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资本论读后感

2024.01.08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很多人在读书时代都被要求写读后感吧,作品是一本口碑很好的书籍。有关作品的优秀读后感都有哪些特点呢?合同范本网编辑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整理了一份专业的“资本论读后感”。

许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接触过读后感,这项任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并理解一本优秀书籍后,对其内容、观点和主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的写作任务。在这里,我们推荐了一本评价很高的书籍,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这本作品的专业读后感。

首先,一个优秀的读后感应该包含对作品主题和核心思想的深入解读。一本好书通常都能引发读者对社会、人生、人性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因此在读后感中应该对这些问题提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样做不仅表明读者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程度,更展示了他们对世界的独到思考。

其次,读后感应该包含对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评价。一本好书的情节发展应该紧凑有力、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生动鲜明、具有独特魅力。在读后感中,读者应该能够准确描述书中的情节转折、人物性格以及他们与故事发展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进行客观而有深度的评价。

最后,一个优秀的读后感应该展示读者的个人感悟和体验。每个人阅读同一本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读后感中表达个人的情感以及作者作品对自身的触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作品的赞美、批评还是反思,都应该有理有据,并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相结合。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读后感应该从深入解读作品主题和核心思想、评价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展示个人感悟和体验这几个方面进行。希望我们为您提供的专业读后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也希望这本作品能给您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

资本论读后感 篇1

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所拥有的。但是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资本家所赚取的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但这种剥削只体现在流通领域,而只有当劳动作为商品被出卖时,才是真正意义上剥削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该不该成为商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剥削作为对现实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是资本家为占有劳动者而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

而且,其根源,剩余价值,也暴露了资本家的道德丑恶。但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即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把双刃剑,一方是对工人的剥削,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工业革命以后,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和妥协中,双方的关系也趋于稳定。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总有一天,人们将不得不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转型。

总的来说,我们越是资本主义社会,就越应该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要知道,目前它的阶段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作为社会主义共产党人,我们应该对自己阶级的未来充满信心!

16级金融三班张明珠

资本论读后感 篇2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近来我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收获颇丰。

资本理论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讲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讲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讲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过程。

在第一卷中,我们介绍了商品和货币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工资和资本积累过程。

什么是商品?马克思在第一章里说:“正如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一样,商品产生过程必定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不仅要产生价值,而且还要产生剩余价值。

”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不仅要耗费一定的劳动时间,还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劳动的产物,必须经过劳动,投入一定的劳动,最终使成品成为产品。如果这些产品是生产者自己使用或自己消耗掉,那也不是商品,比如说我国的农民伯伯生产的粮食,一些是自己消耗掉,那么自己消耗掉得那部分就不是商品了;剩下的农民伯伯一般都是拿到市场上**,那些**的粮食就成了商品。

也就是说,商品要经过生产和交换两个环节。

实际上,人们在交换商品时,是在交换他们的劳动时间,同样的劳动时间,作用在不同的物品上,产生的产品就不一样。马克思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人们在交换过程中,并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了生产产品,我们需要投入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是按我们投入的时间计算的。因此,商品的价值与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力成反比。

在不同的人眼里,同一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人们渴望同一交流。后来,经过时间的发展,人们把大多数人用来生产这种商品的时间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际上是一个平均值。在漫长的交换过程中,人们发现商品交换中存在许多缺陷。比如,一个牧羊人想用牛奶换馒头,而一个拿着馒头的人不需要牛奶,所以他必须找到一种媒介。最后,钱出现了。

有钱不仅表明你有牛奶、面包和其他实物,还代表你有多少劳动时间。货币结晶是货币交换过程的必然结果。所有其他商品都只是货币的特殊等价物,而货币是它们的一般等价物。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是商品,也有价值,当它们越来越多地进行商品交换时,它就成了货币商品。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每一种商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是劳动和价值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价值,而且产生了剩余价值。作为生产车间的所有者,如果你生产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比社会所需的劳动时间要少得多,那就意味着你生产了多余的产品,可以说是剩余价值。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地压榨和剥削工人。他们不仅要求工人阶级多做工作,而且不断改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水平。

