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颁奖典礼观后感

颁奖典礼观后感。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写的这篇关于“颁奖典礼观后感”的文章。你有没有关于写观后感方面的疑惑呢?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曾经经典的电影时,观看之后总会回味优秀作品中的情节。 不妨用一篇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观点,更好地体会电影,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提供自己的反思和体验,请注意这篇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1

他们,在人间默默地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他们,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却从不留名;他们,仅是几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他们,就是20x年度《感动中国》的获奖者,我们来听听他们这些平凡人做的不平凡事吧。

张宝艳、秦艳友——发起“帮助宝贝回家”活动的志愿者夫妇。1992年,张宝艳带着儿子去买东西,一转眼的工夫,她的儿子就不见了。她双腿发软,一边哭一边寻找孩子。哪怕最终孩子找到了,她也永远忘不了这次的惊险经历。他们夫妻深深体会到了走失儿童家长的心情。此后,他们就特别关心寻亲信息,希望能提供帮助。后来他们还建了“宝贝回家”网站,在网站上让全国各地的网友来帮助寻找走失儿童。张宝艳每天看网站里的信息至半夜,有时甚至凌晨三四点钟。她还辞去工作,一心一意地管理网站,全身心地投入志愿者工作……

截止到2015年11月,他们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他们为了这些走失的儿童能早日与家人团聚,竟然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

官东——拯救“东方之星”客船的当代大学生。在2015年6月2日,“东方之星”救援现场中,官东凭借过硬的潜水技术和机敏的临场反应,在极艰难的情况下成功救出两名幸存者。他虽然是一名90后,却已经多次参加救援活动,抵达现场后,他申请第一个下水。当天中午12时,官东身穿沉重的潜水装备,救出两名幸存者,自己则从江底潜泳出水。出水的官东满头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体能已达极限。“在最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赶紧救人。”官东说。

这次看了《感动中国》,我觉得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看他们拿着奖杯站在台上,笑得像花儿般灿烂,我觉得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甚至有几位都那么老了,还在努力从事着公益活动,我真佩服他们,为他们的毅力、高尚品德、美丽心灵点个大大的赞。

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2

宫井豪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三年前,母亲身患尿毒症,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20__年年初,家中唯一的顶梁柱——爸爸因患急性白血病去世。13岁的宫井豪和比自己大2岁的姐姐宫井悦带着3岁的弟弟宫井好,只能靠着政府的低保救助款艰难度日,每周还要照顾母亲到医院进行透析等治疗来维持生命。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潮湿、四面透风、破烂不堪。家里房屋漏雨、墙面漏风、墙体霉变、床和衣物都散发着一股霉臭味。

13岁的顽强少年宫井豪并没有为此沮丧,而是顽强地撑起这个家,无论天寒酷暑,他每天很早就起床,给弟弟穿衣、洗脸、刷牙、做饭,给弟弟喂饭,自己简单吃点饭,就带着弟弟一起上学,把弟弟送到幼儿园后,自己再到自己的班级上课。中午放学,接好弟弟一起回到家,再给弟弟用白水下面条,打一个鸡蛋自己舍不得吃一口,留给3岁的弟弟吃。晚上,则是一边带着弟弟,还要做好饭,等着上中学的姐姐一起到家吃饭。

去年12月5日,蚌埠日报官方微信第一时间刊发了题为《蚌埠版“背着弟弟去上学”,看哭了……》的微信内容,图文加视频全方位报道了宫家遭遇的困难,以及让人动容的手足之情。12月6日,《淮河晨刊》以《13岁少年带着3岁弟弟去上学》为题报道宫井豪的遭遇后,引起其它各大媒体的关注,经本报近10篇连续报道,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这个困难的家庭。我市益点阳光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们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实地查看,立即行动起来,研究了帮扶方案,决定开展“冬日暖阳”帮扶项目。蚌埠市民政局、蚌埠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谋划支持。专业社工介入、困境儿童保护、叠加监护……通过反复研究方案,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决定聚集社会力量,牵头为宫井豪建新家,彻底改变三姐弟的居住环境。此后三个月,在益点阳光爱心公益协会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盖起了近百平方米的三居室,取名“阳光小屋”。

