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微课程方案

2024.03.30 课程方案

微课程方案汇编。

策划活动时,我们需要提前撰写活动方案,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准备好一份工作方案是不错的选择,令人印象深刻的方案怎么写?我们为大家甄选了一篇题目为“微课程方案”的好文,我们为你提供这些资源以供你参考和使用!

微课程方案 篇1

一.主题:小花园

二.年龄段:幼儿园小班(下期)

三.目标与要求:

1、感受春天到来大自然的变化,以及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折纸、剪贴等方法制作花朵,共同打扮小花园

3、感知花朵的颜色和大小,并尝试按一定顺序排列。

四、具体活动:

●内容(一)——花儿朵朵开

●材料:

大小三角形纸、各色皱纸、各花型纸等。

浆糊、棉签、颜料等

●观察指导要点:

1、选择用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纸折叠成花。

2、选择用皱纸揉搓成花蕾粘贴在桃树上。

3、在花形纸上添画或用棉签涂色。

●内容(二)——柳树飘飘

●材料:

剪刀、浆糊等

●观察指导要点:

1、选择用剪或褶皱的方法来做柳枝。

2、将制作的柳枝粘贴到柳树上。

●内容(三)——小花园

●材料:

排列不一的花径。

各点数不一的花盆、与花盆相对应的花朵。

●观察指导要点:

1、选择相匹配的颜色的花,按花盆上的点数种相应数量的花朵。

2、按花朵的颜色提示有规律的续放花朵。

●内容(四)——春游

●材料:1、小熊的一家背景图,有折印宽度不一的纸片。

2、彩泥及小工具等

3、背景图一幅,可移动小动物若干

●观察指导要点:

剪的不同方为小熊做薯条。

压、捏出各种好吃的物送给小熊的一家去出游吃。3、摆弄小动物 ,说说小动物去春游的故事 。

微课程方案 篇2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往往重理论轻实践,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学习实际操作的知识,也就学些基础,不能深入下去。就拿一级B来说吧,考证时有许多知识需要背记,学会了WORD的基本操作,叫他设计一张小报,他可能不一定会设计。如果我们学会了WORD的基本操作,下个学期再增加一节设计课,那么他会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实用。

从事计算机教学这么多年,我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一方面,计算机教学极为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它同其它基础学科一样,也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现代人之所以学习计算机,不仅仅是为了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方便,更是为了获得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手段。所以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因为片面强调实际操作容易养成学生的功利性思维,暂时看不到某一知识、技能有什么用就会兴致不高,而即便在学那些他们觉得有用的知识或技能时,也很容易满足于“会了”,缺乏深入探究的热情。所以我认为计算机教学一定要处理好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关系,虽然这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增加了难度,但它是提升计算机教学自身品位的必由之路。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设想: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计算机教师需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不同的专业开设的内容着重点也不同,尤其注意的是,在上机训练时,要尽量选择那些让他们觉得有专业感的训练内容。

其次,根据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好胜心较强的特点,教师不妨多组织一些学习竞赛,让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不断熟悉、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

在微机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初期时兴趣还比较浓,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及奖励机制。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创新意识是指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在当前积极推行的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尽量从学生在现实中能经常碰到的一些方面着手,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的深度,理论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显然不如实际操作那么高,所以教师要在理论课的讲法上多动点脑筋。我们知道以前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对于特别强调实践性的计算机课来说更是如此。其实理论课并不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现在的中等职业层次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需起到贯通点拨的作用。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授这些似乎在不久的将来会“过时”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当我们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和计算机使用工作环境。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就强调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主动地学习并加以利用。

在职业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程方案 篇3

一、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

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性很大,这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薄弱,office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基本技能不高,距离计算机应用教学目标差距较大,因此教学任务很繁重。

二、课程建设的实施

2.1改革学期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新标准

在综合考虑了课程学习目标、学生现状以及设备资源等问题后,对120课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安排为:44+64+12课时,分别在三个学期进行。明确了教学目标:把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对学生的应知要求;把office软件操作、网页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技能作为对学生的应会要求。

