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范本

洞见读后感

2024.06.30 洞见读后感

洞见读后感。

洞见读后感 篇1

有天我写小说,本来想设计个爽文桥段,结果写出来的情节丧到怀疑人生。我不禁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我想写一些事却呈现了另一些事?是什么意识形态(特指在小说中体现的价值观等)在替代“我”做决定?意识形态又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意识”这件事,哲学家们多有立论,比如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超自然预设不可证伪。结合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仅凭“思”就能“在”,我们的“存在”是不是有如缸中之脑,一切所见所感都是被给定的,世界也是被模拟出来的(类似戴上VR眼镜,原地就能古今穿越、上天入地),根本没什么“肉身”,也没有空间和时间。

另一种观点:意识是由头脑中的预植入模块组成的,因此让大多数人类具备统一的认知和情绪,比如: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也会嫌弃脏东西;婴儿没受过后天教育的影响,就知道不满足了要哭……那这种一致性是怎么来的?如果尝试用“脑神经”的学科来解释,有可能延髓、额叶、映射机制等专业词汇会派上用场,但这也有可能是人类这种存在于三维空间的生物总结的有限经验。顺着这个想法再追问一步:是谁发源的意识?假设不同宗教派别所定义的神,佛陀也好、上帝也好,不过是个被改头换面的“超体”管理员,一直用算法的万能维持着世界的秩序并不断完善“规则”呢?毕竟,在2045年到达奇点后,人类就有可能用算法统治宇宙了。

我把自己的伟大构想告诉了正在点餐的女朋友,她兴味索然地打击我:“你想这些有什么用啊?还是想想晚上吃什么吧。”

“吃有什么好纠结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呗!”我高屋建瓴的思想,被这样被无情地拖回了现实。

“我想喝一杯奶茶,但又害怕长胖,而且,单点一杯奶茶,运费也太贵了。”

“那是因为你负责产出‘意识’的大脑模块产生了竞争,有想要愉悦感的,有想要自控力的,还有想要省钱的,他们在打架,所以你纠结。”

女朋友瞥了眼我书桌上摊开的《洞见》。我才不会告诉她,是这本书给我的灵感。

“既然你这么明白,那你教教我,怎么控制这些模块?”她问。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当然是要优先选择有利于生存的,也就是说,你现在应该考虑吃什么才能填饱肚子,而不是买一杯消遣性的奶茶,既浪费钱,还担心身材走样……”

我滔滔不绝地阐述,试图用渊博的学识引发女友的崇拜,完全没注意到她逐渐愤怒的眼神,直到她扔下手机发飙道:“我什么也不吃了,这下你高兴了吧!”

我一脸懵地看着她的背影,又看看摆在面前的《洞见》。本以为自己能扭转女友的吃货属性,没想到最后是……自己的钱包空了。

洞见读后感 篇2

《洞见》这书貌似在讲佛教哲学,但其实只是“项庄舞剑”。作者罗伯特•赖特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生物学(后称进化心理学)教授,他所研究的进化心理学是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来研究并解释人类现在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要。该学科是进化论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体。

进化心理学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所拥有的诸多心理属性是在进化的漫长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至今还在对人类发挥影响。这是《洞见》一书全部内容的根基,是不可不扣的现代科学思维主导下的学科理论,也是“佛学舞剑”所意在的那个“沛公”。所以,要是定义该作品就是一本西方科学家写的佛学书(虽然,本书原名是WhyBuddhismIsTrue)那就成了偏颇理解了。

当然,佛学爱好者可能更愿意这样先入为主地去解读本书。

我认为,本书从佛学角度切入,阐释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正是一种有趣且聪明的理论印证方式。作者通过古老的宗教哲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相互印证,反而会更有力地将作者本人的作品理念(无论是来自进化学的还是来自佛学的)树立起来,同时,佛学与科学交织的内容也大大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毕竟在多数人的常识中,多以为宗教学问与科学理论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能做出这样的设定,源于对于对科学和佛学的深入理解,这也是作者罗伯特•赖特厉害之处。