憧憬未来 长大帮助更多的人

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的宫井豪,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李兵介绍,自从蚌埠益点阳光爱心公益协会对姐弟三人开展帮扶活动以后,小井豪受到了更多的感染,比以前更加懂事了,看着志愿者们不停地忙碌,小井豪也开始像志愿者一样,忙着打扫卫生、做家务、学习做饭、整理房间。宫井豪说:我早点学会做饭、做家务,志愿者叔叔、阿姨就不需要这么辛苦再来帮助我们了。他也立志:长大后一定也要像志愿者叔叔阿姨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一套三居室的“阳光小屋”赠送给了小井豪一家,井豪第一个表示将向阳、最大的房子给妈妈住、另一间向阳的房子给姐姐住,自己选择了北面的房间。体现了对妈妈的孝敬、对姐姐的谦让。妈妈因为患有尿毒症,不仅需要长期治疗,还不能做家务活。井豪非常懂事,总是把家里带弟弟、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家务活干好,好让妈妈安心养病。一次,志愿者们为三姐弟做了几个“大菜”让三姐弟解馋。但是,小井豪首先想到的是给在医院治疗的妈妈留些好吃的,因为妈妈也吃不到这样的菜,妈妈更需要吃好点。

曾经有人问过小井豪的志向是什么,他开始想去当兵,保卫祖国。经历过这样的坎坷经历以后,他的志向也有了新的变化。“我要好好学习,增长本领,长大了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阳光小屋”再加盖一层,把妈妈照顾好、把弟弟带大,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像志愿者叔叔阿姨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宫井豪说。

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3

本届颁奖典礼由孝心少年人物事迹短片、颁奖嘉宾颁奖、现场采访、文艺元素等部分组成。活动自社会效益最佳、收视范围最广的活动之一。今年活动自人物事迹展播、官网公示、推选委员会推选等多个阶段。最终,活动推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数百名候选少年中选出了10位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成都少年吴钟和黄鹏轩进入前30,荣获20xx“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并受邀到现场参与节目录制。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你,温暖了四季……”伴随《听我说谢谢你》原创手势舞的表演,主持人白岩松和鞠萍登上舞台,正式开启全面小康主题主线,不仅表现了新时代孝心少年向上向善、自立自强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各界对孝心少年本人及其家庭的关爱与扶助,生动体现了近年来党和国家在精准扶贫、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果,从而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孝老爱亲,践行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今年入选的“最美孝心少年”较往届更具丰富性、多样性,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孝心孝行故事也颇具时代感,其中既有抗疫家庭的感人事迹,也有脱贫攻坚家庭的温馨故事。

来自成都的两名孝心少年也被邀请到录制现场。12岁的吴钟,由于父亲突然患上罕见的Ⅰ型糖尿病,他一边悉心照料父亲,同时还以优异成绩被成功保送到全县最好的中学,展现了一个成都少年的孝心孝道,从数百名候选少年中脱颖而出。刚上小学的黄鹏轩,因为父亲被诊断为急性混合白血病,年幼的他得知自己的骨髓与父亲匹配成功时,毫不犹豫地为父捐髓。不仅如此,在父亲住院期间,他还用幼小稚嫩的肩膀主动扛起了家务……凭借孝心之举,也让他受邀参加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的录制。

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4

满含激情,我观看了由老师电视台举办的淳朴、勇于奉献的教师形象让我感动,他们的无私奉献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心系我们的教育事业,都要心系我们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他们做到了,为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为了自己的.学生,他们付出着自己的努力,他们牺牲者自己的健康,他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同样他们还洋溢着自己的微笑。

