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国学心得感悟

国学心得感悟九篇。

国学心得感悟【篇1】

白沙小学王治勇

国学经典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仍被完整继承下来,这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宝贵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它,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爱国的表现。

童子诵读国学经典已不是新鲜事,自从由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发起,由全球经典诵读推广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倡导(于九八年起在香港),业已整整十年之久,十年的经历,成果数不胜数,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今天我们将此话题重新提起,意在从目前轰轰烈烈的背诵之中,从各地你学我仿的表演之中冷静下来,更深层次地反思国学经典的正确位置。

回到轴心时代,我们应该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弘扬国粹,发展京剧、剪纸、风筝等民族艺术,不是在继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但这些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节。他们只是以前中国人的娱乐项目。那时,他们是下层阶级的工作。

产生京剧、剪纸、风筝等俗文化的深厚土壤,影响他们发生发展的背景噪声,那些社会精英们所从事的文化事业,早就被抛到一边了。虽然说大众的文化是文化的根本所在,但没有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所指引的大众文化必定会流于庸俗、单调和没落。想想看。这几十年我们创作了多少文学名著?

产生了多少哲学家?产生了多少好电影?产生了多少好的流行歌曲?

很少。这和一个文明大国的地位是不匹配的,也是令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所汗颜的,比起先祖们,我们太不肖了!这正是因为我们切断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新文化运动和*****虽然扫除了中国文化中的消极颓废,但也扫除了中国传统文化。就像腿上有脓肿就把腿砍掉一样。虽然脓肿被清除了,但腿却没有。文化和人民是一个民族的两个基本要素。

我们说到现代的日本人,就会想起日本式的鞠躬,风靡全球的漫画;当我们谈论美国人时,我们想到好莱坞电影;可是当外国人说起现代的中国人,却只能说,"嘿,中国有12亿人,中国是个世界工厂 "虽然我们也有漫画,也有电影,但没有自己的特色而创造出自己的文化。是的,是我们自己抛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于是我们成了只有生理特色而没有文化特色的民族,这样下去,也只有"人多,世界工厂"可以拿来形容我们的民族了。

有人说,不是我们不想延续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因为我们历史太悠久,包袱太重了,只有甩掉包袱,才能轻装上阵。这真是荒谬至极,日本人、韩国人把中国文化传承得好好的,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怎么没听说他们把中国文化当成包袱?可见,我们的传统文化根本不是负担。如果我们做不到,我们就让我们的祖先来扛黑锅。只有现在的中国人才能做到。

试看世界,有哪一个国家是如此自戕自己的文化根脉的?

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回归轴心时代,最新的途径是回顾轴心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这是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是圣贤智慧美德的结晶。以色列**离失所了几千年,在上一个世纪回到了故土重建了祖国,以弹丸之地在阿拉伯世界数次压倒性进攻中顽强地打败敌人,生存下来。

他们的民族精神是多么强健!作为一个亡国的民族,流浪的民族,几千年里维系着他们民族与精神的就是短短数篇的《摩西五经》。谁都同化不了犹太人,先知的箴言感召着他们顽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一个民族胆敢小看犹太人。

在当今世界,只有中国人,像以色列人一样,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其他文明要么被中断,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其他文明所利用。我们有比以色列人更多的资源、领土和人口。延续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会使我们比以色列人更好!

我们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训练我们的孩子独立。我们不仅要有自立更生的能力,还要有自力更生的意识。让孩子学会在社会中独立生活的技巧,让孩子摆脱依赖,学会独立。

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负责的人。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是敷衍。在家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在学校尽到做学生的责任,在单位尽到员工的责任,在社会尽到公民的责任。

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自强不息,朝气蓬勃,忠诚孝顺,谦虚守信,富有同情心。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进取心的人。

安逸的环境往往会造就安于守成者。要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为之奋斗。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能在挫折中站起来的人。

人生挫折在所难免,关键在于能在失败中接受教训,重新振作图强。

虽然现代教育教会了孩子们各种生活技能,但并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如同水中的浮萍,社会的大潮冲到**,就随波逐流地漂到**,没有办法做出自己的抉择。经典中充满了生命智慧和先辈的哲理。读经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老子》让人充满智慧,《中庸》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的结晶,是全世界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内核.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把目光投向中国》说:

“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温家宝总理说:“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使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世界。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强调,青年一代要读国学经典。读中国经典,难道不比读日本动画片,追求美国好莱坞明星更有意义吗? 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国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这就是——国学经典!

