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收藏10篇)。

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必须记下我们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定期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栏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与“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相关的参考资料,希望大家能够查看并获得启发!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1)

近日,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会。会上,两位老师组织了示范课、讲座、专家讲座。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努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人文意识和人文素质,就不可能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其实,不要把艺术教育当成纯粹的技术训练,不要把艺术与丰富的人文背景分开,再次重视艺术作品的欣赏,理解和探索人文内涵。此活动一般用于教学欣赏和介绍。在课堂上,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最多的信息。在课堂上学到的任何东西,都应该被视为人文浩瀚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应该接触到人文精神的海洋。但是,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与表达”、“设计与应用”等领域,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索性学习和技能训练。

新课程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应该教鱼而不是教鱼。转变课堂角色,将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增强学生学科个性。艺术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好坏之分。它代表了人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差异是一种资源。差异是一种资产,已在课堂讨论中得到充分利用。  当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我们要当带头人,发挥引导者、顾问的作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次学习课标,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体验,感受到我们集体温暖向上的力量。学完课程标准下楼的那一刻,突然想到了三个要素,在这个空间里,我作为学生,我将如何引导他们?如何让他们喜欢我的美术课,我不希望他们都成为画家,当然那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他们喜欢我的美术课,每40分钟的快乐。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2)

4月15日-18日,我有幸参加我县党政考察团赴林州学习,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建设工程、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青年洞、谷文昌故居、扁担精神纪念馆,在红旗渠干部培训学院观看了红旗渠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的访谈录,聆听了《弘扬红旗渠精神、增强党性修养》主题党课。几天的红旗渠考察学习,我心灵一次次被震撼、被感动,收获颇深,深受教育,思想上得到一次洗礼。

当走在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向前看不见头,向后看不见尾,抬头看是陡立的峭壁,俯首看是数丈高得悬崖,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观,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不屈不挠与天斗与地斗,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尽艰辛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

善于学习,才能攀登理论的前沿,才能了解最新动态,才能把握工作命脉,才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一是学习他们的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星转斗移,岁月沧桑。红旗渠开始建设至今已45年。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个,架设渡槽152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彻土方1515万立方米,总投工3470.2万个,途径崇山峻岭、千沟万壑,林县人却做到了全程仅1/8000的落差坡度,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这种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值得学习践行的,在平凡的工作,我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才会有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伟大事业。二是学习他们的勇于进取精神。林县的三十万干部群众,“宁可苦干,不能苦熬”,扛着工具,背着铺盖,自带口粮,毅然决然上太行,在一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情况下,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在沟壑纵横、悬崖叠生的太行山上,凿出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这种知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是我值得学习践行的,只有不满足于现状,不被困难打倒,也不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勇于进取,不断进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三是学习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红旗渠的跨省调水,离不开山西、河南两省支持,红旗渠的建造施工,离不开林县各公社各生产队的团结协作。这种在艰难的环境下,不分地域,不分团体,不计你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协作精神是我值得学习践行的。四是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红旗渠修建中,林县的15个公社无论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不计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建设出工出力。修建红旗渠10万民工忍饥挨饿、吃糠咽菜,住山洞、搭窝棚,前赴后继,修渠不止。这种不讲条件、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我值得学习践行的,具体说来就是要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立足本职工作,敬业勤业精业,谋事干事成事,尽心尽力尽责,吃得苦、吃得亏,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习近平同志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兴务实之风。通过这次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深刻领悟了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应成为我为人做事的根本,是激发我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是鼓舞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要将红旗渠精神贯穿思想和工作始终。一是我要身先士卒、带头垂范,大力弘扬传承红旗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树立真抓实干的意识,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二是抓组织建设,筑牢支部战斗堡垒。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实现基层党组织设置科学化和工作全覆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突出政治功能,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重点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三是抓党员学习教育,筑牢党员思想根基。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力求学深学透、真懂真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上好初心、使命、担当党课,用好用活我县红色教育资源,现场教学,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四是抓服务意识,树立党员先锋形象。扎实开展党建助推精准脱贫、两联三包工作,深化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发扬红旗渠精神、发扬延安精神、发扬刘志丹精神,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3)

