求:圈出并掌握引发关注并需要积累的词

方法:自己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教师点拨强调

(以自行整理或统一练习的方式积累)

以下词需要强调:

实词:谓 当涂 涉猎 见 就 过

虚词:以 岂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

人称:卿 孤 孰

古今异义:博士 往事

语气词:邪 耳 乎

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三、品析

要求:找寻文中独特的“三”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师示例,学生独立寻找,教师巡视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组合有以下一些内容:

1.三个段落示结构

根据情节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这就是事件的三个阶段,即: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这三个段落是:

初……/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2.三个人物证蒙学

穿插人物介绍:孙权、吕蒙、鲁肃

简析三个人物(孙权、鲁肃、蒙母)对吕蒙学习并成功的证明作用

孙权: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劝他读书,对吕蒙满是关心与厚望正因为有孙权的善于劝说,才有了吕蒙的“就学”及学有所成

鲁肃:鲁肃“与蒙论议”,一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地位高于吕蒙,且学识丰富,由他说出此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

蒙母:从情节的角度讲,文章的最后一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似乎多余,然而,细细揣摩,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意味深长了

鲁肃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通过他“拜蒙母”,看得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侧面衬托出吕蒙富有学识;更重要的是,这一情节传达出古代对读书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一个人因为读书而有丰厚的学问,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既而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威望这一情节深化了选文的中心在表现孙权劝学的效果和吕蒙学习的成果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补笔

3.三句话语见形象

要求:体会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说话人的心理

方法:以读促析,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简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表现出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深切关心,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有所益”

这一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但又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尤其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读来让人感动

孙权是善劝的他对吕蒙既严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鲁肃是个忠厚长兄,这句话流露出他重视学问、善于欣赏他人、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4.三次态度现性格:

(1)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军务繁重来推脱,这里折射出吕蒙之前不读书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长经历

(2)蒙乃始就学

在孙权的教育和指点之后,吕蒙无可推辞并知错能改,这是他实现自我转变的重要一环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以看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充满自信我们仿佛能听到他那坦诚豪爽的笑声

小结:

吕蒙的三次态度的作用:

(1)让文气有起伏;(2)丰满了人物形象;(3)三次态度就是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他成长的三个阶段(拒学就学成学);(4)比衬出其他的人物形象

5.三个留白显详略

要求:根据文字展开适当的联想,揣摩作者这样安排情节和详略的意图

方法:说读结合、讨论交流

简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会以怎样的说来“辞”?扣紧文意想象、表达

(2)蒙乃始就学……

为什么不写他如何勤学?

(3)肃遂拜蒙母……

为什么要交代这个环节?删去了会怎样?鲁肃会对蒙母说些什么呢?

前两个留白是略写,而最后一个则是扩充出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吗?

除了以上的“三”,还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视如:

三个称呼表亲密:

“卿”,是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第一次出现是孙权称呼吕蒙,表现出孙权对吕蒙真切的关心和殷切的期望,既郑重,又亲切第二次出现是鲁肃“与蒙论议”后很吃惊地喊出的,表现出鲁肃对吕蒙的认可、赞扬

“大兄”,面对鲁肃的吃惊和赞叹,吕蒙巧妙接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话中有同僚间的调侃趣味,更显两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谊

三种语气传态度

人物语言,尤其是语言中流露出的语气语调能够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语气,“罢了”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传达出孙权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叹,可译为“啊”此句一出,吕蒙自得、自豪、“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如在眼前

四、诵读

要求:读熟、读美

能够生动地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通过朗读表现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读成诵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读;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读;全班背诵

五、总结

1.文言文章学习的角度:积累词汇。

2.文学作品学习的角度:品析写人记事的妙法。

劝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劝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答: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答: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

答: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答: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2.概括本段的内容:

(四)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六、总结、作业

【我的思考与问题】

劝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激引兴趣

提问“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是最早描述的是哪个人物?(吕蒙),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看看吕蒙是怎样做到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题目、作家作品简介

(一)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由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课本P112页注释]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人们可以从这本书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就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文中的.几个人物: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三)写作背景:在的赤壁之战前后,孙权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刘备鸠占鹊巢,所以在招揽人才、巩固势力的同时,劝勉臣下读书明理,提高自身素质。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四)题目解说:《孙权劝学》写的就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多读史书、兵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那么,孙权究竟是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录音,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内容;注意听的时候要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一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读。学生评议后,强调易错字音、难读语句。

字音:卿(qīng)邪(yé)涉(shè)孰(shú)即更(gēng)刮目相待

几种句式的朗读:

主谓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要停顿,如“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宾短语中动词与宾语之间要停顿,如“见/往事耳”;

四、字句

2、节奏,如“但当/涉猎”,“与蒙/论议”,“士别/三日”,“结友/而别”,总之,朗读时要以不读破句为前提。

3、给课文画上朗读提示符号。(见课本记号)

4、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二)译一译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1、文中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

①博士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官职名称今义:学位的一级

②但古义:只,仅仅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③见古义:了解今义:看见

④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⑤过古义:到今义:经过

⑥更gēng古义:重新今义:更改、更正

(或gèng更加)

2、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理解:“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理解:不过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往事罢了。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理解:你说事务多,谁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理解:(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看),(你)不再是(当初)吴下的那个学识尚浅的阿蒙了!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理解:一个人跟你几天不见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理解:兄长怎么认识事物(或明白事理)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三)说一说

请学生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的故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学”字来展开故事情节:、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并与蒙结友(侧面描写)。学生根据这一思路再次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四)议一议

整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那么请大家把人物对话部分先挑出来,然后体会一下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孙权劝学》教案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朗读时应体现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口吻,“不可不学”应重读强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揭示学习的目的、方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见往事耳”应重读强调。同时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朗读时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委婉批评,揭示学习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反问句,对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加以彻底否定。同时,运用对比、反问,“孰若孤”要重读强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谈读书好处意在鼓励吕蒙求学,)

(五)演一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小结】

五、课外延伸,体验反思

劝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一、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是全文的文眼。

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深寒曲

明确: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

取为輮

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

“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

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3、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明确: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4、词语:輮、槁暴受就中

三、讲解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4、词语:浮≈隆假

四、课后作业: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劝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荀子》及相关文学知识,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并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味文中蕴涵的“学习之道”,通过研读文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有关君子学习的智慧,明确君子学习的态度以及具体的做法。

教学难点:

了解荀子思想;深入浅出,明确现实中学习的意义,能学以致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齐读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劝导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抓紧时间,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2.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指出先秦儒家三个时期的三位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对话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指出先秦议论文发展的三个阶段),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本文标题“劝学”,如何理解?“劝”字是”六书”构字法的哪一种?

明确:勸,从力雚声,形声字。形旁“力”,象古时耕地的农具耒之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有勉励之义,如“励、努、勉、勖。劝学意思是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二、朗读感知

1.放录音,正音正字。(见课件)

2.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3.本文一共4段,各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积”“不舍”“用心一”。

三、文本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掌握基础知识。

(1)重要词义。(见课件)

(2)通假字。

輮以为轮;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其曲中规;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思考探究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出中心论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第二段中哪一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其余五组比喻句与这一句有什么联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3.试一试,背一背。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掌握基础知识。

(1)重要词义。(见课件)

(2)通假字:君子生非异也。

(3)词类活用:非利足也;非能水也;登高而招。

(4)古今异义(古/今):声非加疾也;假舆马者;绝江河。

(5)特殊句式:善假于物也。

2.思考探究。

(1)、第三段中哪一句话回答了“学不可以已”?(用原话回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这一段使用了五个比喻句,谈到了与学习相关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跂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3.试一试,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第4段

1.掌握基础知识。

(1)重要词义。(见课件)

(2)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积善成德。

(3)古今异义(古/今):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爪牙之利。

(4)特殊句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思考探究。

(1)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此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2)在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十个比喻句来说理,这十个比喻句从意思上看,可以分为几层?

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3.尝试背诵。

四、合作探究

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这些比喻句分别是用来证明哪一种观点的,以及设喻的特点。

阐明学习的意义: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故木受绳则直;⑤金就砺则利。

阐明学习的作用: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正);

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

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反);

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

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反);

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

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正);

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反)。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⑴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⑵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

②正反设喻。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⑶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2.除采用喻证法外,本文还运用了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五、延伸拓展

1.孔子《论语》中的“君子”观: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结合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如果你是荀子,你会怎样说?

参考答案

1.荀子曰:学方能为君子。

2.君子对待学习有“不可以已”的态度,学习的方法是不能停止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博学、参省、假物、积累、坚持、专一。这样做了以后,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你的知识储备中有没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人和事,不断激励着你前行。试着与大家分享。

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匡衡凿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劝学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学家子思“五之法”);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孟驰北:生命的张力与炙热;

梁启超: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诗。一生勤奋,著述宏富。政治活动占据大量时间之外,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之多,各种著述1400多万字,148卷的《饮冰室合集》;

周汝昌:诗成掩卷去,脂斋余香沉。一卷《红楼》触百思,一生痴迷,终有所成;溘然长逝,无怨无悔……

小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抹背影,悠悠水长,他们的求学精神、道德修养让我们敬仰,我们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

劝学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 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

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

--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BC.313-BC.238)所著,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本文节选部分出自文章开始几个段落。

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中国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中国,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课文讲析

正因为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下面请一个代表上来板书一下练习一,把提示的比喻句也一并写上,并标上序号,中间的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给二、三、四段的比喻按练习一提示的分论点进行分类。

组内就练习一及两位同学的板书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填写好的练习一背诵本文

(生集体背诵)

师:自读全文,然后合上书背诵全文

师:下面分析第二段,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青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句式特点:a.+于=比较,可译为:比……a.