国学心得感悟【篇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仪之邦著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表达了对他人的敬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表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展现代化建立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展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地和文化素养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必需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才智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气。中华民族几千年连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勉、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国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渐渐品尝,其乐无穷。学生们诵读,可以从中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更加懂礼貌,更加爱学习……国学经典在诵的过程中深入了学生们的心灵,为学生们储存了文化的养料,等他长大的时候渐渐汲取。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的底蕴厚重。走近国学经典,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潜心。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潜得下来的人,才有可能从内心中容下国学经典。当我们被现代社会很多时尚的、流行的、快餐的文化捆住自己的手脚以至心灵的时候,当我们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消退的时候,我们不行能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国学经典的脚步,更不行能在自己的生命中连续国学经典的精华。

我校积极提倡读诵国学经典在我看来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思想。在读诵中,强化记忆力,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为他们补充大量有益的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吸取千年文化中的养分,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体会、反刍,用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的生活,带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朋友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学生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和学生们一起体会和感悟!用国学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同欢乐收获与成长。

国学心得感悟【篇3】

国学一词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特指国家所设的学校。一般而论,国学,泛指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亦即本国的学术文化。对我国而言,国学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其当代价值如何?又如何让青少年一代走进国学、亲近国学、享受国学?这是一个时代命题。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多年的深厚积淀,其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先贤哲人的思想光辉至今仍然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传递给下一代是一个有待深究细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小学生国学经典系列读本《国学》从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撷取部分内容,运用教科书的编制方式向小学生传递精彩纷呈的祖国传统文化。具体内容涵盖《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蒙学经典和诗赋美文等等。由于版本繁多,为了保证选文的权威性,该套丛书以中华书局出版的文本为主,少数篇目选用商务印书馆、书目文献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文本。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哪些内容适合小学生学习?关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去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作了明确规定:小学低年级以启蒙教育为主,主要内容是:识认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古诗,感受汉语的语言美;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身体力行,弘扬优良的传统行为规范等等。小学高年级则以认知教育为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体会其意境和情感;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等等。

在内容安排上,丛书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排列。小学低年级,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因而一年级安排《弟子规》,让小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为终身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二年级安排韵文,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幼学琼林》《诗经》等,使小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三四年级安排四书五经,让小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年级学习诸子百家的作品,了解古代先贤圣哲的智慧与哲理。六年级安排《孙子兵法》和美文欣赏,让小学生领略我国军事计策与战争思维。同时,在每册根据选文的内容介绍古汉语知识,如汉字知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虚词、语法句式、古代尊称谦称、风俗民情、诗词曲赋、传统节日、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等,尽可能地让小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较为全面的了解。