据我了解,延长劳动者工作日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应称为绝对剩余价值,而缩短必要工作时间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应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对立统一的。

在形式上,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是以绝对延长工作时间为基础的;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没有绝对剩余价值,就没有相对剩余价值。它们的区别是:

绝对剩余价值取决于工作日的延长,相对剩余价值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

工资,什么叫工资?现在我们都普遍认为工资是老板工资的金钱奖励。可是现在的社会,一个人的付出往往与获得的报酬不一致,有些人辛辛苦苦劳动,一家人却为温饱问题发愁;有些人却不然,不仅劳动少,财富却不少!!!

马克思的第一卷里说的:“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的提法虽然荒谬,但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工资的确在形式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由此可见,劳动人民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劳动与自己所获得的工资一致,但是资本家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所以他们会或多或少地从劳动人民的口袋中扣除一些出来满足他们对更高物质的需求。

工资是劳动价值的货币形式,工资变动规律与劳动价值变动规律相一致。人们都在为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而奋斗着,他们却不知道就算提高了工资待遇,商品**所**的幅度足够把工资的**部分抵消掉,换而言之,就是治标不治本。

资本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会积累资本。马克思的话:“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同时还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

”他同时指出:“资本流通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做准备;第二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第三阶段是通过**商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分为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原始积累最为突出的就是把人们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出来,这样,这些被分离出来的人就成了自由劳动力,书中有关英国“圈地运动”的举例就是典型。原始积累就是资本积累的最原始过程。

关于《资本论》第一卷我初读感觉就是这样,有很多地方还需要认真地去弄懂,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不断地学习、搞懂里面的深奥知识。总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资本论读后感 篇3

记得多年以前,一次偶然机会和中文版《资本论》有缘,怀着好奇心读了起来。

好奇是因为小学时代就明白马克思在当时大英博物馆,经历四十寒暑才写成的。之后在朱自清先生散文关于访英记录中,也证明大英博物馆在20世纪三十年代,还完整地保留着马克思当年学习位置及留下的脚印。当然,这是表面而略带传奇色彩影像。更实质问题是关于《资本论》一书社会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个人读后感觉如下。

这真是一本经典经济论著。要读懂它很难,虽然马克思尽量用最通俗语句和严密科学逻辑,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政治经济学里念。这一点从《资本论》全书很少用复杂公式和晦涩难懂词汇就能够略见一斑。而我说他难懂也仅单单指马克思在本书中,运用了几乎涵概了当时社会各领域最新科学知识,既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两大宏观领域几乎所有科学知识。详细广泛研究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能够考证各种现象,并创造性阐明了未来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无论谁人去解读资本论。要明确《资本论》每一个独立政治经济概念或者段落和章节,本身就是一篇论文核心思想的表达,务必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写著的《马恩全集》里相关文章或者摘要才能读懂。

看起来很麻烦,但又别无选取,这就是《资本论》精典所在吧。当然,有助于阐述马克思自己论点的先人或者同时期科学研究成果,马克思本人是会恰当选用到自己著作里的。这觉不能成为之后“庸俗批评家或者卑鄙者”攻击污蔑他的借口,因为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这天,不利用继承先人或者当今已经构成科学礼貌成果,无论在什么领域做什么工作我们仍然会一事无成的!很遗憾的是我不是个勤奋如马克思那样五十几岁仍然学了几国外语,虽然时至今日才四十有几,所以我不能读懂《资本论》原著。译著表达本身就存在曲解原文客观缺陷的!