2.2围绕任务组织教学,完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确定了学什么,接下来的教学方案设计则是解决怎么学、如何教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的实体案例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设计教学任务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有些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模仿学习,重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有些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检查指导,重在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些任务是开放性的创新任务,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程都在机房进行教学,实现了更加充分的实践教学,边讲边练、边学边做,有利于实现双向互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利用广播功能,教师把授课内容与操作步骤实时传送到每台学生电脑的屏幕上,清晰直观,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利用监控功能,则可以观察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利用录屏软件将实例的整个操作过程完整清晰的录制下来,使学生在自己操练时可以重复观看;利用文件传输和作业提交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师生交互,提高了教学效果。针对部分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差的问题,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校专门安排班,使那些零基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便他们跟上课堂教学水平。在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与全校性的技能比武,如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里的这些操作软件。在第三学期,除了正常的12学时的课程外,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排课,老师们牺牲课后时间,留下来为学生开放机房安排课后辅导,每班每周有一次课外上机时间,在参加市统考前每班能有4次课外上机练习,每次2小时。这些措施对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与促进作用。

2.3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

2.3.1选取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及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选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同时补充自编的上机习题集一本。

2.3.2制作课件

通过多年的授课实践,通过集体备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案、课件,所有课件均由题目、素材、样张、操作视频组成。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考试环境,在平时上课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案例转成电子版教案,让学生一边看电子教案,一边做实验操作。

2.3.3开发试题库与学生练习软件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不仅有操作部分还有理论部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题的知识,我们开发了web版的理论题考试系统和单机版的试题库,让学生能够随时练习和自测。

2.4建立相对公平的考核机制

2.4.1严抓平时成绩,合理组合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由出勤、纪律分与练习、测试分组成,每次上课老师都需要点名,每次课结束都需要学生提交当天的作业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中还有一部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10%)和期末考试(50%)成绩三部分组成,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45分以下的,总评直接定为不及格。

2.4.2坚持教考分离、交叉阅卷的考核模式

统一出卷:由任课老师轮流出每年的期末试卷,每年由4-5位老师组成一个出卷小组,每位老师出同类型的试题12份,然后由组长将试卷再重新编排。这样能够确保12份试卷在难度上相对统一。规范考场:每个机房作为考场时,安排25-30人一个考场,以确保学生之间相互隔离,考前30分钟监考人员到场做好考前准备:开机、发放本场考试试卷、控制学生机。

考场中都安排一名担任该门课的老师在场参加监考,以便回答学生合理问题、解决试卷错误或电脑故障。考试结束要做好相应记录并备份数据,整理上传学生考试数据,最后清理每台电脑上的本场考试的数据,为下场考试做准备。交叉阅卷:每位任课老师在考试结束以后都将按照规定拿到非自己班级的学生数据,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阅卷,并将成绩交给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完成最后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录入并打印,再完成试卷分析表,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做出一个整体评价。这些试卷分析和成绩统计信息会公布给所有任课老师和相关班级的班主任,通过这些信息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在后续课程里加以强化训练。

三、总结

在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中,运用了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深化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方案,编写配套的教案、学习资料、试题库,编制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教风与学风相互促进,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保证了学生在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在20__年度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全市49所)合格率排名第一,以下是近几年我院与全市高校的数据比较: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老师在课程上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教务部门的协作、各班辅导员的配合。社会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技能的要求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必然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微课程方案 篇4

高中课程方案是指为高中学生制定的一套课程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教育内容,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这个方案不仅要涵盖必修科目,还要包括选修科目和课外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力。


高中的学科设置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也要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必修科目方面,常见的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这些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批判思考能力,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同时,科学、文化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全面发展的个性。


除了必修科目,高中课程方案还应包括一定数量的选修科目。选修科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设置,涉及的领域可以非常广泛,例如音乐、美术、体育、摄影以及不同学科的分支等。通过选修科目,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专业技能。这不仅是帮助学生发掘潜力和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发展方向。