为了深入贯彻州委xx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及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xx,县人大主任xx,县政协主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县委常委、上街镇党委书记xx栋,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xx以及全县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级经济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5人组成的漾濞县党政考察团赴祥云县、鹤庆县、剑川县、洱源县、大理市就工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并认真引领参观和详细介绍经验。

起程考察前,考察团召开了考察团成员会议,要求考察团成员要带着县情、乡情和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走出漾濞看漾濞”,看他乡发展找自己差距,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增强加快漾濞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3日上午,考察团首先深入在建漾洱电站工地、大理大钢有限责任公司漾濞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对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作进一步了解。

在他县市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期间,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祥云县的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县的“新华村”、一中、三中,剑川县的上兰工业小区,洱源县的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大理市的嘉士伯集团(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县市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经验交流,探讨工业经济发展大计。

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达成了合作意识,搭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平台。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具体表现在,一是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快”的思想意识,“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经济形成了制度;三是“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祥云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市场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鹤庆、大理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资源优势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四是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五是这些地区都高度注重培植支柱抓龙头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龙头兴则产业兴”,采取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达到工业经济大发展的目的。

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z一步增强了加快漾濞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并展开了“学先进、转观念、思发展”的大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漾濞工业经济大发展。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4)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福建教育》就是我的挚友。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都通过《福建教育》汲取。

如今,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福建教育》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想到了。同时《福建教育》推出了“关注” 、“名师感悟”、“教学”等。这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感染和滋润着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

在“名师感悟”中,我学习到了我们教师教书育人方面可知道的理论,还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故事和优秀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徐根容、窦桂梅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名师们热爱教育事业、淡漠功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课堂总是那么丰满?他们的见解总是那么的深邃?他们的角度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反思自己的课堂,觉得差距真是太远了。通过学习名师,使我深受启发。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在教学这个板块让我明白了,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更准确地说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完美地反映教材的思想。现行的教材并没有把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做什么都规定的非常详细,而应是粗线条式的,要留给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情景设计、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等等,都需要我们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我认为,教材的编写已经为教师的教学留下创造的空间,再加上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教师必须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教学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创造。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体现教师价值的教学。

在研修和学理板块中,让我的教育理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懂得了,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都离不开与教学情境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和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此外教师应该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福建教育》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

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贴近教改前沿,是数学教改的先行者。 在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大潮中,《福建教育》褒扬对学生的尊重;褒扬对生命的呵护;褒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抚慰心灵,用生命唤醒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5)

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为了开阔班主任的视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热情,上周五至周日,我镇班主任在教委刘主任等领导的带领下,前往滨州的明集中学、鹤伴小学学习取经。

这次考察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五上午值周班及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与班级管理监督的做法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最后,在明集中学校办老师的陪同下,我们实地参观了学校的综合实验楼、教学楼、操场、学生宿舍、学生餐厅等场所,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及教学成绩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该校有两人在全省机器人比赛中获第一名,并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机器人比赛,分别荣获第三名和第七名的好成绩,这与该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两个机器人实验室、一个录播室十几万元)是离不开的,当然老师们的辛勤指导更为重要。(当时第二节课,有两个班在上信息技术课)

大约十一点钟,我们到达本次参观学习的第二站——鹤伴小学,这是一所相比明集中学更为现代的小学,由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建造,共投入8000多万元,二0一一年投入使用。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全镇所有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全部在这里上课,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全校共有18辆校车,学校只需使用,却不必花一分钱。

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

通过本次考察活动,感到收获颇多,不但放松了心情,增长了见识,也体会到了领导对班主任工作的关心,感受到了走出去学习的必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取人之长,把此次学习的成果积极应用到实践中去,结合校情、班情,找到适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好本职工作,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外出考察学习。在历时两天的考察学习中,我们先后参观了路南小学、蓬街中心小学,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

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简单地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25日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路南小学,该校王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经验交流会上,王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概况及“快乐育人”的办学理念;政教主任张雪萍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快乐德育”理念及“文明相伴,快乐成长”德育实践活动;蒋丽琴和周慧两位班主任向我们介绍了班级管理的酸甜苦辣和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在周老师呈现的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中,我们被深深地折服了。在这美丽的教室文化背后,留下了老师多少艰辛的汗水。没有班主任睿智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坚持不解的努力,一个二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不会有这样的水平。随后,在王校长的陪同下,我们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的队室,在队室里,我们被一份份资料震惊,每一次的活动过后,他们都留下了规范的记录,一切