资本论读后感 篇4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经济学巨著。由于其篇幅繁长,所以我也就选择了第一卷的第一章商品和货币进行阅读,由于理解能力有限,个人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只是非常肤浅粗略的认识。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由于约定俗成,所以商品尺度有所不同。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是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的属性,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

在我们所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改变。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从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可见,使用价值或财富具有的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里面。

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价值由于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的商品和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个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是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时间。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家孩子量也就不变。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期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哪些特征。

劳动总是联系到它的有用效果来考察的。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者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相互对立。

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

一切劳动,一放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另一个方面就人类劳动力能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A。 简单的。

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

(1) 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一个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与之对立的等价形式,完全取决于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2) 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的相对表现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最后,商品的价值量和这个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发生的变化,完全不需要一致。

(3) 等价形式。第一个特点,就是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第二个特点,就是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4) 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一个商品的简单家孩子形式包含在它的与一个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关系或交换关系中。

B。 总和的或扩大的总体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缺点。第一,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因为它的表现系列永无止境。第二,这条锁链形成一幅由互不相关联的而且种类不同的价值表现拼接成五光十色的镶嵌画。

C。 一般价值形式

(1) 价值形式的变化了的性质。商品的价值表现:

1是简单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

2是统一的,以为都是表现在同一的商品上。它们的价值形式是简单的和共同的,因而是一般的。

(2)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一种商品的简单的或个别的相对简单或个别的相对价值形式使另一种商品成为个别的等价物。

(3) 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度。一般等价的形式是价值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可以属于任何一种商品。

D。 货币形式。

金能够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相对立,只是因为它早就作为商品和他们对立。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其神秘性质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价值规定的内容。而是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像以上分析已经表明的,是来源于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这样的: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做商品,从而当做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了,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做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产生关系。

读完这一章虽然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懂得了我们的劳动所创造的物品在使用和流通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的价值定义以及这个流通的世界是如何通过双重性质转化来运转的。

资本论读后感 篇5

提起马克思,就会想起他的举世巨作《资本论》,一直都听过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机会阅读。放假前,在图书馆徘徊了很久,不知道要借什么书才好,直到一本厚厚的《资本论》出现在眼前时才停下脚步,不由自主地翻看起来。也许是出于好奇和想挑战它吧,就毫不犹豫地借来阅读了。

一直都听说过《资本论》晦涩难懂,因为觉得它很“恐怖”,“高不可攀”。可现在它成了一项任务,在这面前,我只有硬着头皮读了。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滋味。到了大致读完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那么“恐怖”,那么“高不可攀”。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着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科学革命化。”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它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着作。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积极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从《资本论》,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干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须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更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颗颗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产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的,但照这种模式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型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的,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出路。“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机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光是一本社会发展的预言书,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济学着作,其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令人折服。下面就我体会较深的两点粗略谈谈。一:使用价值概念的扩展在《资本论》第一卷第48页,马克思的名言“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对他的追随者带来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因为这些自以为是的追随者们据此认为使用价值就只能是实物或者物质财富,从而把马克思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改成了封闭而又僵化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对于这段话竟然如此限制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马克思肯定是始料不及而又非常悲哀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克思自己并不拘泥于他的这一所谓名言。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

资本论读后感 篇6

1985年,詹姆逊访问北京大学,引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文化学术研究的热潮。xx年,他再次登上华东师范大学的讲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不久前,78岁高龄的杰姆逊开启了他的又一次中国巡讲,先后在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文汇报》进行了演讲和座谈,本文是其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资本论新解”。

这次演讲的特殊之处需作一些说明。演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部分谈的是全球化条件下的经验与政治,两部分的相通之处在于:都是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相关性。

我对马克思如何来呈现事实不感兴趣,对那些据说是他从事实中推演出来的相关规律也不感兴趣。全球经济危机足以证明马克思对资本的描述是正确的。

《资本论》第一卷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的完整图画。对我来说,《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的、形式意义上的问题关乎再现/表征的问题,即如何从个别元素、历史过程和各种角度来构造一种总体性;尤其是如何公正地对待这种总体性;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它不仅是非经验性的,而且是完全处于运动之中的,不断扩张,处于总体化运动之中。这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资本主义独特经济性质的最核心部分。