课外活动也是高中课程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和社区的课外活动中,可以加强身心锻炼、培养交往能力和领导才能。学校可以开设各种俱乐部和社团,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参与,例如学生会、科学实验社、戏剧社等等。这些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拓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锻炼自己的组织和沟通技巧。


在高中课程方案中,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和综合评价。实践教学可以是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社区服务等形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综合评价则是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潜力,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考试、作业、项目制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课程方案的制定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为了更好地推进高中教育质量,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高中课程方案的实施与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教材的优化等密切相关,需整体搭配,共同推进。


高中课程方案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环。它应该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多样化的科目设置、选修科目和课外活动,高中课程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

微课程方案 篇5

(一)评价原则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1.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学校原则上要求全部教师都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对认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的教师发给一定的课时补贴。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标准是: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3.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师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合适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活动气氛活跃、愉悦;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在活动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

微课程方案 篇6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学,每学年至少举行四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周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美术每周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音乐、体育教师可根据情况上合堂。

2、任课教师考试科目备课每周不超过10课时,上课不超过15课时。所上科目备课共计不超过16课时。

3、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跨年级交叉安排教师任课。

4、为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及学生管理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习惯,由四、二年级专任数学教师同时分任一年级两班班主任,并分任数学课。

5、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薄弱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并由校长兼任三、五年级的珠算课、书法课。

6、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为各年级写字时间。

(二)、校本教研

为加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施,安排任课教师语文每周一、三,数学每周二、四,其他学科周五开展学习教研、听评课活动,并由教研组长写出活动记录。

(三)、目标管理

1、所有科目均须备课并体现书面教案再上课,可参考其他教师已有的教案,但必须体现其使用性。

2、备课时数以一学期应有课时计算,各种作业布置合计不少于上课时数。但语文、数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非考试科目不留书面作业,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不留课下书面作业。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微课程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各项要求,促进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区域性。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

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

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特别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区结构等等),及参与社区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参与社区研究、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各种公益劳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总之,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而应是探究式、实践式的。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要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内容要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的研究为主,形成地方课程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根据实际,我校地方课程现阶段开发的主要内容是邯郸地区概况,具体有以下内容:

1、地理位置;

2、行政区划;

3、自然资源;

4、季节特征;

5、风土人情;

6、交通运输;

7、政治、经济;

8、工业;

9、文化、教育;

10、商业、科技;

11、畜牧、养殖;

12、旅游、环保;

13、历史;

地方课程课时,3—6年级每周1节;根据需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课时是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和我省实际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学期的总课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1、成立地方课程开发领导组,完善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机制,确定地方课程研究专题,积极参与地方课程的规划、研究和开发。

2、要将国家课程的实施与地方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

3、要遵循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防止开发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简单化倾向。

4、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别,建立以书籍、实物、影像、软件、网络等为载体的地方课程资源体系。

5、为了确保地方课程实施的质量,本着“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县教育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教学水平。

6、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始终渗透安全教育。

7、要充分发挥社区、校教研组的作用,鼓励有关人员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深入生产生活实际,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服务。

8、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地方资源的关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中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9、地方课程的实施要强调学生对地方或社区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将课程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加以设计,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探讨问题,并积极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

10、地方课程的开发要注重了解历史、关注现实、着眼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县将逐步扩大地方课程开发的范围,提高地方课程开发的质量,逐步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地方课程。

微课程方案 篇8

为了加快整村脱贫村和高山移民脱贫步伐,提高脱贫村和高山移民群众素质,解决整村脱贫村和高山移民户平一门致富门路和谋生途径,达到户平有一名青壮劳动力学会一样致富技术。根据龚滩镇产业结构重点,结合“农业稳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工业强镇”的整体思路,特制定如下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高整村脱贫和高山移民群众素质,解决整村脱贫和高山移民致富门路,加快整村脱贫和高山移民脱贫致富步伐。