国学内容体系庞大,采用怎样的编排方式才能让小学生愿学、乐学,并付诸实践?这既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方式,还要考虑教师与家长教的可能性。为此,在具体编排上,《国学》系列丛书采用与小学《语文》相一致的、也是目前比较通行的单元编排方式。每册读本根据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然后从祖国的传统文化中选择若干内容组成若干课文。在版式设计上,《国学》读本力求使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要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孔老师、蒙蒙、正正三个人物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增加文本的生活性。每篇课文中采用大量的对话、图形提示、插入语、活动操作以及多变的练习方式等现代教科书编制方式进行编排,以增加读本的趣味性和操作性。此外,《国学》读本提倡亲子阅读和亲子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且能够拓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渠道,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家长的国学修养,改善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小学生学国学,属于启蒙教育的性质。其目的是开启小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使用《国学》读本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将《国学》等同于《语文》。语文侧重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的传授,但国学更多地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国学既不强制听说读写的训练,也不强行各种形式的考试,更多地强调祖国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放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进行考察,那么《国学》大致属于校本课程的范畴。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都由每所学校、每个学生自己决定。在学习要求上,也不强行规定,完全视学校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以生为本。国学的学习以不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前提,所以在内容的选择、进度的安排、活动方式的设计、学习效果的检测等方面都应以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准进行个别化的`差异设计,而不作统一刻板的规定。如韵文的学习可以运用吟唱的方式;《弟子规》则可以选择诵读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美文欣赏类则可以尝试用讨论或辩论的方式等等。另外,要充分运用学科整合的方式,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国学知识的学习,让小学生不知不觉地产生对国学的兴趣。

亲子共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如果父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书香之气的家庭环境,而且坚持每天用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国学》,那么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亲子共读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一起领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探讨先贤圣哲思想的精妙绝伦,享受亲子沟通和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最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国学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亲子共读时要注意父母不要有太多的要求,也不要越俎代庖,而要与孩子共同分享前人的智慧与哲理。

过程评价。小学生学习《国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在于提高修养。因此,教师与家长在评价学习结果时不能用学科评价的方式进行,而要运用过程评价,强调学习的态度与方法,侧重经典的理解与运用,追求体验与分享,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最后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国学心得感悟【篇4】

我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了这本有趣的书----《所罗门王的指环》,它是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科普作家、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获得者洛伦茨着作的,讲述的是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出乎意料的好玩的事。

这本书共分为五章,每一章都有每章的特色,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动物的麻烦,讲述了动物在家里发生的妙趣横生的事,主人公在人群里大叫:“嘎嘎!嘎!”其实是在召唤他的鹦鹉,人们都非常惊讶地看着他,一会儿鹦鹉发现了主人它飞落到主人身上,大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作者的父亲把灰雁邀请到书房里,让灰雁站在波斯地毯上给它们喂面包,还把斗鱼,书中把水藻的摇动写成水藻碰一碰水中的鱼。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作者把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写得特别生动。动物与人友好地住在一起,感觉好温馨呀!我的收获是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好段,还知道在动物的陪伴下很幸福,很快乐,所以我希望我也能拥有一个小动物。

国学心得感悟【篇5】

《国学经典》是一本传扬中国经典文化的书籍。书虽然小,其中的知识和道理可真不少。

比如在经典要义这一章里有许多名言警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要如实回答。所以我们不明白的就是要说不明白,好请教别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的生长意境是最值得观赏的。我们应当多去观赏一下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状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是灵动的,代表了变通,比喻聪明的人;山是沉稳的,代表了沉静,比喻仁德的人。

比如,在故事这一章里,许多故事都带着大大小小的道理。《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是说人要诚实守信,不要去欺骗别人。我们也千万不要从小养成了欺骗别人的坏习惯。《网开三面》这个故事主要说了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如果我们宽容了别人,以后别人就会帮忙我们。《子罕睦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因为,谦让了别人,别人就会敬重你。

让我们一齐来诵读《国学经典》吧!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国学心得感悟【篇6】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有思考而不学习,才会导致混乱和不确定。它教会人们用大脑去学习,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海战,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业成绩才能上一个台阶。

如果你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白白得到什么。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并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亲自付出才能有回报,不要有等馅饼掉到天上的念头。

只要有可行的想法,我会努力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心得感悟【篇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细读后你会发现“核心素养”实则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要求,甚至还有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范畴。每一个自然人都会是学生,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的过程,只要是生活在中国,这份“核心素养”都离不开我们。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核心素养成为教改的支点,未来学校的六大变化究竟有哪些?归纳起来有6大方面