然而,永恒的崩溃过程对于资本主义结构来说也是本质性的:于是,在这儿我们就有了这样一种机器,它不可避免地会崩溃,因此为了维持自己的实存,它必须不断地用扩张自身、扩张自己控制领域的方式来修复自身。

曾有人认为货币可以解决《资本论》第一卷(论商品)的等价问题,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解答,因为货币并不是一种解决方式而是一种中介:货币是二元性的,它被用于表达一种关系,可实际上却隐藏了这种关系本身。这种货币的神秘性质解释了为什么如此多的乌托邦围绕以下原则组织起来:

摆脱货币就将摆脱所有问题。如果货币是一种真正的解决,那么诸如商品及劳动的“合理**”这样的东西就是可能的,因而社会民主自身是可能的: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修补资本主义,从而将它改造成一个公正的社会。

另一方面,蒲鲁东的伟大口号:“财产即偷窃”——也让人无法满意,因为它假定以无**主义精神摆脱货币将废除更深层的问题,可是货币仅仅只是这一问题的症候而已。货币、财产、资本主义自身依赖一种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或者至少它们依赖一种结构性的悖论(劳动价值论告诉了我们这一悖论的答案),因此无法用法令或修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然会转向生产过程——资本和新资本只能在这里产生。就生产本身而言,它很快就把我们引向劳动价值论的秘密和解决之道。这里的问题表现为:

突然间,时间被引入了——尽管仍然是以一种定量的、静态的、非辩证的方式。劳动价值论导向了所有关于利润率、劳动小时数以及那些有趣的变量组合的计算(这满足了马克思自己的兴趣,他对于数学与微积分的兴趣可以排在第二位)。然而突然之间,这些**撞了墙:

工作日限制、法律规定的工作日限制、工厂法规定的工作日限制,一下子阻碍了资本的必然扩张。

因此,话语必须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一个新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提问和回答都充满了激烈性:赞扬集体性或合作性。马克思兴高采烈地称之为“赐予资本的免费礼物”:

合作劳动辩证地增加了价值和产品。当然,这是亚当·斯密的发现,在这里,它变成了马克思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不重视生产,而是重视集体生产。

论协作的一章是《资本论》第一卷跳动的心脏。

然而,这一赞美是短命的。当协作变成机器时,这一人类赞美的原则就成了弗兰肯斯坦创造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怪物。然而,这一新现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问题。

它导向一种更复杂的新的时间理论以及关于资本主义“毁灭”了过去的理论,同时又导向以下问题的新解答:新的立法阻碍了绝对剩余价值,使之停滞。——提高生产力,强化价值生产却不延长价值生产,这一理论名为“相对剩余价值”论。

辩证地说,这个新的答案,本可以让马克思总结自己的作品——机械和工业技术,却导致了一个新的概念困境。这一两难有两种形式:首先,节省劳动的装置突然导致了劳动者(特别是童工)工作时间令人震惊的上升。

其次,节省劳动力的机器本应减少工人的数量,但却以失业的形式出现。在这一事例中,我们的两难局面具有了另一种形式:如果价值源于劳动,假定劳动者越多,那么所生产的价值也就越多,可资本家为什么坚持压缩劳动者的数量?