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

如碑文上常有的“享阳某十有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推理方法:类比推理, 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类比例证: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门前种得相思树,落尽想思人未归。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二三,下节课抽查

第二课时

1、 抽查两人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 请不点名由五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练习二五组加点词的辨析

3、 请7位同学自觉得上黑板完成练习三的通假字

4、 分析课文三至四段

1)、分析第三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第2、3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

第4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

师: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分总关系。

师: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外物,各种客观条件,这里指学习,学到的知识。

师: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类比: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可以成就自己

善假于学,可以弥补己之不足)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词语分析:而:①表修饰:终日而思, 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②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转折: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至千里,而绝江河。

④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在。

2)分析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四段。

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

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阐述学习要善于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

第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节选之后作了明确回答: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特点:n.+ 之 + a.(句末)=a.+ n.,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活用为状语)

3)小结:

师: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珍惜现在,以学广才,立志成学,争取做一个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

4)作业布置

①课外收集一些古代有关劝学的名言名句;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劝学文字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劝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领会文章内容,品味文章中传神的人物对话。

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治学对自己的成长重大意义;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品味文章中人物对话,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写的是什么故事吗?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试想一下,如果他长大后再勤奋学习,那么他会有所成吗?今天,我们学习北宋的另一位政治家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的一篇有关古人年长始学,学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

二、简介作者以及《资治通鉴》

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参考课后注解1)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研讨品味

一读,读准字音和停顿(重点词句见学案)

1 、请学生试读课文(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2、 纠正易错的字音和停顿

3、 全班齐读。

二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除课后注释外的重点词句或疑难字词(含学案中要求注释的字词;文中两个成语的含义是:吴下阿蒙:三国时名将吕蒙,特指不好读书的吕蒙,泛指人学识短浅。刮目相待: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互助解决。

3、请同学翻译课文。

三读 ,浏览课文,概述情节

记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四读,精读课文,品味对话,分析性格

1、思考:孙权是如何劝学呢?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并试着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不悦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的关心、爱护。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2、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先一语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

3、课堂熟读“劝学”部分内容直至背诵。

4、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劝学的结果?品味鲁肃与吕蒙两人的对话。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侧面表现吕蒙的才略的惊人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为自己才略深感自豪,颇为自得的神态,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自豪、自得)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主动与吕蒙结交,是因为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的,表明鲁肃爱才、敬才;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从这些语句及行动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爱才、敬才)

7、那么吕蒙听从劝告就学,从“吴下阿蒙”到“刮目相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能听取意见、好学)

8、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9、小组同学间分角色表情朗读劝学结果。

10、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

开卷有益(或要虚心接受正确意见,刻苦学习)

四、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

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五、结束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布置作业:

1、 有表情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 完成《顶尖课课练》第44页至 45页1-8题

劝学教案 篇10

教学背景

尝试把文言文教学和议论文写作教学相结合,摸索读写结合的新方法。

实施策略

本节课设计通过对课文的讲解,给学生传授三大方面的知识

(1)文中几个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3)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掌握其中的一种论证方法和运用分论点的方法构思的技巧。

教学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归纳以及读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且直观学习分论点对中心的论证所起的积极作用;掌握议论文要讲清的三大内容(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实施过程:

一、作者简介:

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晚年到楚国,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以后居于兰陵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论述学习问题的一篇重要。全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长期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道理。

二、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学生试译全文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此内容略)

四、讲解设喻的运用,并分析

说明: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称为“设喻论证”。(通常又称为“比喻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

(一)、诵读分析第l段并分析。

1、 诵读的准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2、 学生练习诵读。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然后检查学生试背,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第一段: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1、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2、提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这个观点的。)

3、提问: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4、提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要“博”则“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2、提问:这三组设喻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再问: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幻灯片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二)、诵读第二段并分析。

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为主。

1、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列举出来。

2、 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3、 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组设喻,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

学生熟读、背诵这一段。

(三)、诵读第3段并分析。

第三段文理分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五、总结全文,结合议论文的写作,辅导学生议论文的写作。