都显得井井有条。我们还参观了操场、班级、宣传栏,对他们学校的校园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25日下午,冒着大雨我们又参观了蓬街中心小学。我们观摩了一节心理健康课《这就是我》,在王雪萍老师的精心组织引导下,我们的`心灵也进行了一场健康的洗礼,一种自信的力量从心底油然而生,做最棒的自己。紧接着,我们聆听了班主任罗素玲老师的班级管理特色《乐乐竹在行动》,在罗老师讲述中,我们被一张张摆放整齐的课凳桌,一块块颇具特色的文化阵地,一年年有规划的班训,感受到老师的远见和智慧。最后,政教主任陈国华老师做《打造活力教育,激扬生命潜能》专题报告,在“活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蓬街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6)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弘扬正能量,6月11日,县人大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赴河南林州、兰考等地考察学习。

代表们首先参观了林州市的红旗渠纪念馆和红旗渠工程。小时候曾在课本中学习过《红旗渠》课文,在电视上也看过《红旗渠》纪实片,对红旗渠只是有着朦胧的印象。当我走进了红旗渠,身临其境,被称为“人工天河”人间奇迹所震撼,为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所感动。20世纪60年代,安阳地区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连续苦干10个春秋,总干渠宽8米,高6米,全长71公里,架设157个渡槽,打通211个隧道,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党领导下的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再次印证了我党关于人民群众才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准确性。

红旗渠精神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但它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也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红旗渠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突出地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当前我县正处于脱贫攻坚决战阶段,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项重点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要大力发扬红旗渠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完成今年工作任务,为党的十九大献礼。

我最早知道焦裕禄同志事迹是在上初中时,从语文课本穆青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开始的。后来看过电影《焦裕禄》,记忆最深的就是焦裕禄患肝癌后期仍然坚持工作,肝病痛疼发作时,用杯盖顶着肝部,时间长了把藤椅扶手顶出了一个大窟窿。虽然他在兰考工作仅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他的生命历程只有42岁,但他的事迹至今仍为人们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精神至今仍为人民所称颂,他不畏艰难困苦,大无畏的精神仍为广大党员所学习。他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尚品质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标尺和榜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和典范。毛泽东主席为焦裕禄同志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进行过精辟概括: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知难而进,敬业奉献。

学习焦裕禄同志其次应该学习他的公仆情怀。公仆情怀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视人民群众如父母,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伏首甘为人民公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积极为广大群众和基层搞好服务。

学习焦裕禄同志还应该学习他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本色,他严于律己,坚决反对特殊化,坚持同破坏党的组织纪律等一切不正之风作不懈斗争。焦裕禄同志对自己、对家人都非常严格,不允许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也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自觉严格要求,坚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在干部群众中树好自身形象,当好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7)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了秦岭腹地的商洛市柞水县,作为商洛人民,我深感自豪。让我们感受到了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同时也为我们做好丹凤新时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是总体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具体五项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我认为首先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尤其是首站就来到商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扎实细致做好每一项工作。不仅自己要带头学,学扎实,更要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丹凤县虽然已经整体脱贫摘帽,但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任务还很艰巨,我要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用力,使国家的“八个一批”等扶贫政策落实到所有贫困户,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使贫困户稳定脱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工作生活在秦岭腹地的丹凤,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保护秦岭是国之大者,自觉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教育引导身边群众不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等,确保“一江清水送京津”和“商洛蓝”持续向好,保护好大秦岭,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收获和感触很多,结合个人两年来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实际,现仅就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关心生态保护工作,谈一点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重点推进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这一考察行动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对于生活、工作在秦岭腹地的一名政法战线工作者,我们应当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如何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打好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始终是人们考虑的首要问题,贫困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谈得上对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秦巴山区属于集中连片经济落后地区,解决地区落后问题是落实秦岭生态保护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守好司法保护防线。秦岭生态保护涉及到水土、环境、资源、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植物等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各尽其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人们常说,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使命,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守好法律防线,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根据《开展“政治建设六项重点任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 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广西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广西的高度重视,对壮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让全区人民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加自豪,进一步提升了精气神,增强了自信心,鼓足了实干劲。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书记在干部职工例会上强调,要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我们要认真对照“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对照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制定好实施方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地抓好党的建设。二、 大力推动工会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以中央八项规定和新修订的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为准绳,查短板、找差距,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改进作风,着力构建党全面发展建设的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加强日常监督和重要时间节点监督,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新修订的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统筹做好各项有关工作。一是组织好党组民主生活会,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作风改作风情况作为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要求领导干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查摆问题、检视差距,坚持纠正形式主义不止步,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准则。二是切实向县委县政府看齐,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党的建设,为开创新时代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保证。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8)