在这一点上,整个过程的真理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马克思将决定性地阐明他所谓“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即他在同一文本脉络中称之为“绝对”规律的东西。以下是我的引用:“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力量的相对数量和财富的实力共同增长。”当我们记起这一正式的响亮的表达——“产业后备军”——仅仅指失业者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更具戏剧意味、更容易获得的辩证悖论。

这仅仅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是在增加失业人数的同时增加财富和生产力。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评价整部《资本论》的意义了。这是一本关于失业的书:抵达《资本论》概念顶端的是以下命题,即产业资本主义一方面生产出数量巨大的资本——这种资本在潜在的意义上是无法投资的,另一方面制造出人数不断上升的失业人群。

当前的第三阶段资本主义或金融资本危机完全可以印证这种情况。

我想补充一点,资本不是劳动,而是过度劳动、非人力劳动时间长以及在前者受到限之后大量童工。资本也与这一著名的“产业后备军”相关,也就是说,与失业者相关。

这里并不涉及harry braverman论泰勒制、劳动与垄断资本的经典著作所指向的严格意义上的劳动。然而,以下观点是错误的:历史的发展使19世纪资本主义整体性的再现过时了:

正相反,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凸显出来的资本的时刻,恰恰在未来的运动中得到了仔细的勾勒——这些空间一方面是信用和金融资本,另一方面是帝国主义(马克思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描述只是简单地谈及诸如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殖民地,虽然你可以从这一论原始积累的尾声中推导出我们所谓的今日帝国主义)。

因此,我必须下这样一个结论,《资本论》并不是一本政治著作,除了建议工人组织起来之外,它关于资本的说明并没有任何政治后果。除了在第一部分举了一个假想的例子——联合起来的工人社会——之外,它并没有描绘社会主义的样子。然而,让我更为充分地来解释一下:

马克思是一个真正的政治人物。除了列宁,他杰出的政治直觉和政治思想是无法比拟的。他是一个非凡的机会主义者,这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主义者。为了改变和废除资本主义,他可以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

工会、暴动、议会选举胜利、农村公社回归、甚至危机中的资本自毁等等。如今每一种政治性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从社会民主派到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和无**主义——都是马克思整个方案的可行的候选者,而他的议程则是随历史情境和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而改变的。然而,在《资本论》里却没有任何政治方案或是政治策略,《资本论》依然是阿尔都塞意义上的科学而非意识形态。

人们常常感叹,马克思主义似乎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理论,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一个恰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但我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政治理论和政治哲学总是附带的。政治应该只是一个机会主义的问题,应该是刻保持警惕,而不是任何理论或哲学的问题。

在我看来,即使是目前以各种方式重新定义大众民主的努力,也偏离了资本主义性质和结构的核心问题。永远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政治答案或政治制度,但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需要关注后者。

接下来,我想首先转向后现代性中的日常生活领域,也就是转向主体性构造领域以及某一尚属推测中的新的后现代主体领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出现——此种发展完全改造了工业生产甚至是劳动自身——必然会带来主体性的改变,主体醒着的时间完全消耗在各种类型的电脑显示器前了。

在主体性和个人体验方面,我们的时间体验正在被空间体验所取代。但事实上,我们都在主观意识、现象学经验和生活经验中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因此,我们需要追问,为什么这种时间感却要屈从于空间的统摄?

我想,不仅是柏格森,还有托马斯·曼和普鲁斯特,这些现代主义者都迷恋深度时间。这种迷恋实际上根源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于是造成了迟缓的乡村时间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及工业化节奏共存的情况。因此我们说,后现代是现代化的完成,是乡村的消失的结果(农民成为计时工人,原始农业变成农业产业)。

在更充分的现代化中,工业劳动力和城市资产阶级的区分都被抹去。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个人都成为雇佣者,一切东西都进了购物中心,空间不过是表面的无限延展。现代化不平衡发展在过去是由区域和民族国家体制造成的,现在则是由全球化造成的,文化自身成为不平衡发展的一个空间。

这样,和全球化的联系就十分清楚了:如此辽阔的全球规模绝不可能在以帝国主义、大都市和殖民为代表的现代阶段出现,只有当殖民体系解体了,它才有了出现的条件。

但是就今天的现实而言, 我们应该谈论的倒不是民族解放而是商业,不是一般的跨国公司,而是新的巨型国际商业集团出现所依赖的信息技术。在电脑化时代,空间的距离是如何正被翻译为实际存在时间的共时性的,也就是说,空间正在消除时间。投资、**、廉价兜售国家货币、剥夺和并购,把未来打包作为可以买卖的商品,这些都被最新出现的交流工具加速实现着,柏格森主义所谓具有绵延特征的时间轨迹已荡然无存。

