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2024.03.13 中医心得体会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收藏七篇。

你知道如何写出一篇全面的心得体会吗?我们应该去多想,去多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知晓,其实,我们可以选择用文字把想法记录在纸上。心得体会映射的是我们自己的经历,合同范本网小编已经为您搜集整理了“学中医的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请您查收,与您身边的人分享这个有用有趣的内容吧!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1

《金匮》甘麦大枣汤治疗神经官能症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的症状可出现于癔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征,其本为心气不足,心血失养,兼之精神刺激所致,《素问》中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灵枢》中说:“心病者,宜食麦。”甘麦大枣汤以甘草润燥缓急,小麦养心安神 ,大枣益脾养血,其治在“心”。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脏躁指情志不畅,五志化火,脏阴既伤所致的以情志失常为主的疾患,临床多见于女性,属于现代医学“癔病”范畴,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表现可轻可重,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很严重,多无器质性病变。甘麦大枣汤有甘润缓急,养心安神之功,主治心神失养之证。

甘麦大枣汤作为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考试焦虑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失眠等身心疾病的基础方。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病症不同,若病机、病性、证候相同都可考虑一方治多病.

《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脏躁多因患者抑郁寡欢,忧思伤脾,积久伤心,致使心脾两虚;若久病伤阴,致使精血两亏,五脏失于濡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而成脏躁之病,本病始于肝,伤及心脾,累及于肾,病位多在心、肝。肝属木,心属火,在五行相生关系上,肝为心之母,因此肝之藏血不足会导致心之阴血不足,心血不足从而引起心神失养。肝疏泄失常不仅影响到全身气机,而且也会导致其本身藏血失职。由此,肝之功能失常所引起的脏躁在病因病机方面除了肝之疏泄失常外,还有肝不藏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以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为主。

《金匮要略心典》言:“皆所以求肝治之,而宅其魂也。”人体的气机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是全身气机之枢纽所在若枢机失利,必然导致各脏腑气机的紊乱。五脏气机紊乱必然导致五志的失常,从而影响到人的情志。

《医宗金鉴》云:“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故喜悲伤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 脏躁的症状可出现于癔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征,其本为心气不足,心血失养,兼之精神刺激所致,《素问》中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灵枢》中说:“心病者,宜食麦。”甘麦大枣汤以甘草润燥缓急,小麦养心安神(药理研究小麦有抗焦虑抑郁的作用) ,大枣益脾养血,其治在“心”。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2

中医师承医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医师,在医学学习与临床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领悟到了许多医学的心得体会。在此,我将分享我在中医学领域的所见所闻和所学所感,希望能与广大中医同仁一起交流与分享。


中医学是一门极具传统文化底蕴的医学体系。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代医圣、医学家的智慧结晶。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探讨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这些古籍不仅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更是中医理论的宝贵遗产。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在中医学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相联,相关相生,不可单独分割。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中医师必须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综合患者的体质、病史、症状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只有通过全面的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中医学注重个性化治疗。中医理论强调个体差异性,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表现是不同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就要求中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准确地判断病情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除此之外,中医学也强调预防和调理。中医学认为“治未病”的思想是最高境界,即通过平时的调理和预防,保持身体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给予患者合适的预防和调理建议。


中医学重视师承传统。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师承传统一直是其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师父传道授业,医学生可以接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教育,同时也可以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医学智慧。作为一名中医师,要不断学习、钻研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


小编认为,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医学智慧和文化底蕴。作为一名中医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患者、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希望我们能够在中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中医学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3

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

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

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

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4

中医药理论的心得体会


中医药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在我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对中医药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它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深刻启示了我对健康和生命的理解。


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这种整体观念让我明白了健康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只有在各个方面都保持平衡,才能拥有健康的身心。


中医药理论中的“阴阳”观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它代表了事物的相对而言的两个方面,如寒热、虚实、表里等。掌握了阴阳的变化和平衡调节,才能使人体保持健康。这使我明白了人体的健康需要动态的平衡,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调节方法。