1、 中心内容。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讲清“什么”)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论点之二)(讲清“为什么”)

“不已”才能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态度、方法(分论点之三)(讲清“怎么做”)

教师点拨分析:

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 设喻的运用。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正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反复设喻,使内容逐步加深。

3、 对举(对比)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六、布置作业

1、 熟练背诵全文

2、 完成作业“思考与练习”三、四、五

教学反思

这节课对文言文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教法作了一次新的尝试,读、析、讲的能力有所提高,可惜一课时的学习时间,无法从文言文的新课教学过渡到写的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大的不足。拟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次尝试这种结合,希望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劝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了解《荀子》写作特点与编写体例

二、掌握文本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通假字

三、掌握几个文言句式

四、把握全文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荀子以大量比喻说理的艺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文本语言,掌握文言词汇及句式是本课的重点

二、体会荀子有关学习方法与道德品质之间的关系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家作品简介

荀子(约前298一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苟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宜帝刘洵讳,称为孙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 学,任过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苟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一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

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一教育功能的重要。

苟于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 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 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掌握重点词句

〖正音〗

輮(r6u)省(xǐng)臾(yǘ)舆(yǘ)楫(jí)跬(kuí)骥(j&igra一ve;)驽(nú)锲(qi&egra一ve;)镂(1&ogra一ve;u)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包含两方面的意思:1、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不能停止;

2、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直木“鞣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人工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

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

苟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

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鞣”;

金要利,就要“就砺”, 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

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词语〗輮槁暴砺省知

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

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

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词语〗须臾跂加舆彰疾致水绝 生——性* 假

第4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1、学习要逐步积累

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

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从“舍”与“不舍”——论述学习持之以恒。

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

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

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3、用蚯蚓的用心专一,获得成功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词语〗备跬步驽马锲镂爪牙跪螯

三、朗读,练习背诵,方法指导。

四、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讨论课后联系二,落实词句知识,完成知识迁移

〖多义词〗

①强,猛。例:“声非加疾也。”(《劝学》)

②快,迅速。例,“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

③疾病。例:“君有疾在腠理。”(《扁鹊见蔡桓公》)

④厌恶,憎恨。例:“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⑤妒忌。例:“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⑥痛苦。例:“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①送达,表达。例:“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②到,到达。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意志,情趣。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魏书·茹皓传》)

④精致,细密。例:“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酷吏传》)

①借,借助。例:“假舟楫者。”(《劝学))

②如果,假如。例:“假有斯事,亦庶钟期不失听也。”(《与王修书》)

③不真实。例:“乃悟前狼假寐。”({聊斋志异·狼三则》)

①断绝。例:“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极,非常。例:“绝有力而甚舍人焉。”(《罴说》)

③横渡,横穿。例:“而绝江河。”(《劝学》)

〖通假字〗

(1)虽有槁暴(有一又)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一智)

(3)君子生非异也(生——性*)

(4)鞣以为轮(鞣一螟)

〖词类话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对上,对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用心一也

“一”,数词有用作形容词,专一。

〖古今异义〗

参——古义:检查,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加入,

疾——古义:强,宏大。例:“声非加疾也。”今义:疾病,快。

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

跪——古义;腿或脚。例:“蟹六跪而二螯。”今义:跪下。

金——古义:金属制品。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黄金。

〖虚词〗

于:

①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②介词:比

苛政猛于虎 而青于蓝

③介词:向

告之于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①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有蒋氏者

②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①连词:并列关系

君将哀而生之乎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连词:修饰关系

潭西南而望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连词:转折关系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连词:顺接关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拓展创新,思考讨论

1、本文在设喻上有何特点?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一入一浅一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①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于冰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②设喻方式多样:

a.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鞣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b.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 “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c.反复设喻,如“肢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A、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B、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C、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比喻深入论证,如三段第一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细流”两个比喻从反面深入论证。

2、说说本文语言上多用偶句的作用

(1)文中的比喻大都采取对偶、排比的句式,整齐和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使文章琅琅上口,便于诵读。

(2)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齐对称,又参差错落,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还用了一些排比句,读起来语气畅达,有气势。

四、背诵课文,练习默写

五、作业

1、《导学》能力训练

2、结合本文,写一篇三百字以上的谈学习的文章

【教学反思】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 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一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 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 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 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 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 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 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教案 篇12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习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xìng )非异 跬( kuǐ)步 ...

骐骥( qí )(jì)驽马( nú ) 锲(qiè)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u )螯( áo ) 蛇鳝( shàn )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习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劝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