时间的停滞严重地改变了或切割了人类的经验。

我将这称之为时间性的终结,一切终止于身体和此刻。值得寻找的只是一个强化的现在,它的前后时刻都不再存在。我们的历史观也受到影响。

从前的社会没有一个像我们现在的社会这样,有着如此少的功能性记忆和可怜的历史感。这一切和今天个人主体的转换干系重大。在后现代性第一次萌动中,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者宣告了“主体的死亡”。

他们看到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无法和庞大的体制力量抗衡而日趋衰落,同时也看到这种个人主义体现的是具有占有欲和侵略性的自我,而把这种自我唤起的资本主义竞争如今也已衰落。身体是资产阶级文化在消耗殆尽之前的最后现实,是转变、变化和变异的最后发生地,是主体的昂扬自信的激情消退后残留的一点点心情。

回头反思使我们看到,作为第三个资本主义阶段的全球化只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激烈的反殖**动另一个面向。资本主义在前两个阶段首先建立了民族工业和市场,随后进入帝国主义和抢占殖民地时期,并迅速发展了世界经济的殖民体系。这两个时期的一个共同标志是对他者的建构。

首先是各式各样的民族国家把人民分成相互竞争的群体,人们的民族认同只能建立在对外国人和民族敌人的憎恨上,而各自的身份认同则通过相互指认为他者来完成。但是不久,特别是在欧洲,民族主义迅速放弃狭隘的民族立场,允许少数族裔和操不同语言的人发展自己的民族方案。

这种渐进的扩展不可与后来的全球化相混淆。帝国主义体系是把殖民地的臣民当作他者来殖民的。种族的他者意识和充满欧洲中心主义或美国中心主义式的对落后的、贫弱的臣属文化的轻蔑将殖民地的人民视为前现代的人,将统治性文化和被统治文化区分开来。

他者的世界体系就在作为第二个资本主义时期即帝国主义和现代性阶段建立起来了。

显然在反殖**动中,这一切都逐渐烟消云散了。臣属的他者们一向无权为自己辩护更不用说来管理自己了,现在则第一次如萨特所说,用自己的声音宣告自己存在的自由。一刹那,资产阶级主体和这些从前的他者们泯然一体了,整个世界被一种新的无名所统治。

现在世界上存在的不仅仅是成千上万某个国家的公民,某个民族的语言,而是几十亿人。

那么这一切与政治是什么关系呢?既然我们一直在讨论空间,我不妨就简单提出一个看法:今日之世界政治皆与房地产相关。

后现代政治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土地掠夺,在地区和全球范围都是如此。无论我们想到的是巴勒斯坦聚居地和难民营问题,还是原材料及其开发政策,或者生态问题,联邦制问题、公民权和移民问题,在大都市同时也在法国简易居住大棚、巴西贫民窟和小镇上发生的中产阶级化问题,今天的一切都和土地相关。按马克思主义术语说,这一切变化归于土地的商品化和残余的封建制以及农民阶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农业、农业商业以及农场工人。

那么时间去哪了?它在我们瞬间拥挤的手机**和短信发射中,在西雅图、胜利广场和威斯康辛的群众游行人群里。这样的时间,正如我的朋友迈克·哈特和托尼·奈格里所说的,标志着乌合之众的出现。

这已不是延绵时间里的政治,而就是此刻和现在的政治。奈格里让我们看到这种时间乃是一种构成性力量而不是被构成的力量。总而言之,这种新的此刻已成为后现代性的标识,一切都停留在此刻和身体里。