5月10日,我组织业务骨干到顺义殡仪馆,对殡葬规范化管理和殡仪服务标准化建设进行考察学习。

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去考察之前,认真总结了我馆存在的问题,做到带着课题去学习,带着问题找答案。通过考察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了顺义殡仪馆殡葬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顺义殡仪馆先进的服务理念、优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规章管理制度、优美的工作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深受触动,同时,也看到了我馆与具有现代理念的殡仪馆的差距。此次考察让我开拓了视野,发现了差距,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顺义殡仪馆规范化管理的经验和作法

顺义区殡仪馆现有职工94人,年火化量4500余具,多年来,全馆干部职工牢记“丧主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勇于担当,锐意创新,不断规范殡仪服务。规范管理具体作法为:一是以学习教育为抓手,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水平;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打造标准化管理标杆;三是以方便群众为宗旨,形成特色为民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殡仪服务。四是带头深化殡葬改革,紧抓“绿色、科技、人文”殡葬改革主题,推出多项绿色服务项目,制定个性化、人文化告别仪式,借助多媒体推动殡葬服务向科技转变,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窗口单位。

二、顺义殡仪馆殡仪服务流程合理顺畅

(一)业务流程规范化

从业务接待、业务办理到各项殡仪服务项目的实施做到任务分解细致,人员分工明确,岗位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让群众办理业务时感到井然有序,彰显了殡葬管理的规范化。

(二)管理控制规范化

顺义殡仪馆组织机构完善,职责划分明确,做到了岗位清、责任明。例如:每天值守人员轮流负责区域安全巡查工作,并佩戴“安全员”臂章;职工宿舍注明居住人的姓名、宿舍负责人等,真正做到把责任落实到人,大大提升了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殡仪环境园林化

走进顺义殡仪馆的大门,不论是院内环境还是殡葬设施的坐落优美而又布置得体,给人以轻松和谐的感觉,丝毫没有恐惧之感。除此之外,宣传殡葬文化的字画、诗词随处可见,不仅增加了殡葬服务的文化品位和美的内涵,治丧群众能从优雅的治丧环境和现代化殡葬文化相融合的氛围中感受到科学、新型丧葬礼仪所带来的完美。

(四)殡仪服务标准化

顺义殡仪馆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以殡葬管理、岗位流程和服务保障为核心架构的标准化体系,覆盖了单位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比如在告别环节的请灵、礼兵护灵、孝子上香以及专业人员毛笔书写横幅挽联等特色业务为告别仪式增添了标准化殡葬文化色彩。

三、参观考察启示

对延庆殡仪馆来说,今后的殡仪服务不能仅满足于治丧群众基本的“火化、告别、骨灰存放”,而是要随着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应在提升殡葬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在提升公众的满意度上下功夫。让群众从我们的殡仪服务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根本遵循。具体做法为:

(一)健全制度,细化机构内部标准,确保殡仪服务质量。

参照《殡葬服务术语》《殡葬服务规范》《殡葬满意度评价标准》等行业标准,健全机构内部标准体系。明确从接到丧属电话到遗体进馆,再到穿衣整容、冷藏、告别,最后到火化后离开殡仪馆的一整套标准化管理细节与服务流程,形成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各项行为的规范化操作和程序化流转。