中医药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行的基本能量。气血的虚弱或不畅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通过调理气血,我亲身感受到了它对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艾灸、针灸等中医疗法,可以调节气血的流通,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药理论鼓励人们注重预防和调整自身,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目的。中医重视食疗,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调养身体。我认识到了自己内外环境的关系,不再盲目追求快速的治疗方法,而是将调节身心平衡作为长期健康的保障。


中医药理论也强调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中医注重个体特征的综合分析,针对个体情况进行治疗。这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医药理论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它的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现代人的健康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药理论的“以人为本”、“整体观念”、“阴阳调和”、“气血观念”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法都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将中医药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拥有更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5

从事中医妇科专业诊断确切,则用药无不中的。

从跟师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一定要“学我,像我,超过我”。在中医学界,业师有“活字典”之称,他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

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妇科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黄院长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

老师常说,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第二、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第三、熟练运用中医妇科专业技术;第五、学习知识,运用技术,提高水平,升华境界,不断进步。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二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胡剑波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临床实践中,胡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

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胡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胡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

而今,跟从胡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胡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胡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胡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6

我把硬度总结为一种刺激。外科医生的都知道血管在做手术时被器械碰到会急剧收缩,而管壁变厚变硬。这是直接刺激,收缩比较剧烈。在人受到疼,胀,寒冷等刺激时,都会因强度大小不同脉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硬度。

以上韵律及速率两手表现基本相同。其它的四种感觉两手及三部皆可表现不同。这就关系到起病位的问题了。

为便于理解我是分开叙述的,而在辩证时都是要综合分析的。再者切脉重在实践。就算摸不准,也要把每个病人的脉都认真摸一遍。再结合病人的望闻问诊分析。时间久了自然就有经验了。

二、脉诊易学而难精

脉诊是中医的一部分,中医是中国文化一部分,中国文化,无论中医、中国画、中国书法、京剧、围棋、气功、太极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易学而难精。

脉诊,浮沉迟数是很容易的,尤其是迟数,老师学生都会有相同的感觉。难在三部九候和微、涩、散、革、结、代、芤、牢、伏等。所以古人对于脉诊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要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笔者以为,这种慧悟、目明心开、神乎神,是渐进渐悟的过程,必须以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纸上得来,终归是浅。再者,平心静气,专心一意的定力是获得慧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脉诊必须三部合参、脉证合参

举寸部脉微为例:一妪寸部脉微,诊为中气下陷,以其关尺微细,其病为胃下垂。另—S-T段异常,有的正常。

有病人左寸微,但右寸浮滑甚至浮上鱼际,左关尺弦,诊为心气虚兼有肝阳上亢,肝风或风痰挟相火上旋。其病为冠心病并患有高血压病(有学生问:肝阳何以弦到右寸?师答:木火过旺,金石俱焚。或许可以圆其说也)。

有一右肺癌手术、化疗后患者,右寸芤,余部细数。此患者经补土生金中药为主调治2年,两寸恢复对称。

有病人脉诊得寸尺俱微,关脉细弱多为阴阳俱虚。若关脉弦、沉弦、沉细弦,多为阴损及阳,见于晚期高血压,伴心肾功能损害,或者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心肾功能、关节、神经、视力等损害。

由此可见,即使是寸口脉微,也不全然是阳虚气虚,也有很多阴虚,甚至火旺的。

四、在望闻问切四诊中,脉诊是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

中医诊病靠的就是脉证,脉证不明,有如盲人夜行,方向不明,用药岂能奏效?中医的“三个指头一个枕头”里有大学问。孙思邈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备急千金要方》)对于脉诊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吴鞠通也说:“四诊之法,惟脉最难,亦惟脉最为可凭也。”(《增订医医病书》)强调脉诊的重要性。所以《内经》的外形寒而内大热的暑湿证,遂开方用生石膏芳香化浊、扶正祛邪,令其4小时服1次药,服药两剂烧退病愈,神清气爽,出院回家。此案若仅从望诊问诊,见其如此恶寒,很容易判断成风寒感冒,那就大错特错。