二、培训对象

龚滩镇小银村高山移民及马鞍城、罾潭、杨柳贫困村的群众,参训人数40人/课时,约1200人次。

三、培训内容

(一)乡村酒店管理

1、乡村酒店的设施、布局及星级标准;(市上请讲师)

2、乡村酒店经营理念、知识及管理方法(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经营核算等);(市上请讲师)

3、乡村酒店接待游客的基本礼仪。(市上请讲师)

(二)餐饮知识培训

1、餐饮接待、服务礼仪(着装、语言、餐具摆放)培训。(市上请讲师)

2、厨师基本知识培训。(市上请讲师)

3、各地饮食文化培训。(市上请讲师)

(三)旅游纪念品营销知识培训

1、旅游纪念品经济常识介绍。(市上请讲师)

2、地方特产开发、包装知识培训。(市上请讲师)

3、旅游纪念品市场营销。(市上请讲师)

(四)旅游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市上请讲师)

四、培训方法

1、课堂讲授;

2、案例分析;

3、现场指导。

五、时间安排

1、培训时间为15天,从20xx年4月16日至20xx年4月30日;

2、具体时间安排(见附表一)。

六、经费预算(见附表二)

微课程方案 篇9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二)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

(三)日常管理机构

1、教务处

(1)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

(2)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

(3)根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

(4)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2.年级组、班主任和上课教师

(1)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

(2)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

3、教研组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微课程方案 篇10

活动方案:环保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垃圾的产生和危害。

2让孩子们知道不要乱扔垃圾,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活动准备:

1、各种环境的**若干张。

2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了初步的认识。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 对话的引入激发了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到郊外游玩。瞧,你喜欢这儿吗?为什么?(老师鼓励孩子们说出岛上美丽的地方)

教师小结:这儿风景真优美,有山、有清清的河水、有草地、有花……真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2、 通过**,我们可以感知环境的变化,理解垃圾的**。

1、(出示**2)教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最近这儿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看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为什么会变成了这样?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图中发生改变的地方,并引导幼儿说说都有些什么垃圾,这些垃圾是哪来的。)

2、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地方有些什么垃圾?(引导孩子从家庭、幼儿园、道路、公园等方面进行交谈)。这些垃圾是这样产生的?

3、 从垃圾带来的环境变化中了解垃圾的危害。

1展示相关**,引导孩子了解垃圾的危害:

图一:河面上漂满了生活垃圾,水脏了。

**2:草丛中充满了垃圾,苍蝇在天上飞。

**3:垃圾腐烂发臭。行人经过时捂着鼻子。

图4:幼儿园滑梯下,瓜果皮铺满了地,孩子们滑到了滑梯上

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了解垃圾的危害和坏处。

2、教师小结:生活中的垃圾对我们的危害太大了,不仅使优美的环境遭到了破坏,还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像以前一样美丽?

四、学做“环境小卫士”

1老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看到垃圾该怎么办?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处理垃圾?(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进一步理解不要乱扔垃圾。如果他们有垃圾,他们应该把它放在垃圾桶里,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小卫士”在行动

老师:今天老师要请孩子们学习环保卫士,把垃圾送回家。现在我们走!

【活动目标】

1了解绿色食品,知道它们是健康营养食品。

2要知道不要挑食,要长得健康强壮,一定要爱吃绿色食品。

3.并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课件、光盘、各种绿色食品、牛、山羊、兔子、公鸡等小动物头饰、超市售货员头饰。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起兴趣。(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大家都见过或吃过绿色食物吧,它们都有什么呢? (引出课件)

二、倾听故事,知道绿色食品(重点部分)

1、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2、它们都喜欢吃什么?

3、爱挑食的小兔子和从不挑食的小山羊身体健康有什么不同?

4听了医生的建议,兔子变了吗?变成什么了?

5、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小朋友们要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三、认识多种绿色食品,知道多吃绿色食品有益健康(难点部分)

1、大家看到的是什么?