在这新的无处不在的空间和短暂此刻的辩证法里,历史、历史性和对历史的感觉都成为失败者。过去已经不在,未来却无法憧憬。很显然,历史的消亡为我们的政治和政治实践罩上了阴沉的暗影。

资本论读后感 篇7

我通过马克思《资本论》的学习,感触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其一,在劳动价值论方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②剩余价值: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③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更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二是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实践可行性。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

马克思指出,从方**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此,人们对社会生产方式范畴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认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建立在商品经济社会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和社会的存在,就没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

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第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同**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个别的),这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其四,在关于地租方面。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低于市场**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第五,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直接指出了为什么穷人总是穷人的秘密。关于工资理论,我只谈劳动价值的定义(没有办法详细说明)。

这个定义很多人已经是烂熟了,不过,没多少人认真思考过。成熟度的定义是:劳动价值是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根据这一定义,马克思做了一些解释,指出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价值包含着历史和道德因素。马克思的意思是:

历史不同(气候、风俗、习惯等),“必须的生活资料”不同;社会道德不同(隐性的社会规则),“必须的生活资料”不同。这种解释不应低估。它直接指出,穷人永远是穷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

穷人只能消费,不能让穷人有多余的钱(可以转换成资产)。我们都知道,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工资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工人阶级仍然是工人阶级。为什么?

穷人只消费,没有多余的钱来积累资产。当工资很低的时候,我卖给你手表和自行车;工资高点,我卖给你电视;再高点,我卖给你空调;再高点,我卖给你房子;工资不够高?我提供贷款,这样你以后的工资就不会剩下了!!

这些行为都是自动的,为什么?从小就培养你的“消费观念”,到死都不教给你“投资观念”。你见过学校教你怎么做老板吗?

都是教你做个好雇员!!!当你长大后,如果没有一个正式的老板,你还是会感到不安!!穷人没有投资意识,缺乏投资技能(渠道)。他们既不想要也不能!!

至于富人,我从小就教孩子们当老板。他们知道投资,即使他们犯了错误。

因此,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子女都是工薪阶层,大多数老板的子女都是老板。为什么会这样呢?记住**规则-有**规则的人。

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精髓就是:永远不要让工人有余钱投资,鼓励他们消费吧!没钱的话,预支未来吧,现在就让他们未来也没有余钱。

--这是雇工的生产和再生产!!不理解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精髓,我们就是永远的“房奴”、“车奴”……无穷无尽的“资本之奴”。

其六,《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资本论》毕竟是一部科学巨著,理论深奥,知识渊博,初学者读它是有一定困难。

资本论读后感 篇8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从事的事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艰苦科学研究的结晶。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资本对我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很大帮助。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篇,研究对象是商品和货币,其核心理论是劳动价值的理论。对商品与货币经济关系的分析,为研究资本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商品和货币》这一章,是在抽样理论形式上研究商品的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矛盾,而着重分析价值;同时,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解释商品和金钱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基本理论分为商品理论和货币理论。

在对商品理论的分析中,马克思首先给出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商品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分析商品范畴;其次,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确定商品的两个要素提供科学依据;然后分析了价值形态的发展过程,从商品内部矛盾的运动中得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最后,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秘密,说明研究商品价值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揭示生产关系。

在高中的时候,我学会了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之间的关系。读完这一章,我对这两个因素有了更深的理解。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它是由商品的属性决定的,没有商品本体,就不存在。

因此,商品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或财产。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和消费中才能实现。无论财产的社会状况如何,使用价值始终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但如果撇开商品主体的使用价值,商品主体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人类未分化劳动的纯粹结晶,是这些东西共同拥有的社会实体。商品的这两种属性在商品中是对立统一的。如果其中一个丢失了,就不能称之为商品;但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二者是相对的,即二者不能兼得。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之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渊源,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支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要素是由劳动创造的,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但作为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不同的范畴,形成它们的劳动形式应该是不同的。