还曾治过一个生地,叫做天地人“三才汤”,用来治疗气阴不足。还有一个怪病,是一个中年妇女,平时她跟好人一样,只是不能上楼或上坡,上则眩晕倒仆,十分骇人。多方医治无效,住省某大医院治疗近B超等各种仪器也检查不出病来,作心脏病试治之,根本无效,院方以“不知何病”相辞,只好出院回家静养。当时黄师诊见其寸脉大而兼实,关尺则沉迟细小,断为气血郁停上焦、难于周流中下两焦所致。上楼上坡,则郁血上奔,冲激脑部,故眩晕仆倒;走平路则无激动,故安然无恙;下楼、下坡,则气血下注,故亦平安。遂治之以怀牛膝、代赫石等引血下行之药,两剂即痊愈,结束2年之休养,随即上班。

五、据脉以断定生死是“其言有征”

看生死的脉,主要是看两尺;左尺肾水,右尺肾火。若尺部无脉(男右女左),必死。这是我的老师传授给我的。可以征验。有这样的脉,即使言行、举动、起居如平常人,也是必死无疑。试举一个病例:有一个女病人,第一次患病接我出诊。她的丈夫抱她由房出厅,半途晕倒在地,苏醒后,扶持到厅上,当时病情严重,但左尺有脉,我说无碍,终于医治好了。后来第二次患病,病势较轻,坐在厅上言笑自若;但是左尺却没有脉,我判断她必死。结果,迟半日后,即告死亡。这是看死脉的诊法的一种,在这之外,还可以看脉象的彼此相生相克,以定生死。比如肺痨久咳病人,出现数脉,甚至实大洪盛的,必死;因为洪数属于火脉,火克金,所以它不宜出现于肺痨久咳病人的脉象中。其他各脏的病的生死脉,都是像这样的。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它。

还有思春的脉象,表现在左关的特别弦旺上;这种弦脉,上贯寸,下贯尺。若发现如此形状的脉波,则绝不能使用辛温的药剂;误用辛温,必发癫狂。故有此脉象,不论男女老少,都应该给予滋水平肝的疗法。

脉学的理论全部来源于《内经》、《难经》《脉经》,虽是集大成之作,但我们只能得到“知其然也”的信息,即“什么脉主什么病”,无法“受人以渔”。通过长期的训练,如果你掌握了诊脉的原理就不会怀疑,而且学习脉诊还很快。举几个例子:

一病人,左关浮取弦兼有滑象,右寸近手腕凹陷处洪大而有结象,我告诉他,你忧愁且做事犹豫不决,出现胸闷症状,患者诧异:“你怎么知道?”我告诉他,中医认为,左关主肝胆,胆主决断,决断不利则胆气不降,少阳胆气不降则浮弦,就久虑不决则有弦滑象,右寸近手腕凹陷处洪大而有结象主忧愁,乃气海壅塞之象,今你左关浮取出现弦而不柔之象,定是思而不决之义;又右寸主肺,肺志在忧,今见你气海一派气机郁结之象,结合胆脉,可知定是发愁所致,而且少阳不利,兼有微滑之象,必出现胸闷。于是,治疗当然是和解少阳,温胆汤加减,嘱其主动减少思虑。病人笑称我是“半仙”,其实,我所应用的东西,没有一点跑出《内经》、《难经》。

一女病人,右寸关浮取细涩略带紧象,直接问病人:“你胳膊痛吗?”患者立刻笑说:就是左胳膊痛,近来有严重之势。原因在于:右寸关浮取皆主手阳明,足阳明,今只见到二经细涩紧可知病在上焦,在经。上焦手阳明走行循上臂,故问其故。脉行与经脉走行是分不开的,怎能不科学?