2这些青菜你都吃了吗?

三。你吃这些菜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4孩子们知道这些蔬菜的营养价值吗?

四、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小朋友不能挑食,要多吃绿色食品,尤其是绿色蔬菜,不要吃一些路边摊和垃圾食品,这样对我们的健康是不利的。

附故事:

兔子和山羊是邻居,关系很好。它们都吃绿色食品。小山羊从不挑食。他喜欢所有的绿色食品。他又高又壮。

不过,兔子很挑食,经常不吃这吃那,长得又瘦又小,还经常爱生病。有一次,小兔子感冒又发烧,妈妈变着法儿为他做好吃的,可他连看也不看,就连连摆手:“不想吃,不想吃嘛…”妈妈只好请来老黄牛医生为他诊治,老黄牛为小兔子诊脉后说:

“也没什么大毛病,就是体内营养不均衡,只要好好吃饭,别再挑食,很快就好了。”小兔子听了老黄牛医生的话,再也不挑食了,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而且越来越强壮了呢!

微课程方案 篇11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教育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推出线上课程,以满足人们对于便捷、灵活学习的需求。然而,线上课程的学习方式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在线考核方面。如何保证线上课程的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一直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围绕“线上课程考核方案”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旨在寻找解决方案,为保障线上课程学习和考核的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二、目前线上课程考核的挑战

线上课程的开设,给广大学习者带来了方便和灵活。然而,线上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方式却带来了一些挑战。

1.防抄袭问题

线上课程考核过程中,防止作业抄袭是关键问题之一。学生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其他学生的作业内容,从而实现抄袭的行为。而线上考核并不像传统的课堂中一样,老师无法及时监控学生的答题过程,所以如何有效抵制抄袭行为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考核结果真实性问题

由于线上考核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且考试结果只是呈现在屏幕上,所以很难保证考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考生可能会利用各种小技巧来提高答题效率及答题成绩,让考核结果失去统计分析的可信度,从而影响学生的评分和排名。

3.考核安全问题

在线考核需要通过网络连接来完成,这就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问题都有可能让考生的答题信息丢失或者遭到篡改。诸如此类的安全事件对于考核和评分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线上课程考核方案探讨

之前我们提到的问题,给线上课程考核带来了一系列困难。不过,既然线上课程有了存在的必要,那么解决线上课程考核问题的意义就显而易见。在对线上课程考核的研究探讨中,我们应该从解决以下问题来提高在线考核的质量。

1.防抄袭措施

对于防抄袭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设计多样性的题目或作业,降低抄袭的几率。

2)适当缩短作答时间,减少考生交流抄袭的可能。

3)使用专门的防抄袭软件,保障作业和答题的绝对保密性。

这种措施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抄袭几率,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2.加强监督,保障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线上考试结果的失真,需要对线上课程考核加强监督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1)监考模式采取随机抽查和视频全程监考两种方式,确保监考的公正性。

2)线上测试系统可以记录学生做题的过程和答案选择,从而为后续评分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考试成绩公示前,为考生提供试卷答案等信息,如果考生对成绩有异议,也可以提供申诉渠道,做到公正公开。

3.保障考核的安全

为了保障考核的安全,线上课程考核需要建立可信的考试平台,实现系统和数据的全面保护。

1)存在安全漏洞时,需要及时启动紧急处理规则,遏制安全事故的层层扩散。

2)系统需要设置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安全手段,限制非法操作。

3)为考生提供合法申诉渠道,避免不必要的认为投诉。

4.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线上课程考核可以采用智能题库、智能阅卷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效率。智能题库可以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出题;智能阅卷则可以辅助老师准确、快速地对考生作答情况进行评分,从而降低人工评分的成本和时间。

四、结论

线上课程是一种方便学生、提高效率的学习方式,考核是其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探讨线上课程考核方案时,着重从防抄袭、监督和安全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建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增加评分准确性和效率。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建议,为实现线上课程考核公正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