《洞见》揭示了一些颠覆我们以往错误认知的“真相”,比如,人的自我意识,从来不是来自“自我”,人体中也从来没有一个替我们做出的决策的“自我”存在,而每个人做出的一些常会被人用道德名义评判的事,其动机和驱动力也很可能跟此人自我意识、社会意识、道德意识无关,完全是受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驱动,人因为与生俱来生物性,注定是无法摆脱“自然选择”的,无论其行为的评判是善还是恶,根源都不在人类当下阶段所定义的道德层面;再比如,一个人信心满满的以为自我已经如何如何在成长在进步在成功,自己如何如何已经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做出了关键抉择,但其实这些行为根本就不是“自我”实施的,因为,人的大脑是由许多发挥着不同功能的独立运算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会针对性地独自处理人所面临的某一情况,并驱动人做出反应——正是这些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你处理所有事情的不同行为。作文而且,模块之间的绝大多数互动还是你根本就意识不到的,而你的“意识”在大脑中只占极小的部分,那么可能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认为这一部分才是“真正的你”或“你的自我”或其他任何特殊的东西。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该书的主题)?因为,作者发现对于人类许多行为与心理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答案与佛学中的一些观点是相似的。既然我们相信科学,或者说,活在当下的我们应该相信当下的科学,那么,也就没有理由认为佛教哲学一律都是假的。

若证明某种科学理论一定是真的,实在不好通过那些上去很有趣,但理解起来却让人感到虚无缥缈的佛学或哲学,反过来想,若通过当下普通人并不敢质疑的当下科学去验证古老的佛学,并且把这一验证过程表述出来,也是一种强化和凸显其科学观点的宣传方式。

不过,这本书的所有观点,也依然有可能正是本书中常常提及的那种“错觉”——那种常常让我们觉得无比真实的错觉。毕竟,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真和假的定论也从来都不是永恒的。另外,对于《洞见》一书的英文原名为何叫WhyBuddhismIsTrue也不排除一种更具思辨的可能:若想证明一个事物并不存在,必先证明其存在;若想证明一个事物是假的,必先信以为真。

开玩笑地说,也许,若干年后,罗伯特•赖特还会再写一本书叫《因为佛学是真的,所以佛学是假的》。

洞见读后感 篇3

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是真的这个书名呢?

首先这是一本认真研究佛学的书,但那些喜欢看《人生就是放下》这类伪装成佛学的心灵鸡汤类图书的读者可能接受不了这本书。很多人标榜佛系,其实是为了表明自己早已看穿一切,洞见人间一切都不值得了。但这其实不是佛最开始的本意,一般人会觉得佛是消极的,所以假装看穿一切,不争不抢就是佛系。其实不是的。

佛是积极的。而且佛提供的方法论更是积极的。只是佛的流传过程,很多心法由于一般老百姓接受不了,所以被改得面目全非。所以,如果你内心强大,但同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欣赏佛的金刚霹雳的一面,不妨可以看一下这本书。

至少按这本书里的一个说法,如果你真的修习了佛的方法论,不管你是入世还是出来,你都不会被任何强烈的情绪劫持。只有不被情感劫持,你才能面对人生真正的困难。

洞见读后感 篇4

当以自然选择的角度去看事物,我们会发现,生命中存在着普遍的错觉。甚至,我们很可能就是生活在《黑客帝国》那样的“母体”里。不仅你对快乐的感知是错觉,连你本身都很可能是一个错觉。

《洞见》的作者赖特认为:自然选择有它的优点,人类作为自然选择的产物,绝非处于完全的奴役或欺骗状态。我们的大脑在很多方面赋予我们力量,而且我们对现实通常也具有基本准确的认知。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自然选择只关心一件事情——使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所以,我们一天当中的各种感知、想法以及感情,它们的存在只是因为它们曾经帮助我们的祖先把基因传递给了下一代,而与它们现在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看清现实没有必然的联系。

所以,有时候你的感知或者想法只是一种错觉。并非说所有的错觉都不好,许多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都来自于幻想,比如相信圣诞老人和仙女的存在。但是,有些错觉可能给你带来许多痛苦,比如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焦虑、绝望、仇恨、贪婪,如果你仔细审视它们,你会发现它们都有错觉的成分,如果你能剔除掉这些成分,那无疑生活会变得更好。往大处说,如果人类的诸多痛苦和残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错觉的产物,那么澄清这种错觉应该是有价值的。

要说清楚错觉,先得说一下“感觉”的形成,对我们自身到底有什么用处?