记得在非典刚刚结束之时,碰上一个女病人发烧四个月,我想,热毒由中焦至上焦、由里到外、定是向愈之象,只是热毒未消,仍有反复之势,加蜈蚣、地龙,以毒攻毒,继续升麻当归鳖甲汤合四逆散加减。第五天,激素已减至二片。第六天,激素剩一片,体温,激素已减完,症状均消失。我从这件事深刻体会到,治病毒中医有办法,脉诊不敢丢,而且当后来我再次研读到《灵枢?刺热篇》时,发现该病症状与心热、肝热相似,但又不全是,而且通过我的切身体验,感觉到《刺热篇》整理凌乱和资料堆砌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在该篇基础之上,结合脉诊,重新完善毒入五脏致热的病理还是有可能的,这对今后全球抵御病毒致病,比如禽流感,有很大的帮助。

六、双尺的浮脉

右尺:肺受风热未解,可下及大肠从燥化,故右尺可见浮脉。右尺浮主淋浊便血,(临床所见此时的便血者不多,一般为素有痔疮者)此时的便血多为痔疮所致。痔疮者在寸与尺的交接处偏尺部有一小的点状的感觉,小者似针尖大小,大者不过。此时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为正治;若脉象洪或洪数为血热妄行,地榆槐角等驱风清热凉血止血等可用;若脉虚弱无力为气不摄血,可用归脾或四君等;若脉沉紧的便血,则多为血遇寒而凝的淤血,可用四逆辈斟加活血之品。

左尺,左尺主膀胱风热,便赤涩淋漓,《脉确》主癃闭,《古今医统》主风水。

风水,大概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肾炎。值得一说的是急性肾炎经西医治疗后一部分患者有血尿和蛋白尿,可迁延半年或几年(超过半年者一般均转为慢性肾炎)。此时如能仔细诊脉消除蛋白尿和血尿也不是什么难事:尺脉见(兼)浮者,适当使用驱风升阳(如葛根、羌活、独活、升麻等)药;尺脉沉细者,使用肾气丸之类;尺脉沉紧者,使用四逆辈。常可在3--5天消除血尿和蛋白尿。

癃闭,尺脉浮见癃闭者实在不多。临床所见癃闭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肥大。为老年人常见病,西医一般用些女性激素或者干脆就手术。前几年有试用支架者,效果不理想。前列腺肥大者的脉象绝非是浮脉,而是实脉性质的脉象:实、紧、牢、沉等均可见到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7

中医经典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基础,是世界中医学宝贵的遗产之一。作为一名中医医生,我深感中医经典对于的临床实践起到了指导和启示的作用,让我对中医学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对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注重以整体观念看待人体。中医学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黄帝内经》中有云:“人有四大处,上下而相从也。”这句话揭示了人体各部位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在临床实践中,不能仅局限于病灶部位的治疗,而应该全面考虑人体的整体情况,从中寻找疾病的根源和存在的原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经典倡导“治未病”观念。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已有记载:“夫病之未发也,可先知之。”中医经典鼓励人们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要注重平衡饮食,保持适度的运动,调整好心情,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加强自身的健康。


另外,中医经典讲究“辨证施治”。中医诊断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之处。中医经典中有很多关于辨证的内容,如《伤寒论》就是以辨证为主要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脉象、舌像、面色等,结合病人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出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经典还注重“四诊合参”。中医诊断时所要进行的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可以了解病人的外在表现、内在情况、疾病的变化等,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其中,望诊包括观察病人的舌像、面色等,闻诊则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和气息来了解病情,问诊则是与病人进行交流以了解症状和病史,最后切诊则是通过查看病人的脉象来判断病情。通过四诊合参,才能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经典鼓励“与时俱进”。尽管中医经典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中医学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它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医学的精髓在于创新和进取,融入当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实践中,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汲取新的临床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小编认为,中医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医学治疗智慧的精华。对中医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对的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中医医生,应该注重整体观念、治未病、辨证施治、四诊合参和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学的独特作用,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