1、育人导向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主体化发展趋势,强调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和价值。

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包含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

4、课业负担发生变化:学生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关注核心价值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人”。

校本课程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虽然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浅浅的理解,但作为一个教师看到这些发展方向内心还是期待的,这应该就是每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期许,那么作为一个老师也要以一个全新的标准要求自己,先改变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带给学生发展。如果希望自己的学生有正气、有志气、有勇气、有骨气、有底气、有灵气、有才气、有人气,那么就先塑造自己吧。

国学心得感悟【篇8】

国学,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割舍的共有精神家园。小编收集了读国学的感悟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读国学的感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当读到这些朗朗上口的经典名句,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古人那高尚的情操。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无一不体现着古人伟大的智慧和崇高的道德。

一个人是否真正领悟到了国学经典,最终效果是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对一个人学习国学经典的评价,谁背得快,而是看他学习国学之后,是不是自然而然的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我们在英语学习中,总是单词记得快,忘得也快。可我们要是“学而时习之”,经常把学过的单词复习一下,是不是记得更牢固呢?

在小学中学习过的国学经典,从《三字经》到《百家姓》,从《论语》、《弟子规》到《增广贤文》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无时无刻不在不在教育着我,感染着我。

学习国学经典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数不胜数的。阅读国学经典可以使我们大量识字;还可以大大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和文言文写作能力:仅《古文观止》二百二十篇文章就足以形成文言文写作能力。阅读国学经典你还可以开发记忆力,形成过目不忘的能力。

一个读过一百本国学经典的人和读过一百本小说的人所体现的内涵是截然不同的。读国学经典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内涵。使我们变得更有修养。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割舍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信仰归宿。是中华民族兴旺的强大动力。

第二篇:读国学的感悟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国人都应该看并且能看懂的书。

提到国学就不得不提到儒家和道家,他们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

对于入世者,孔孟之道可谓必修;出世者则与老庄相伴。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确立则万物亦得以安顿。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以道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庄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哪些,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何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得,与道同游。

儒道两家亦颇有渊源,孔子多次问礼于老聃。而在百家争鸣后,唯有儒道两家存在至今。究其因缘,大有说头。

两者既有对立,也有互补。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中国历史起过很大的作用。在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之实施正是对道家之学的借鉴。而武帝时期,重用儒生也是国家要强盛的一种思想需要,正所谓不立不破。

对于中国的士人来说,儒家之学可立伟业,道家之学养天年。两家之学为中国读书之人提供了两条可以选择的路,此路不通还有一条,众人又何乐不为呢?

当然了,一般都是先想平天下的嘛,人最初的理想总是很宏伟的。在现实的打击下,理想破灭了,心灵需要慰藉。这就找到道家之学。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道家仍可存在发展。当然也和起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有关。

第三篇:读国学的感悟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老子》作为国学的精粹,它像春风细雨丝丝入地,慢慢的渗透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书。无论是其宇宙论还是其人生观,无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满了一种彻察彻悟的大智慧,体现出人类从原始崇拜时代走入理性思考时代的文化进步。而且,正如多数中国古代圣贤一样,其思维的焦点在于人生。虽然老子对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运动变化规律都作了深刻的追问和解答,创造了独特而且自洽的形而上体系,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问题。他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强调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启发人们从“天道”体察“人道”,引导人们顺从规律而少犯错误。

道,这一课告诉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可以用概念来表达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常无”和“常有”同出于道,名称却不同,同样叫做微妙。

国学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是永不泯灭今后,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必将世代相传!

国学心得感悟【篇9】

一、《弟子规》

二、《三字经》

三、《百家姓》

四、《千字文》

五、《论 语》10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 大学 中庸 庄子》11段

《老子》节选

1.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节选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

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节选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七、《孟子》6段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八、《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九、《劝 学》荀子(战国)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十、《杂说四.笠翁对韵一东》

《笠翁对韵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