以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感觉的最初功能是让生物体接近有利于它们的东西,避开不利于它们的东西。比如,营养物质能使生物体保持活力,作文所以自然选择所偏爱的基因会让生物体产生感觉,使它们喜欢接触含有营养物质的东西,也就是食物(当我们看到鲜美的水果时,会产生香甜可口的感觉,从而有想吃它的欲望)。相比之下,那些可能会伤害或杀死生物体的东西最好得退避三舍(当我们看到长相恐怖的不明生物,会先产生害怕的感觉,从而迅速逃离),所以,自然选择会让让生物体对这类东西产生厌恶感。概括来说,感觉就是自然选择让生物体做出正确选择的工具。

但我们的这个“工具”却也常常出现判断错误,即为“错觉”。比如,赖特很喜欢吃甜食,若纯粹跟着感觉走的话,他可以一日三餐都吃甜食。而他之所以没这么做的原因是,吃太多甜食对身体是有害的。所以,赖特对于吃甜食的强烈愉悦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错觉,也就是说:虽然吃甜食让你感觉很美妙,但其实对你的生存不利。

既然感觉的功能是让我们接近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还会导致有人对甜食产生错觉,而过多吃甜食这种错误出现呢?

那是因为,自然选择早在远古时期就设定了我们的感觉,那时候,没有垃圾食品,最甜的食物是水果,摄入它对人类当然很有好处,所以,在当时,人类对于甜食的好感是一种有利于生存的感觉。但在现代的环境,出现了大量高热量却不提供重要营养的食物,这些东西都对身体有害,可我们的进化还来不及修正对甜食为感觉,因而成了错觉。

其实,我们多数的感觉都对我们是很有利,也不怎么扭曲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比如对于苹果的喜爱、对于刀片的恐惧。赖特希望通过《洞见》,让我们知道,对自身感觉进行研究是有好处的——你可以检视它们,看看哪些值得服从,哪些没必要服从,不要屈从于自己的所有感觉。

但感觉的本质决定了你很难分辨其好坏。因为,所有的感觉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是自然选择设计出来说服你的工具,你会倾向于觉得每一个感觉都是真实和正确的,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感觉。

洞见读后感 篇5

当我们去尝试理解外在世界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的理解,而是在构造。因为,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和世界有太多的直接接触,大脑只能基于一些间接证据建构起对于世界的理解,比如这个世界是三维的,但是我们的眼睛收集到的只是二维的数据,也就是投射在我们眼球表面的光点。为了让我们的头脑“看”到一个三维的世界,我们的头脑要根据某些算法把二维的数据还原成三维的世界。因此,我们对外界的感知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包含了大量我们无法察觉的加工,并不是一个纯粹被动的过程。

经过我们的大脑积极处理加工之后,那么我感知到的事物,真的就是它的本来面目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受于自身感官感知外界的能力和大脑算法的局限,我们并不能真正感知到事物的全部和本来面目。因此,我们所理解到世界和事物,也只是我们能感知到的事物和世界。但我们又很容易依据自己有限的、原始的感官数据对事物和世界建立出一套理论,然再把这套理论当成是发现了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所认为的事物本质,都不是事物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额外添加上去的、带有明显情感元素的东西。而正是这些额外的情感依附,让我们反而远离了事物的本质。

赖特与一位美国僧侣比丘菩提交流时曾问:当我们对一些事情赋予本质时,比如我的敌人是一个坏人,我的家是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这些本质部分来源于我们对它们的感觉,对吗?比丘菩提回答说:完全正确。

赖特继续说:如果我很认真地追求解放,把自己从各种渴望和厌恶当中剥离,那么我对各种事物就少了许多强烈的情感范畴,这也许是因为你的部分直觉缺乏本质。

这一回,比丘菩提没那么认同这一说法了,他说:如果一个人从字面上理解这一点,那么,我们可能会认为,佛学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完全没有感情或情感单调的机器人。

说到这里,比丘菩提自己都大笑了起来,他继续说:正如我母亲常说的,在我看来,一个觉悟的佛教徒和一颗蔬菜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你成为佛教徒的原因就是想变为一颗蔬菜吗?

玩笑过后,比丘菩提认真地说: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随着一个人持续地修炼佛法,它丰富了情感生活,使一个人在情感上变得更加灵敏,更加快乐。一个人可以用更自由、更快乐的方式来回应世界上的事物。赖特对此表示理解。毕竟,用心地、清晰地体验自己的感觉,而不是本能地、不加批判地跟随它们,在此基础上选择你愿意跟随的感觉,比如喜悦、快乐以及爱。

赖特问比丘菩提:是不是说,不把如此强烈的本质归于事物可以成为自由的源泉?菩提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如此。