(二)加强殡葬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殡仪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殡葬职工综合素质。首先,做好职工宗旨意识的教育,引导职工认清当前形势,摆正心态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教育职工严格遵守行业规则,增强遵章守纪意识。通过从正面引导,促工作作风转变,使殡仪服务达到规范化。其次,定期组织职工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技能。让一线职工多参加殡葬行业技能大赛,通过竞赛促使殡仪服务的规范提高。最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当好人生终点站的.文明使者。二是整合殡葬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单位内部实行轮岗制度,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加强员工间互动与协作,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加强殡葬队伍建设与管理,提升殡仪服务水平。

(三)以创新促发展,加强软硬件建设,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我馆存在问题,推进思想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要针对群众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多开展标准不等、形式多样的多元化服务。利用拓展服务种类的方式,增强殡葬事业发展的活力。以及筹划好殡葬文化墙、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展板。搞好殡葬“软硬件”建设,以适应当前殡葬形势的发展。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现代殡葬管理理念,遵循管理标准化建设思路,持续提升殡仪服务质量,努力为延庆殡葬业营造一个规范、和谐、文明、优质的治丧环境。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9)

为什么一所全省重点中学中最差的学校能创造一个全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奇迹?为什么从20xx年起它能连续十三年高考成绩蝉联河北省第一名?为什么人们说它是“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是“激情燃烧的校园”?我带着这些疑问于20xx年12月19日至23日,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到河北省衡水中学,短短几天,在衡中的所见所闻,每位参会的老师,都为衡中整洁美丽的校园、先进的办学理念、骄人的教书育人成果所鼓舞、所震憾。

衡水中学恪守“追求卓越”的校训,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实施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大力提倡“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的管理理念,积极推行“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运行模式,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学校达到了和谐、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衡水中学在短短的几年中,成长为全国“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创造出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奇迹和高考神话。

短短几天的学习,让我颇受感动,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非浅。

一、校园文化颇具特色

一进到衡水中学,我感受最深的是校园文化建设颇具特色,校园内处处弥漫着学习的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让人身处其中,让人不禁杂念顿消。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

(1)教室文化。每个教室门外的墙壁上都设有班级展示栏,内容包括有班级合影照片,班主任风采,班级目标,班级特色等,各班的展示栏规格统一,形式内容多样,内容积极向上,特色各异。

(2)宿舍文化。各班各寝室可根据各自兴趣、爱好,灵活布置自己的寝室,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衡中寝室文化,学校定期评选星级宿舍。

(3)办公室文化。各处室、年级组在学校办公室的组织下,根据各处室特色,灵活部署自己办公室文化。

(4) 橱窗文化。校园内的橱窗文化大体由以下构成:学校各备课组的介绍,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学校名人名生风采展,历届北大清华录取学生风采展,优秀学生书法展。橱窗文化由班级轮流承办,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带有知识性趣味性。全部是反映师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没有一副古人、洋人及名人的图像和格言。

二、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衡水中学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除了“一日行为规范”、“学生学习规范”、“每日三省十问”、“星级宿舍创建”、“每日收看新闻”、“班级挑战”、“日行一善,日积一语”等常规活动外,最受外界关注的还有“八十华里远足”、“十八岁成人礼”、“十大学星竞选”、“十佳班长竞选”、“十佳环保卫士竞选”、“十佳文明道德模范评选”等主题活动。

三、德育管理精细化

衡水中学始终贯彻“德育为首”这一方针,遵循“以终身难忘的教育培养和谐的人”这一理念,把学校建成学生的“精神特区”。

1、坚持“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这一原则,围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人”这一目标,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宏观思考,从细节入手,坚持正面教育,自主管理,不断丰实德育内涵,净化育人氛围。

2、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高远目标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主要做法是:活动鼓舞,榜样引领,情景激励,亲身体验。

4、要求全校师生“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强化争先”,努力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激情的积极学习状态”四个目标。