虽说都是教师,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师要付出的努力也就有所不同。最令我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的家乡洛阳从事特殊教育的最美教师——刘老师。她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些残疾人:有的聋哑,有的智力有明显的缺陷,可是她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虽然这些孩子不可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刘老师教给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最起码当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有一技之长,能够养活自己,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们做到了,这些毕业后的孩子融入了社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她所教过的学生王启升曾获活泼、可爱,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会少付出很多,可是我们做好了吗?以后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

还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留守儿童的妈妈”的老师王老师、被学生称为“知心姐姐”、“第二母亲”的老师王老师、致力于残疾人公益事业的美术教师王老师、以“爱”为主线,先当父母,后当老师的仝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的毕业班教师白冰、勇于支教的教师刘老师、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教师张老师、劳累着,但是他们同样也幸福着。他们的精神感动着我、感染者我,同时激励着同为教师的我,让我也奉献于我的教育事业,让我的学生也都能吸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快乐。

这些最美教师是我教育道路上的指明灯,他们时刻督促着我要全心全意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生,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光辉、更加灿烂。

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5

20xx年2月10日晚上,我与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我的内心有强烈的触动。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三十年不回家,不顾家,一腔热血报效国家,无怨无悔,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他说,血要一滴一滴慢慢流。意在要为国家,为人民一直做出贡献,这位老人,将最美的青春献给国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刘盛兰,家境贫寒,二十年来捐助贫困学生,即使工作丢了,房子烧了,也停不下资助学生的脚步。他珍藏的一个蓝色的布袋,里面有被他资助学生的感谢信与一张一张的汇款单。自己吝啬的连馒头都不舍得买,这么多年,资助学生达一百多个,资助了7万多元,感动了所有人!

陈俊贵,为了对战友临终前的遗愿的承诺,带着妻子与孩子,要为那些筑路牺牲的战友们守墓一生。“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 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

除他们外,还有最美村支书段爱平,为了家乡与乡亲们,自己出钱出力身体垮了,却依然心系乡亲们;在油菜花海中追梦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前赴后继三十年,用生命讲述农民工搞科学研究的不易;盛开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的格桑花——格桑德吉,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放弃城市良好的就业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做老师,告别亲人,离开女儿,却成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最老上班族,胡佩兰,98岁依然坚持坐诊,不仅救了人,而且医了心;伟大母亲姚厚芝,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因家庭负担放弃治疗,用三年多的时间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只为将来为孩子们筹学费;迟到二十八年的见义勇为奖获得者方俊明,二十八年瘫痪在床,没有丝毫怨言,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恒定不变的价值。

最令我敬佩的是“老阿姨”龚全珍老人,新中国成立后,甘祖昌将军放弃高官禄,回到乡下当农民,作为妻子,龚全珍老人全力支持,并随同甘将军回乡下,一待就是五十六年。甘将军必生为国家做贡献,用自己330元的工资,拿出三分之二用来修水利,建校舍,扶贫济困,龚全珍老人也同样拿工资去做支援农村建设上,没有丝毫怨言。

龚全珍老人在离休前,一直在做老师,尽职尽责,甚至离休之后,依然资助贫困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我感触最深的是在颁奖典礼上,龚全珍老人坚持从高台上走下来,并谦虚地说自己走得不好以及她那句“今天这个晚会前边的模范人物,都是我的老师值得我从今以后,认真向他们学习!”并深深鞠了一躬!老人身上的精神,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如今我们中学生,是否可以做到处处学习,虚心请教,就像《论语》中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否可以做得到天天反省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改正不足?龚全珍老人就是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不仅是他们,在许多地方,甚至自己身边,也会有这样默默无闻的贡献自己,而他们,即是当今许多人的榜样,同样也是在这个社会对“善良”一次最美好的诠释!或许,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做出那么伟大的壮举,却可以通过点滴小事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一定会发现:原来这个社会是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