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个体形式的价值形式,总的或扩展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商品拜物教是私人劳动的独特社会性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正是这种交换关系,使得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马克思在第一章第三节从价值形式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从逻辑发展上给出了货币的起源。从货币的形成过程来看,货币本身是一种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货币的使用价值翻了一番,作为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从价值来看,货币同任何商品一样,它本身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并且是通过每个含有同样多劳动时间的别种商品的量表现出来的。当它作为货币流通时,它的价值是固定的。货币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主要功能,当然也存在着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其它功能。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用来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不过,观念上的货币必须以真实货币的价值量为基础。货币流通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之所以具有流通手段的功能,是因为货币是商品的独立价值。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只有生产劳动,因此才是价值的源泉。特别是只有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而非物质生产作为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已经被抛弃。20实际末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传统的工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而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要素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生产劳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和扩大的范畴。从根本上来说,它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消费水平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生产劳动的内容是不同的。然而,劳动生产理论仍然是理解新现象的理论基础。

从资本理论的角度看,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决定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是市场经济存在的根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它将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

同时,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应通过商品关系实现自身利益。商品经济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商品交易所需要市场环境,发达的商品交易所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自发地调节商品生产,而且可以促进生产者提高技术水平。在开放的环境中,商品价值的决定不再仅仅依赖于国内市场,而且还要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某些高度开放的部门的商品的价值甚至完全在受国际市场上决定。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商品国际化将迅速发展,更多商品的价值将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因而影响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就不是仅仅取决于国内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熟练程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熟练程度。这使得我国商品生产者面临的竞争范围更大,竞争程度更为激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参与国际竞争的理念,自觉在国际市场上运用价值规律,实现优胜劣汰。

资本论读后感 篇9

刚刚接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时,就纯粹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分析、图表分析等等来说,还能接受,但书中大量引用《资本论》中的话来分析微观中的概念、理论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无知。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W的分析联系起来,后者只能相当于体力劳动。实在没有太多比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处,或者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抄袭,当然,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种抄袭。

“从内容来看,G—W是表现为G—W ,……货币额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G—W 际事表示G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这种是的关系实际上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是以吸收劳动量,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即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将怎样选择一定的资产组合(资产结构)以实现利益的极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资产怎样分配于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后者是能通有对资产怎样占有获得最大价值的非生产过程,前者论述的只是怎样分割货币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论述人是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而且还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通过三者的分配情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总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比前者有了很大发展,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了这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论创新,而思想上,完全没有何独到之处。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即是,马克思对货币分割的分析是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基础的,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从前人那继承过来的,并不是对托宾的偏见,主要在于说明《资本论》的思想性。

对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遍阅读之后的一点感受,第一遍阅读明显比第一遍有了很大进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还是由于思维的缺陷,还有许多看上去不流畅之处,思维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维速度。我想也坚信。通过第三遍、第四遍……的阅读,问题一定会慢慢的解决。

以上是本人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感受,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一步体会到了怎样阅读,仅仅为了读一本《资本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去读《资本论》,或是只把它当作一本经济学巨著来读,相信不会有大的收获。

资本论读后感 篇10

马克思《资本论》是一篇不朽的名著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19年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1999年,bbc评选“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劳动价值论

(1)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

分析

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2)剩余价值

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

工作

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3)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更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

三、关于地租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

市场

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最近读了资本论缩译版的第一卷。

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偶然间听别人说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读过资本论还叫共产党员吗,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为德文——英文——中文,这当中有着大量精髓的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但是鉴于本人能力与精力有限,也不必像老夫子那样求甚解,所以选择了一本中文缩译版。其中几点令我印象颇深。

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计时工资是用直接的劳动持续时间来计算;计件工资用间接通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计算。其中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是资本家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资形式。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过剩人口大量存在,从而扩大品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不过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社会公有制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共产党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现在你存在以下问题吗?你的工作日超过了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的时间吗?你的工资形式是计件工资吗(“跟项目走”或者叫“多劳多得”)?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没有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有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