通过学习衡水中学,树立了信心,结合我校的实际,走特色办学之路,只要我们有一个坚定信念,采用科学的办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就一定能把学校办好。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篇10)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赴静宁考察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3月15日至3月18日,在教育局和学区领导的带领下,我黄家窑小学一行四人和陇阳中心小学、10人先后参观了静宁界石铺镇中心小学、德顺小学、我们听取了两校负责人有关特色办学的口头报告,并实地参观了两所学校的特色办学及文化氛围。本人听课16节,都做了课堂记录。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及深厚的文化底蕰,让我们铭记于心、感慨颇多。

一、学校基本情况

静宁县界石铺小学位于素有平凉“西大门”之称的静宁县界石铺镇,著名的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就建于此。多年来,静宁县界石铺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学风校风的优化,靠教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使学校质量稳中有升。其中,德育工作和教研教改是该校办学的两大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目标。该校高举“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大旗,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管理理念,欲求学问,先学做人,学生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在这里独树一帜。

静宁县德顺小学成立于20xx年8月,是一所“特普联办”的全日制公办学校。现有教学班45个,学生2180名。,学校占地面积21.7 亩,建筑面积9500多平方米。学校环境优雅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办学宗旨为“学校发展,教师成功,学生成人”,工作思路为“加强普教,规范特教,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治校方略为贯彻落实“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改革活校”。学校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在规划设计上,既注意前瞻性,又侧重实用性,坚持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校园环境,让每株花草会说话,每面墙壁能育人,为每一个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为每一位教师潜心教学、钻研业务提供了优质的条件。学校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狠抓艺术教育,先后组建了美术、舞蹈、声乐、器乐、鼓号队、体操队、乒乓球等兴趣小组,大力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已成功举办三届校园艺术节,为每一位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学校先后创办了校报和校刊《花开有声》、《德顺苑》,创建了学校网站和“校园之声”广播,极大地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树立了“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的理念,开展了多种教研活动: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课堂赛讲、教师基本功竞赛、“我的教学观”演讲比赛、多媒体技术培训等;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年来有50多篇教师专题论文、教学心得及教学设计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在20xx年3月全县展开的“学洋思”新模式课堂改革实验中,我校广大教师立足实际,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创新,使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极大提升。

二、主要收获

1、两所学校都具有超前的办学理念。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介绍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办学目标。

2、都有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参观每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各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身入其中不难发现这两所学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已进入他们的血液,渗入他们的骨髓,我们想复制都很难。

3、细节成就完美,务实造就辉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我们所参观的学校,尤其是德顺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四所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做的很细,通过翻阅资料我们看出他们从备课、上课、考试整个过程突出了细、实,学科备课组、年级学科备课组对教师的日常备课督察指导,教案作业的检查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他们的工作都很务实,按照德顺小学校长的话说他们是把虚的活做成了实的事,家长学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这些在别的学校都认为是虚的工作,他们都能认真对待,且取得了实效。

4、办好教育离不开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

几所学校办学条件都很好,学校校舍充裕,教学设施齐全,界石铺小学拥有部队援建的综合楼,设施齐全。德顺小学建有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学探究室等,每个学校的教室内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些都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极大的物质基础。从侧面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静宁社会各界对教学的大力支持。

5、科学的管理和教研兴校蔚然成风

无论是城里的德顺小学还是乡镇的界石铺小学,在学校管理中都实行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育人”做为学校管理的重点,细化责任,责任到人。学校教研是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使学校处处呈现教研兴校的新风尚。

6、特色办学

秉承“让每一们孩子成才”的育人理念,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一系列开发学生智力与特长的知识竞赛和体育比赛,活跃了校园气氛,培养了学生道德情操,利用校园网、校广播站、民乐团、体育队、美术组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设平台,培养个性的人才。

三、参观学习后的启示

1、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前提保障

当我步入一次又一次步入两所小学的一个个文化活动教室,我被眼前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深深吸引,我相信在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必然会培养出不同凡响的合格人才。

2、量化、细化的学校管理

从界石铺教委主任和中心小学校长的介绍和相关资料翻阅中,我了解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分得很细,各处室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学校有明确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有章可循,这一点值得学习。

3、创新的德育教育和个性发展

他们都十分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积极为学生的才艺展示塔建平台,努力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在德育教育中,不再是单纯古板的批评、说教、体罚,而是将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校园广播站、文学社团,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既创新了手段,又保证了成果,很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